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可拆卸式立轴芯柱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可拆卸式立轴芯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66298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拆卸式立轴芯柱,涉及立轴芯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装置主体,且装置主体外壁开设有螺旋槽,装置主体顶部套接有套环,套环内部设置有连轴柱,且连轴柱与传动机构卡接,还包括防卡轴装置,防卡轴装置设置在装置主体外壁表面,防卡轴装置包括润油环、缓冲片和电动伸缩环,润油环内壁套接在装置主体外壁表面中心处,且润油环内置有喷油嘴,缓冲片右侧固定安装在润油环外壁左侧,电动伸缩环外壁贯穿且固定安装在润油环内部。本发明专利技术使得缓冲片首先与地面接触收缩,防止润油环和装置主体直接与地面接触发生磕碰,避免装置主体长期砸落至地面因撞击力发生形变从而降低连轴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立轴芯,具体为一种可拆卸式立轴芯柱


技术介绍

1、立轴芯柱是用于安装在立轴的内部,对转动的立轴进行固定和定位使用的芯柱,广泛使用在立轴的安装场合,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人们对立轴芯柱的需求逐渐增高。

2、专利公告号为cn210153079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可拆卸式立轴芯柱,包括固定安装杆,所述固定安装杆的外表面设置有连接螺纹和芯柱套环,所述芯柱套环位于连接螺纹的外侧,所述固定安装杆的外表面位于芯柱套环的上方位置活动安装有顶部固定螺母,所述固定安装杆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对接螺杆,所述固定安装杆的底部开设有对接螺孔,所述芯柱套环的外表面开设有两个钢珠卡槽,所述钢珠卡槽的内侧转动安装有多个转动钢珠。该专利所述的一种可拆卸式立轴芯柱,能够通过螺纹调整芯柱套环的固定位置,以及对芯柱套环进行拆卸,方便立轴不同位置的安装使用和拆卸保养,能够对多个芯柱进行对接安装,从而能够进行多个立轴的对接使用。

3、但是该装置还存在不足之处:该装置能够对不同位置进行安装保养,但是拆卸过程中由于立轴心柱较重,工作人员不慎脱手滑落时立轴芯柱与地面发生碰撞产生形变,从而影响后期安装和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拆卸式立轴芯柱,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可拆卸式立轴芯柱,包括装置主体,且装置主体外壁开设有螺旋槽,所述装置主体顶部套接有套环,所述套环内部设置有连轴柱,且连轴柱与传动机构卡接,连轴柱通过螺栓连接在传动结构上,通过套环对连轴柱进行固定,使得传动机构带动装置主体转动,装置主体为设备提供连轴转动力,还包括防卡轴装置、防油垢装置和防固化装置,所述防卡轴装置设置在装置主体外壁表面,所述防油垢装置设置在防卡轴装置上下两端,所述防固化装置设置在防油垢装置内部,所述防卡轴装置包括润油环、缓冲片和电动伸缩环,所述润油环内壁套接在装置主体外壁表面中心处,且润油环内置有喷油嘴,通过润油环内置喷油嘴对装置主体喷洒润滑油减少摩擦阻力,提高传动效果,所述缓冲片右侧固定安装在润油环外壁左侧,维护人员取下装置主体因重力原因不慎跌落至地面时,缓冲片首先与地面接触收缩,防止润油环和装置主体直接与地面接触发生磕碰,所述电动伸缩环外壁贯穿且固定安装在润油环内部,缓冲片因抵触力形变时挤压电动伸缩环伸缩端同步收缩,通过弧形面进一步避免磕碰,进一步提高对装置主体防护效果。

3、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防卡轴装置还包括传动杆、滑动环、复位片和半月板,所述传动杆底部铰接在电动伸缩环内壁凹面处,同步启动电动伸缩环往复收缩,电动伸缩环带动传动杆上下移动,所述滑动环底部铰接在传动杆顶部,传动杆带动滑动环沿着润油环外壁同步滑动,滑动环对溢出润滑油进行刮除,所述复位片底部固定安装在滑动环外壁表面,滑动环带动复位片同步运动,复位片带动半月板同步运动,所述半月板底部固定安装在复位片顶部,复位片通过滑动环提供持续受力,从而提升半月板对固化物的铲除效果。

4、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滑动环位于润油环外壁处,且滑动环内壁凹面与润油环外壁弧面接触,所述半月板凹面与润油环外壁接触,且半月板位于滑动环上方。

5、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防油垢装置包括电动伸缩柱和集油盒,所述电动伸缩柱底部固定安装在润油环顶部边缘处,启动电动伸缩柱,电动伸缩柱伸缩端带动集油盒沿着装置主体外壁上下滑动,所述集油盒底部固定安装在电动伸缩柱伸缩端顶部,且集油盒内壁与装置主体外壁接触,集油盒滑动时对装置主体旋转力甩出的油液进行收集,防止洁净油液与使用油液发生混合降低润滑效果。

6、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防油垢装置还包括斜杆、吸油棉、扭片和l形摩擦杆,所述斜杆底部铰接在电动伸缩柱顶部边缘处,集油盒上下移动时带动斜杆左右移动,斜杆带动吸油棉在集油盒内部同步滑动,所述吸油棉底部铰接在斜杆顶部,且吸油棉底部与集油盒内壁底部接触,通过吸油棉对油液进行疏导,促使油液在集油盒中均匀分布,所述扭片背面固定安装在吸油棉正面,吸油棉移动时拉动扭片同步形变,扭片形变时抵触集油盒从而抵触吸油棉形变产生吸力,吸油棉对油液进行往复吸收排出,所述l形摩擦杆底部固定安装在集油盒顶部内侧边缘处,且l形摩擦杆弧面与装置主体螺旋槽接触,l形摩擦杆通过上下移动力以及装置主体自转的力对螺旋槽内壁进行刮动,避免油垢填充装置主体内壁。

7、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防固化装置包括弹性片、竖杆和弧形板,所述弹性片固定安装在吸油棉外壁左侧与集油盒内壁左侧之间,吸油棉移动时挤压弹性片同步形变复原,弹性片扩大对吸油棉的抵触范围从而提成吸油棉对油垢的吸收效果,所述竖杆顶部固定安装在弹性片内壁顶部凹面处,弹性片形变复原时带动竖杆上下移动,竖杆带动弧形板同步运动,所述弧形板顶部固定安装在竖杆底部,且弧形板左右两侧开设有弧槽,弧形板对集油盒内存的油液进行上下翻动,避免油液因外部气温过低发生固化现象。

8、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防固化装置还包括连杆和转球,所述连杆左侧固定安装在弧形板弧槽左侧,弧形板带动连杆同步运动,连杆带动转球同步运动,所述转球内部贯穿且转动安装在连杆外壁表面,转球转动时通过弧形面减少弧形板上下运动时油液阻力,避免弹性片的弹力带动弧形板运动幅度较小。

9、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防固化装置还包括搅动弧片和筛板,所述搅动弧片左侧固定安装在转球外壁右侧弧面,转球转动时带动搅动弧片转动,搅动弧片对油液进行旋转搅动,所述筛板外壁背面固定安装在搅动弧片内壁背面,搅动弧片带动筛板转动,进一步扩大搅动弧片的翻动效果的同时也对细小油垢进行剔除。

10、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拆卸式立轴芯柱。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1、(1)、本专利技术通过防卡轴装置的设置,通过润油环、缓冲片和电动伸缩环配合,使得缓冲片首先与地面接触收缩,防止润油环和装置主体直接与地面接触发生磕碰,避免装置主体长期砸落至地面因撞击力发生形变从而降低连轴精度;同时通过电动伸缩环弧形面进一步避免磕碰,进一步提高对装置主体防护效果,避免形变导致装置主体后期难以安装;还使得润油环内置喷油嘴对装置主体喷洒润滑油减少摩擦阻力,提高传动效果;通过传动杆、滑动环、复位片和半月板配合,使得传动杆带动滑动环滑动,滑动环对溢出润滑油进行刮除,避免润滑油增加后期工作人员脱手风险;滑动环带动复位片运动,复位片带动半月板对润油环外壁固化颗粒物进行刮动,通过复位片形变蓄力,提升半月板对固化物的铲除效果,避免润油环外壁破损漏油。

12、(2)、本专利技术通过防油垢装置的设置,通过电动伸缩柱和集油盒配合,通过电动伸缩柱带动集油盒沿着装置主体外壁上下滑动,对装置主体甩出的油液进行收集,防止洁净油液与使用油液发生混合降低润滑效果;同时避免喷油嘴因油液以及外部脏物发生堵塞现象;通过斜杆、吸油棉、扭片和l形摩擦杆配合,使得斜杆带动吸油棉在集油盒内部左右滑动,促使油液在集油盒中均匀分布,提升容量;同时吸油棉拉动扭片形变,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拆卸式立轴芯柱,包括装置主体(1),且装置主体(1)外壁开设有螺旋槽,所述装置主体(1)顶部套接有套环(2),所述套环(2)内部设置有连轴柱(3),且连轴柱(3)与传动机构卡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卡轴装置(4)、防油垢装置(5)和防固化装置(6),所述防卡轴装置(4)设置在装置主体(1)外壁表面,所述防油垢装置(5)设置在防卡轴装置(4)上下两端,所述防固化装置(6)设置在防油垢装置(5)内部,所述防卡轴装置(4)包括润油环(41)、缓冲片(42)和电动伸缩环(43),所述润油环(41)内壁套接在装置主体(1)外壁表面中心处,且润油环(41)内置有喷油嘴,所述缓冲片(42)右侧固定安装在润油环(41)外壁左侧,所述电动伸缩环(43)外壁贯穿且固定安装在润油环(41)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拆卸式立轴芯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卡轴装置(4)还包括传动杆(44)、滑动环(45)、复位片(46)和半月板(47),所述传动杆(44)底部铰接在电动伸缩环(43)内壁凹面处,所述滑动环(45)底部铰接在传动杆(44)顶部,所述复位片(46)底部固定安装在滑动环(45)外壁表面,所述半月板(47)底部固定安装在复位片(46)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拆卸式立轴芯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环(45)位于润油环(41)外壁处,且滑动环(45)内壁凹面与润油环(41)外壁弧面接触,所述半月板(47)凹面与润油环(41)外壁接触,且半月板(47)位于滑动环(45)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拆卸式立轴芯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油垢装置(5)包括电动伸缩柱(51)和集油盒(52),所述电动伸缩柱(51)底部固定安装在润油环(41)顶部边缘处,所述集油盒(52)底部固定安装在电动伸缩柱(51)伸缩端顶部,且集油盒(52)内壁与装置主体(1)外壁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拆卸式立轴芯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油垢装置(5)还包括斜杆(53)、吸油棉(54)、扭片(55)和L形摩擦杆(56),所述斜杆(53)底部铰接在电动伸缩柱(51)顶部边缘处,所述吸油棉(54)底部铰接在斜杆(53)顶部,且吸油棉(54)底部与集油盒(52)内壁底部接触,所述扭片(55)背面固定安装在吸油棉(54)正面,所述L形摩擦杆(56)底部固定安装在集油盒(52)顶部内侧边缘处,且L形摩擦杆(56)弧面与装置主体(1)螺旋槽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拆卸式立轴芯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固化装置(6)包括弹性片(61)、竖杆(62)和弧形板(63),所述弹性片(61)固定安装在吸油棉(54)外壁左侧与集油盒(52)内壁左侧之间,所述竖杆(62)顶部固定安装在弹性片(61)内壁顶部凹面处,所述弧形板(63)顶部固定安装在竖杆(62)底部,且弧形板(63)左右两侧开设有弧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拆卸式立轴芯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固化装置(6)还包括连杆(64)和转球(65),所述连杆(64)左侧固定安装在弧形板(63)弧槽左侧,所述转球(65)内部贯穿且转动安装在连杆(64)外壁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可拆卸式立轴芯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固化装置(6)还包括搅动弧片(66)和筛板(67),所述搅动弧片(66)左侧固定安装在转球(65)外壁右侧弧面,所述筛板(67)外壁背面固定安装在搅动弧片(66)内壁背面。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拆卸式立轴芯柱,包括装置主体(1),且装置主体(1)外壁开设有螺旋槽,所述装置主体(1)顶部套接有套环(2),所述套环(2)内部设置有连轴柱(3),且连轴柱(3)与传动机构卡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卡轴装置(4)、防油垢装置(5)和防固化装置(6),所述防卡轴装置(4)设置在装置主体(1)外壁表面,所述防油垢装置(5)设置在防卡轴装置(4)上下两端,所述防固化装置(6)设置在防油垢装置(5)内部,所述防卡轴装置(4)包括润油环(41)、缓冲片(42)和电动伸缩环(43),所述润油环(41)内壁套接在装置主体(1)外壁表面中心处,且润油环(41)内置有喷油嘴,所述缓冲片(42)右侧固定安装在润油环(41)外壁左侧,所述电动伸缩环(43)外壁贯穿且固定安装在润油环(41)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拆卸式立轴芯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卡轴装置(4)还包括传动杆(44)、滑动环(45)、复位片(46)和半月板(47),所述传动杆(44)底部铰接在电动伸缩环(43)内壁凹面处,所述滑动环(45)底部铰接在传动杆(44)顶部,所述复位片(46)底部固定安装在滑动环(45)外壁表面,所述半月板(47)底部固定安装在复位片(46)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拆卸式立轴芯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环(45)位于润油环(41)外壁处,且滑动环(45)内壁凹面与润油环(41)外壁弧面接触,所述半月板(47)凹面与润油环(41)外壁接触,且半月板(47)位于滑动环(45)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拆卸式立轴芯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油垢装置(5)包括电动伸缩柱(51)和集油盒(52),所述电动伸缩柱(51)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爱江戴永忠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佳强照明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