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单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6513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21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池单体。包括:外壳,包括共同围成容置腔的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密封件,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一端板、第一侧筒和翻边,所述第一侧筒环绕所述第一端板设置,所述翻边位于所述容置腔之外并与所述第一侧筒呈夹角连接;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第二端板、第二侧筒和卡钩,所述第二侧筒环绕所述第二端板设置,所述卡钩位于所述容置腔之外并与所述第二侧筒呈夹角连接;所述卡钩围成卡槽,所述翻边与所述卡槽配合,所述密封件收容在所述卡槽内并抵压在所述翻边与所述卡钩之间,所述翻边与所述卡钩固定连接;及电极组件,收容在所述容置腔内。如此可以提高密封件的密封性能,从而提高电池单体工作的稳定性以及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新能源,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单体


技术介绍

1、电池单体作为一种重要的储能元件,使得电池单体在新能源领域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电池单体通常包括壳体和电极组件,电极组件设置在壳体内。但是,对于传统的电池单体,壳体通常存在密封不良的缺陷,导致外界粉尘和液滴能够进入至壳体内以对壳体内的零部件构成侵蚀,从而影响电池单体工作的稳定性以及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电池单体工作的稳定性以及使用寿命。

2、一种电池单体,包括:

3、外壳,包括共同围成容置腔的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密封件,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一端板、第一侧筒和翻边,所述第一侧筒环绕所述第一端板设置,所述翻边位于所述容置腔之外并与所述第一侧筒呈夹角连接;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第二端板、第二侧筒和卡钩,所述第二侧筒环绕所述第二端板设置,所述卡钩位于所述容置腔之外并与所述第二侧筒呈夹角连接;所述卡钩围成卡槽,所述翻边与所述卡槽配合,所述密封件收容在所述卡槽内并抵压在所述翻边与所述卡钩之间,所述翻边与所述卡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与所述卡钩铆接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组件包括电极主体、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所述电极主体包括极性相反并均呈平板状而相互交错叠置的多个第一覆盖部和第二覆盖部,所述第一极耳连接在所述第一覆盖部和所述第一壳体之间,所述第二极耳连接在所述第二覆盖部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分别与所述电极主体相对设置的两个边缘连接;或者,所述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分别与所述电极主体相邻设置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与所述卡钩铆接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组件包括电极主体、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所述电极主体包括极性相反并均呈平板状而相互交错叠置的多个第一覆盖部和第二覆盖部,所述第一极耳连接在所述第一覆盖部和所述第一壳体之间,所述第二极耳连接在所述第二覆盖部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分别与所述电极主体相对设置的两个边缘连接;或者,所述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分别与所述电极主体相邻设置的两个边缘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耳包括与每个所述第一覆盖部一体连接的第一空白部,每个所述第一覆盖部上的不同所述第一空白部相互叠置;所述第二极耳包括与每个所述第二覆盖部一体连接的第二空白部,每个所述第二覆盖部上的不同所述第二空白部相互叠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白部呈弯曲状并从所述第一覆盖部的边缘朝向所述第一端板延伸,多个所述第一空白部靠近所述第一端板设置的部分相互接触并层叠形成第一焊接部;所述第二空白部呈弯曲状并从所述第二覆盖部的边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志锋李东亮陈永龙李红军
申请(专利权)人:合壹新能河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