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黄杨碱在制备治疗骨肉瘤药物中的应用制造技术_技高网

黄杨碱在制备治疗骨肉瘤药物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65896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黄杨碱在制备治疗骨肉瘤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体内外实验证明了黄杨碱能够显著抑制骨肉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并诱导自噬;通过相关实验还证明了黄杨碱可能通过作用于V‑ATP酶V0亚基α1(ATP6V0A1),降低溶酶体的pH值,抑制组织蛋白酶的成熟引起自噬流的阻滞。因此,黄杨碱可以应用在治疗骨肉瘤的药物制备中,以及应用在自噬抑制剂的制备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药,尤其涉及黄杨碱在制备治疗骨肉瘤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1、骨肉瘤(osteosarcoma,os)是一种罕见的原发性骨肿瘤,其特征是异常间充质细胞产生类骨基质或未成熟骨。它是一种恶性骨肿瘤,在儿童、青少年中发病率最高。尽管这种癌症的病因仍然未知,但os与骨骼快速生长之间似乎存在相关性,因为男性的骨肉瘤发病率比女性稍高,峰值发病率分布在约15-19岁,这与男孩青春期生长相吻合。典型的临床表现是局部疼痛、软组织肿块和受累关节活动受限。骨肉瘤最常发生的部位在长骨的干骺端,如股骨远端、胫骨近端和肱骨近端。

2、截肢手术是最早治疗这种骨恶性疾病的主要手段,但是它不仅对长期生存率的提升不明显,而且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在保肢手术和多药化疗广泛地用于骨肉瘤的治疗后,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从16%提高到70%。尽管标准方案尚未在全球范围内达成共识,但map方案,包括高剂量甲氨蝶呤和亚叶酸挽救、阿霉素和顺铂,被认为是化疗的经验标准药物。美国骨肉瘤研究小组(aost)0331(euramos-1)试验,一项骨肉瘤的国际iii期随机对照试验,指定map方案作为对照组(nct00134030)的治疗方法。尽管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骨肉瘤的诊断和治疗取得了显著进展,但骨肉瘤的生存率在过去四十年中没有明显改善。此外,化疗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和骨肉瘤患者的耐药性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因此,有必要探索新的os治疗策略。

3、黄杨碱(cyclovirobuxined,cvb-d),又称环维黄杨星d,2010年收录于中国药典,是从中草药黄杨(小叶黄杨)的根中分离得到的一种天然活性甾体生物碱。黄杨碱在中国医药典籍《本草纲目》中被记载为一种在活血化瘀、除湿解毒方面发挥关键作用的药物。许多研究结果表明,黄杨碱对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功能障碍显示出明确的治疗效果,包括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冠心病、心力衰竭和缺血性中风。cvb-d也是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cfda)于2009年批准的治疗心血管功能障碍一线药物之一黄杨宁分散片的活性成分。此外,黄杨碱具有抗氧化应激、抗炎、抗病毒和自噬调节功能,可作为一种镇痛剂应用于牙痛、胃痛和风湿性关节疼痛。然而,黄杨碱应用在骨肉瘤的治疗药物中至今未见相关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黄杨碱在制备治疗骨肉瘤药物中的应用,黄杨碱能够显著抑制骨肉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并诱导自噬。

2、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3、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黄杨碱在制备治疗骨肉瘤药物中的应用。

4、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骨肉瘤的药物,所述药物包括作为活性成分的黄杨碱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5、结合第二方面,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药物的剂型为颗粒剂、片剂、胶囊剂、丸剂、混悬剂、注射剂或输液剂。

6、本专利技术在体内外证明了cvb-d具有抗os的作用,可阻止肿瘤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并诱导自噬,还证明了cvb-d能够降低溶酶体的ph值和抑制组织蛋白酶的成熟,引起自噬流的阻滞,并通过相关实验证明上述作用可能是通过作用于atp6v0a1引起的。因此,黄杨碱能够显著抑制骨肉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并诱导细胞毒性自噬。因此,黄杨碱可以用于制备治疗骨肉瘤的药物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黄杨碱在制备治疗骨肉瘤药物中的应用。

2.用于治疗骨肉瘤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包括作为活性成分的黄杨碱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治疗骨肉瘤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剂型为颗粒剂、片剂、胶囊剂、丸剂、混悬剂、注射剂或输液剂。

【技术特征摘要】

1.黄杨碱在制备治疗骨肉瘤药物中的应用。

2.用于治疗骨肉瘤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包括作为活性成分的黄杨碱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世琼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医科大学国际体外诊断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