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祖南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双向排挡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66899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2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双向排挡组件,包括有关节轴承、外筒、活动杆、复位弹簧、感应磁铁、电路板;所述外筒内具有活动腔,所述活动杆可上下移动式设置于所述活动腔;所述复位弹簧、感应磁铁均安装于所述活动杆,所述外筒于所述活动腔的外侧设置有安装腔,所述电路板安装于所述安装腔,所述电路板具有与所述感应磁铁对应的感应单元,以及,所述电路板具有用于与车机系统通讯连接的导线。如此,通过设计一种双向排挡组件,其相较于现有的快速排挡组件而言,结构得到了进一步简化,方便了组装,也具有工作稳定的优势;其次,选用不锈钢材料来制作活动杆,进一步提高了本申请之双向排挡组件的工作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摩托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双向排挡组件


技术介绍

1、传统摩托车的升档和降档是需要配合离合器的使用,通过离合器操纵杆切断发动机与变速箱的动力传递,从而完成升档和降档,这样会导致换挡时需要频繁操作离合,并且由于动力的切断会使车辆短暂失去动力直到离合器重新结合,通常市场上存在的产品仅仅通过一种开关式或压力式传感器向控制器发出信号,这种开关式或压力式传感器相对本专利技术使用的感应式传感器来说精度差,反应迟钝,耐用性差,且只能完成单向感应,也就是说在不操作离合的情况下市面上的产品只能完成升档动作,并不能完成降档的动作。

2、后来,出现了电子快排系统,如cn113650720b、cn217456214u,但是,现有的电子快排系统(排挡组件)还存在不足之处;具体地说,现有的排挡组件其存在零部件较多、组装不方便的问题;其次,现有的排挡组件在长期使用时,感应磁铁的磁性出现被排挡零件干扰、导致磁性不稳定的不足。

3、因此,需要研究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双向排挡组件,其通过设计一种双向排挡组件,其相较于现有的快速排挡组件而言,结构得到了进一步简化,方便了组装,也具有工作稳定的优势;其次,选用不锈钢材料来制作活动杆,进一步提高了本申请之双向排挡组件的工作稳定性。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3、一种新型双向排挡组件,包括有关节轴承、外筒、活动杆、复位弹簧、感应磁铁、电路板;所述外筒内具有活动腔,所述活动杆可上下移动式设置于所述活动腔;所述复位弹簧、感应磁铁均安装于所述活动杆,所述外筒于所述活动腔的外侧设置有安装腔,所述电路板安装于所述安装腔,所述电路板具有与所述感应磁铁对应的感应单元,以及,所述电路板具有用于与车机系统通讯连接的导线。

4、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活动杆为不锈钢制成。

5、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感应磁铁设置于所述活动杆的上端,所述活动杆的下端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具有内螺纹。

6、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活动杆的上端设置有容纳槽,所述感应磁铁设置于所述容纳槽。

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复位弹簧套设于所述活动杆的外侧。

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活动腔内设置有止挡台阶,组装时,所述复位弹簧的上端受限于所述止挡台阶。

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外筒包括有上筒和下筒,所述上筒和下筒通过螺纹可拆卸式连接。

1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筒和下筒均为铝合金材料制成。

1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活动杆设置有定位部,所述外筒设置有和所述定位部适配的定位槽。

1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定位槽设置于所述下筒。

13、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通过设计一种双向排挡组件,其相较于现有的快速排挡组件而言,结构得到了进一步简化,方便了组装,也具有工作稳定的优势;其次,选用不锈钢材料来制作活动杆,进一步提高了本申请之双向排挡组件的工作稳定性。

14、以及,通过对各部件的具体设计,进一步降低了装配难度,具有安装调整方便、拆装方便等诸多优势。

15、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双向排挡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关节轴承、外筒、活动杆、复位弹簧、感应磁铁、电路板;所述外筒内具有活动腔,所述活动杆可上下移动式设置于所述活动腔;所述复位弹簧、感应磁铁均安装于所述活动杆,所述外筒于所述活动腔的外侧设置有安装腔,所述电路板安装于所述安装腔,所述电路板具有与所述感应磁铁对应的感应单元,以及,所述电路板具有用于与车机系统通讯连接的导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双向排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杆为不锈钢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双向排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磁铁设置于所述活动杆的上端,所述活动杆的下端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具有内螺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双向排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杆的上端设置有容纳槽,所述感应磁铁设置于所述容纳槽。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双向排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弹簧套设于所述活动杆的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双向排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腔内设置有止挡台阶,组装时,所述复位弹簧的上端受限于所述止挡台阶。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双向排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包括有上筒和下筒,所述上筒和下筒通过螺纹可拆卸式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型双向排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筒和下筒均为铝合金材料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新型双向排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杆设置有定位部,所述外筒设置有和所述定位部适配的定位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新型双向排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设置于所述下筒。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双向排挡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关节轴承、外筒、活动杆、复位弹簧、感应磁铁、电路板;所述外筒内具有活动腔,所述活动杆可上下移动式设置于所述活动腔;所述复位弹簧、感应磁铁均安装于所述活动杆,所述外筒于所述活动腔的外侧设置有安装腔,所述电路板安装于所述安装腔,所述电路板具有与所述感应磁铁对应的感应单元,以及,所述电路板具有用于与车机系统通讯连接的导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双向排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杆为不锈钢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双向排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磁铁设置于所述活动杆的上端,所述活动杆的下端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具有内螺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双向排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杆的上端设置有容纳槽,所述感应磁铁设置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祖南
申请(专利权)人:黄祖南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