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67081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22
本申请涉及一种光伏构件,包括彩钢瓦和光伏模块,两个相邻的彩钢瓦通过夹具连接,光伏模块位于夹具靠近彩钢瓦的一侧,其中,光伏模块包括光伏组件和配合框,配合框位于光伏组件靠近夹具的一侧,夹具沿彩钢瓦的高度方向与配合框抵接,以将配合框压合于彩钢瓦,配合框具有夹持空间,光伏组件的一端能够伸入夹持空间,以使配合框夹持光伏组件。这样设计有利于为光伏组件提供较为可靠的夹持力,从而有利于提高光伏组件与夹具之间连接的稳定性,进而有利于提高光伏组件安装的稳定性,同时,还有利于提高光伏组件的抗载荷性能,以提高光伏组件的抗风揭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光伏电池,具体地涉及一种光伏构件


技术介绍

1、光伏构件能够将接收到的太阳能转为电能,光伏构件中的光伏组件与彩钢瓦之间可以通过夹具进行连接,然而,目前夹具对光伏组件所提供的夹持力有限,导致光伏组件与夹具之间连接的稳定性与可靠性较低,从而影响了光伏组件在彩钢瓦上安装的稳定性,进而对光伏组件的正常工作产生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光伏构件,以利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光伏组件与夹具之间连接的稳定性与可靠性较低的问题。

2、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伏构件,包括彩钢瓦和光伏模块,两个相邻的彩钢瓦通过夹具连接,光伏模块位于夹具靠近彩钢瓦的一侧,其中,光伏模块包括光伏组件和配合框,配合框位于光伏组件靠近夹具的一侧,夹具沿彩钢瓦的高度方向与配合框抵接,以将配合框压合于彩钢瓦;配合框具有夹持空间,光伏组件的一端能够伸入夹持空间,以使配合框夹持光伏组件。

3、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配合框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沿彩钢瓦的高度方向,第一框体位于第二框体靠近夹具的一侧,夹持空间位于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之间;夹具包括沿彩钢瓦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压合部,光伏模块位于压合部与彩钢瓦之间,沿彩钢瓦的高度方向,压合部与第一框体抵接。

4、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压合部靠近光伏模块的一侧设置有连续的凸起部,沿彩钢瓦的高度方向,凸起部与第一框体抵接。

5、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压合部与第一框体通过紧固件连接;第一框体包括沿彩钢瓦的高度方向朝靠近第二框体的一侧延伸的第一延伸部,第一延伸部具有容纳腔,紧固件的一端能够伸入到容纳腔中。

6、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框体包括沿彩钢瓦的高度方向朝靠近第一框体的一侧延伸的第二延伸部,第二延伸部沿彩钢瓦的高度方向开设有安装槽,第一延伸部能够伸入到安装槽中。

7、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沿彩钢瓦的宽度方向,第一延伸部的侧壁设置有至少一个向靠近第二延伸部延伸的第一限位凸起,安装槽的内壁设置有至少一个向靠近第一延伸部延伸的第二限位凸起;沿彩钢瓦的高度方向,第一限位凸起能够与第二限位凸起抵接,以限制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的相对位置。

8、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框体包括第一本体部,第一本体部位于第一延伸部远离第二框体的一侧,并与第一延伸部连接;安装槽的内壁设置有沿彩钢瓦的宽度方向朝靠近第一延伸部延伸的抵接部,沿彩钢瓦的高度方向,抵接部能够与第一本体部抵接。

9、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光伏构件还包括第一垫片和第二垫片,第一垫片设置于第一框体靠近光伏组件的一侧,第二垫片设置于第二框体靠近光伏组件的一侧,沿彩钢瓦的高度方向,第一垫片、第二垫片与光伏组件抵接。

10、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光伏组件包括固定框和与固定框连接的层压件,固定框包括顶壁、底壁与侧壁,沿彩钢瓦的高度方向,顶壁与底壁分别位于侧壁的两侧,并与侧壁连接,顶壁、底壁以及侧壁之间具有容纳槽,层压件能够伸入容纳槽中。

11、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固定框与层压件之间设置有粘接件,固定框通过粘接件与层压件连接。

1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伏构件,包括彩钢瓦和光伏模块,两个相邻的彩钢瓦通过夹具连接,光伏模块位于夹具靠近彩钢瓦的一侧,其中,光伏模块包括光伏组件和配合框,配合框位于光伏组件靠近夹具的一侧,夹具沿彩钢瓦的高度方向与配合框抵接,以将配合框压合于彩钢瓦,配合框具有夹持空间,光伏组件的一端能够伸入夹持空间,以使配合框夹持光伏组件。这样设计有利于为光伏组件提供较为可靠的夹持力,从而有利于提高光伏组件与夹具之间连接的稳定性,进而有利于提高光伏组件安装的稳定性,以使光伏组件能够正常稳定地工作,同时,这样设计还有利于提高光伏组件的抗载荷性能,从而有利于提高光伏组件的抗风揭能力,进一步有利于提高光伏组件工作的稳定性。另一方面,配合框还对光伏组件起到保护作用,有利于延长光伏组件的使用寿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伏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框(5)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框体(51)和第二框体(52),沿所述彩钢瓦(1)的高度方向,所述第一框体(51)位于所述第二框体(52)靠近所述夹具(2)的一侧,所述夹持空间(53)位于所述第一框体(51)和所述第二框体(52)之间;所述夹具(2)包括沿所述彩钢瓦(1)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压合部(21),所述光伏模块(3)位于所述压合部(21)与所述彩钢瓦(1)之间,沿所述彩钢瓦(1)的高度方向,所述压合部(21)与所述第一框体(51)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部(21)靠近所述光伏模块(3)的一侧设置有连续的凸起部(211),沿所述彩钢瓦(1)的高度方向,所述凸起部(211)与所述第一框体(51)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部(21)与所述第一框体(51)通过紧固件(6)连接;所述第一框体(51)包括沿所述彩钢瓦(1)的高度方向朝靠近所述第二框体(52)的一侧延伸的第一延伸部(511),所述第一延伸部(511)具有容纳腔(512),所述紧固件(6)的一端能够伸入到所述容纳腔(512)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伏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框体(52)包括沿所述彩钢瓦(1)的高度方向朝靠近所述第一框体(51)的一侧延伸的第二延伸部(521),所述第二延伸部(521)沿所述彩钢瓦(1)的高度方向开设有安装槽(522),所述第一延伸部(511)能够伸入到所述安装槽(522)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伏构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彩钢瓦(1)的宽度方向,所述第一延伸部(511)的侧壁(413)设置有至少一个向靠近所述第二延伸部(521)延伸的第一限位凸起(513),所述安装槽(522)的内壁设置有至少一个向靠近所述第一延伸部(511)延伸的第二限位凸起(523);沿所述彩钢瓦(1)的高度方向,所述第一限位凸起(513)能够与所述第二限位凸起(523)抵接,以限制所述第一框体(51)和所述第二框体(52)的相对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伏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体(51)包括第一本体部(514),所述第一本体部(514)位于所述第一延伸部(511)远离所述第二框体(52)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一延伸部(511)连接;所述安装槽(522)的内壁设置有沿所述彩钢瓦(1)的宽度方向朝靠近所述第一延伸部(511)延伸的抵接部(524),沿所述彩钢瓦(1)的高度方向,所述抵接部(524)能够与所述第一本体部(514)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2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光伏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构件还包括第一垫片(7)和第二垫片(8),所述第一垫片(7)设置于所述第一框体(51)靠近所述光伏组件(4)的一侧,第二垫片(8)设置于所述第二框体(52)靠近所述光伏组件(4)的一侧,沿所述彩钢瓦(1)的高度方向,所述第一垫片(7)、所述第二垫片(8)与所述光伏组件(4)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光伏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4)包括固定框(41)和与所述固定框(41)连接的层压件(42),所述固定框(41)包括顶壁(411)、底壁(412)与侧壁(413),沿所述彩钢瓦(1)的高度方向,所述顶壁(411)与所述底壁(412)分别位于所述侧壁(413)的两侧,并与所述侧壁(413)连接,所述顶壁(411)、所述底壁(412)以及所述侧壁(413)之间具有容纳槽,所述层压件(42)能够伸入所述容纳槽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伏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41)与所述层压件(42)之间设置有粘接件(43),所述固定框(41)通过所述粘接件(43)与所述层压件(42)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框(5)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框体(51)和第二框体(52),沿所述彩钢瓦(1)的高度方向,所述第一框体(51)位于所述第二框体(52)靠近所述夹具(2)的一侧,所述夹持空间(53)位于所述第一框体(51)和所述第二框体(52)之间;所述夹具(2)包括沿所述彩钢瓦(1)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压合部(21),所述光伏模块(3)位于所述压合部(21)与所述彩钢瓦(1)之间,沿所述彩钢瓦(1)的高度方向,所述压合部(21)与所述第一框体(51)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部(21)靠近所述光伏模块(3)的一侧设置有连续的凸起部(211),沿所述彩钢瓦(1)的高度方向,所述凸起部(211)与所述第一框体(51)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部(21)与所述第一框体(51)通过紧固件(6)连接;所述第一框体(51)包括沿所述彩钢瓦(1)的高度方向朝靠近所述第二框体(52)的一侧延伸的第一延伸部(511),所述第一延伸部(511)具有容纳腔(512),所述紧固件(6)的一端能够伸入到所述容纳腔(512)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伏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框体(52)包括沿所述彩钢瓦(1)的高度方向朝靠近所述第一框体(51)的一侧延伸的第二延伸部(521),所述第二延伸部(521)沿所述彩钢瓦(1)的高度方向开设有安装槽(522),所述第一延伸部(511)能够伸入到所述安装槽(522)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伏构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彩钢瓦(1)的宽度方向,所述第一延伸部(511)的侧壁(413)设置有至少一个向靠近所述第二延伸部(521)延伸的第一限位凸起(513),所述安装槽(522)的内壁设置有至少一个向靠近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波邓治良杨森蓝雨婷白艺飞贵晓梦
申请(专利权)人:晶科能源海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