一种用于纤维表面处理的组合物和纤维的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27005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纤维表面处理的粘合剂组合物以及纤维的处理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纤维表面处理的粘合剂组合物包括以下成分或由以下成分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有效地替代传统RFL浸胶体系中有毒原材料和中间体的使用,减少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并且可以达到RFL的粘合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纤维浸胶,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环保型纤维表面处理的粘合剂组合物以及使用该组合物处理纤维的方法。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即使不含间苯二酚和甲醛也具有优异粘合强度的粘合剂组合物,以及使用该粘合剂组合物处理纤维的方法。


技术介绍

1、纤维/橡胶复合材料广泛应用于轮胎、输送带、胶管等承载耐压的橡胶制品,其中橡胶基体具有高弹性,在复合材料受力时可产生较大的变形,而纤维骨架材料因其较高的强度和刚度可抵抗应力对复合材料产生的破坏。对于纤维/橡胶复合材料来说,纤维与橡胶基体之间的界面粘合力决定了复合材料的应力传递效率,进而决定了复合材料的使用性能和寿命。目前,常用于制备骨架材料的纤维有尼龙纤维、芳纶纤维、聚酯纤维、聚酰亚胺纤维、碳纤维等。然而,由于纤维的高结晶度、化学惰性及与橡胶基体模量差较大等因素,导致纤维与橡胶之间的界面相互作用较弱。

2、目前,间苯二酚-甲醛-胶乳(rfl)浸渍体系是工业上用于提高纤维与橡胶之间粘合力的最常用的方法。rfl浸渍体系的机理是其中的间苯二酚-甲醛树脂相通过羟基与纤维表面的极性基团相互作用,同时,橡胶胶乳相可通过共硫化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纤维表面处理的粘合剂组合物,所述组合物按重量份包括以下成分或由以下成分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合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按重量份包括以下成分或由以下成分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的粘合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的粘合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分散体树脂包括聚碳酸酯基氨基甲酸酯、聚酯基氨基甲酸酯、聚丙烯酸氨基甲酸酯、聚脲聚氨酯、1,5-萘二异氰酸酯(NDI)型聚氨酯、对苯二异氰酸酯(PPDI)型聚氨酯、二甲基联苯二异氰酸酯(TODI)型聚氨酯或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型聚氨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纤维表面处理的粘合剂组合物,所述组合物按重量份包括以下成分或由以下成分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合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按重量份包括以下成分或由以下成分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的粘合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的粘合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分散体树脂包括聚碳酸酯基氨基甲酸酯、聚酯基氨基甲酸酯、聚丙烯酸氨基甲酸酯、聚脲聚氨酯、1,5-萘二异氰酸酯(ndi)型聚氨酯、对苯二异氰酸酯(ppdi)型聚氨酯、二甲基联苯二异氰酸酯(todi)型聚氨酯或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型聚氨酯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为脂肪族聚氨酯分散体树脂和/或聚碳酸酯聚氨酯分散体树脂。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粘合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树脂包括缩水甘油醚型化合物、酚醛型环氧树脂以及双酚型环氧树脂中的至少一种;优选所述环氧树脂选自双酚a型环氧树脂、环氧化线性酚醛树脂、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1,2-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1,4-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二缩水甘油醚、丙三醇缩水甘油醚、三羟甲基丙烷缩水甘油醚、四酚基乙烷四缩水甘油醚环氧树脂、间苯二酚双缩水甘油醚型环氧树脂、山梨醇缩水甘油醚和双间苯二酚缩甲醛四缩水甘油醚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为丙三醇缩水甘油醚和/或山梨醇缩水甘油醚。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粘合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氧树脂与第二环氧树脂相同或者不同,各地独立地选自缩水甘油醚型化合物、酚醛型环氧树脂以及双酚型环氧树脂中的至少一种;优选选自双酚a型环氧树脂、环氧化线性酚醛树脂、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1,2-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1,4-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二缩水甘油醚、丙三醇缩水甘油醚、三羟甲基丙烷缩水甘油醚、四酚基乙烷四缩水甘油醚环氧树脂、间苯二酚双缩水甘油醚型环氧树脂、山梨醇缩水甘油醚和双间苯二酚缩甲醛四缩水甘油醚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所述第一环氧树脂为山梨醇缩水甘油醚;所述第二环氧树脂为丙三醇缩水甘油醚。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粘结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粘结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粘结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为水性溶剂,优选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明李英哲宁南英张立群王文才于冰王超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化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