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_技高网

一种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1269356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土壤改良剂包括食叶草和玉米秸秆的发酵物、壳聚糖、过磷酸钙、硫酸钾、生物炭、草木灰和天然矿物。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案的土壤改良剂,通过采用食叶草和玉米秸秆的发酵物、壳聚糖、过磷酸钙、硫酸钾、生物炭、草木灰和天然矿物,可以有效的协同修复土壤,降低土壤重金属的含量,提高水稻的品质和产量,降低水稻稻米垩白率,可以广泛用于水稻种植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土壤改良剂,具体涉及一种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1、土壤是现代农业生产的基础,是生态系统中脆弱的自然资源,对其管理不善会导致生产力下降和环境退化。随着长期以来人们对资源开发利用强度逐步增大,人为干扰和自然灾害因素导致土壤性状恶化,表现出土壤结构性破坏、酸化、盐碱化、污染、水土流失等退化现象,导致农产品产量、品质退化和抗性下降。因此,应用土壤改良剂以增强土壤可持续利用功能在世界各地兴起。有机土壤改良剂能有效调节土壤ph值、微生物种群结构、增加土壤酶活性、增强植物抗性、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和土壤养分含量,从而促进植物生长和提高农作物产量。

2、现有的土壤改良剂有的含有过多的化学物质和重金属元素,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引起土壤污染;有的改良剂含有过多的肥料成分,可能会导致农作物过度生长和生长速度过快,从而影响农产品的品质和食用健康;有的只针对某一类型土壤;有的改良剂生产原料不易取得;有的改良剂效果较单一,因此亟需一种安全的,能够在改善土壤质量的同时,提高水稻的产量及品质的土壤改良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土壤改良剂,能够在改善土壤质量的同时,提高水稻的产量及品质。

2、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上述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

3、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上述土壤改良剂的应用。

4、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修复土壤的方法。

5、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降低稻米垩白率和垩白粒率的方法。

6、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降低土壤重金属含量的方法。

7、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提高水稻产量的方法。

8、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提高稻米品质的方法。

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土壤改良剂,所述土壤改良剂包括食叶草和玉米秸秆的发酵物、壳聚糖、过磷酸钙、硫酸钾、生物炭、草木灰和天然矿物。

1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土壤改良剂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原料:食叶草和玉米秸秆的发酵物6-15份、壳聚糖2-8份、过磷酸钙1-3份、硫酸钾1-3份、生物炭6-10份、草木灰6-10份、天然矿物2-8份。

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土壤改良剂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原料:食叶草和玉米秸秆的发酵物8-12份、壳聚糖2-6份、过磷酸钙1-3份、硫酸钾1-3份、生物炭6-10份、草木灰7-10份、天然矿物4-6份。

1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食叶草和玉米秸秆的发酵物的制备方法为:将食叶草和玉米秸秆进行混合后,加水至含水量为45-55%;加入复合菌剂发酵至腐熟。

1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食叶草和玉米秸秆的添加质量比为(4-6):(2-4)。

1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复合菌剂包括枯草芽孢杆菌、侧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木霉菌。

1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枯草芽孢杆菌、侧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木霉菌的质量比为(1-3)∶(1-2)∶(1-2)∶(1-2)。

1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复合菌剂的添加量为食叶草和玉米秸秆总重量3-5%。

1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发酵的温度为50-60℃。

1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天然矿物包括膨润土、石膏、火山石、珍珠岩、蛭石和沸石中的至少一种。

1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天然矿物包含膨润土、石膏、火山石、珍珠岩、蛭石和沸石。

2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膨润土、石膏、火山石、珍珠岩、蛭石和沸石的质量添加比为(3-6):(3-5):(1-2):1:(1-2):(1-2)。

2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上述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各组分混合即得。

2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提出了上述土壤改良剂的应用,所述应用包括在土壤修复中的应用。

2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土壤修复包括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氮含量、提高土壤有效磷含量、提高土壤速效钾含量和调节土壤的酸碱度中的至少一种。

2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应用为在制备降低稻米垩白率的产品中的应用。

2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应用为在制备降低稻米垩白粒率的产品中的应用。

2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应用为在制备降低稻米重金属含量的产品中的应用。

2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重金属包括镉和硒。

2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应用为在提高稻米产量中的应用。

2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应用为在提高稻米品质中的应用。

3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稻米品质包括提高稻米整精米率和胶稠度。

3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应用为在制备生物肥料中的应用。

3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应用为提高水稻茎干重和根干重中的应用。

3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提出了一种修复土壤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上述土壤改良剂施用于土壤中。

34、更快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面,提出了一种降低稻米垩白率和垩白粒率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5、(1)在水稻秧苗移栽前,施用土壤改良剂作为基肥;

36、(2)在水稻秧苗种植后的6-8d,施用土壤改良剂作为分蘖肥;

37、(3)水稻秧种植穗期后,施用土壤改良剂作为穗肥。

3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基肥的施用量为45-55kg/亩。

3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分蘖肥的施用量为25-35kg/亩。

4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基肥的施用量为15-25kg/亩。

4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六方面,提出了一种降低土壤重金属含量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上述土壤改良剂施用于土壤中。

4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重金属包括镉和硒。

4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七方面,提出了一种提高水稻产量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4、(1)在水稻秧苗移栽前,施用土壤改良剂作为基肥;

45、(2)在水稻秧苗种植后的6-8d,施用土壤改良剂作为分蘖肥;

46、(3)水稻秧种植穗期后,施用土壤改良剂作为穗肥。

4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基肥的施用量为45-55kg/亩。

4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分蘖肥的施用量为25-35kg/亩。

4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基肥的施用量为15-25kg/亩。

5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七方面,提出了一种提高水稻品质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土壤改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改良剂包括食叶草和玉米秸秆的发酵物、壳聚糖、过磷酸钙、硫酸钾、生物炭、草木灰和天然矿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改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改良剂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原料:食叶草和玉米秸秆的发酵物6-15份、壳聚糖2-8份、过磷酸钙1-3份、硫酸钾1-3份、生物炭6-10份、草木灰6-10份、天然矿物2-8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改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食叶草和玉米秸秆的发酵物的制备方法为:将食叶草和玉米秸秆进行混合后,加水至含水量为45-55%;加入复合菌剂发酵至腐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改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然矿物包括膨润土、石膏、火山石、珍珠岩、蛭石和沸石中的至少一种。

5.一种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各组分混合即得。

6.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土壤改良剂在以下任一项中的应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修复包括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氮含量、提高土壤有效磷含量、提高土壤速效钾含量和调节土壤的酸碱度中的至少一种。

8.一种修复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土壤改良剂施用于土壤中。

9.一种降低稻米垩白率和垩白粒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0.一种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壤改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改良剂包括食叶草和玉米秸秆的发酵物、壳聚糖、过磷酸钙、硫酸钾、生物炭、草木灰和天然矿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改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改良剂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原料:食叶草和玉米秸秆的发酵物6-15份、壳聚糖2-8份、过磷酸钙1-3份、硫酸钾1-3份、生物炭6-10份、草木灰6-10份、天然矿物2-8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改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食叶草和玉米秸秆的发酵物的制备方法为:将食叶草和玉米秸秆进行混合后,加水至含水量为45-55%;加入复合菌剂发酵至腐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改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然矿物包括膨润土、石膏、火山石、珍珠岩、蛭石和沸石中的至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李云王定开熊建云王文鑫王天明魏康碧
申请(专利权)人: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