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从近红外光到可见光的上转换体系及制备和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6741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毒基于Zn掺杂的CuInSe<subgt;2</subgt;‑ZnS核壳结构量子点敏化分子三线态,实现从近红外光到可见光的上转换的方法。使用ZCISe@ZnS量子点为敏化剂,使其螯合上5‑并四苯甲酸(TCA)分子,在溶液中添加红荧烯(Rub)分子作为湮灭剂构建了量子点敏化三线态‑三线态湮灭上转化体系。在808nm连续激光的激发下发生上转换,其上转换荧光的发射波长为560nm。该体系的反斯托克斯位移为248nm,上转换效率可达16%。同时用瞬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其中的三线态‑三线态能量转移过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利用无毒的zn掺杂的cuinse2-zns核壳量子点作为分子三线态敏化剂,实现近红外光到可见光区域的上转换。


技术介绍

1、近年来,近红外光子到可见光子的在许多交叉领域得到了应用。比如在太阳能转换方面,利用光子上转换可以减少低于带隙以下光子的损耗进而突破单节太阳能电池的肖克利-奎塞尔极限。由于近红外光对组织有着较强的穿透作用,可以利用光子的上转换进行药物递送和生物成像。此外,近红外光的强穿透作用还可以克服有机光还原和有机聚合反应中由于紫外光和可见光的若穿透作用引起的体系反应速率慢以及反应不充分的困难。更重要的是在自然界中太阳光里面包含了大量的近红外光子,近红外到可见光的上转换在光阳光合成方面有着重要的应该用前景。

2、单线态裂分,三线态-三线态光子上转换是一种能量转换的重要途径,可将连续光如太阳光进行转换利用。近几年已报道的上转换体系包括有机分子体系,有机金属化合物体系,胶体纳米粒子体系和铅基卤化物钙钛矿体系,这些体系的缺点在于其上转换效率低。有机金属化合物含有贵金属如铂、钯和锇等;铅基卤化物钙钛矿含有有毒金属离子铅,而且其光谱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从近红外光到可见光的上转换体系,其特征在于: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上转换体系的应用,其特征在于:ZCISe@ZnS-TCA/Rub体系可以在730-868nm的近红外光激发下上转换到560-680nm的可见光,实现从近红外光到可见光的上转换(TTA-UC)过程。

3.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上转换体系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CuInSe2@ZnS-TCA/Rub体系的制备过程:在2-3ml含ZCISe@ZnS量子点的有机溶液中加入1-2mg 5-并四苯甲酸分子(TCA)并充分搅拌20-30min后用0.22-0.25μm孔径的滤膜过滤,得到量子点-TCA溶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从近红外光到可见光的上转换体系,其特征在于: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上转换体系的应用,其特征在于:zcise@zns-tca/rub体系可以在730-868nm的近红外光激发下上转换到560-680nm的可见光,实现从近红外光到可见光的上转换(tta-uc)过程。

3.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上转换体系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cuinse2@zns-tca/rub体系的制备过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凯丰梁文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