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伪转移印刷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6471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防伪转移印刷工艺,其工艺步骤包括:制镭射版;在PET基膜上涂布一层离型剂或成像涂料;将PET基膜与铝材装置在真空蒸镀机中抽真,然后将所述铝材加热,使气态铝微粒在移动的PET基膜表面和/或在离型剂或成像涂料的表面沉积;将镭射版上的浮雕图案压印在离型剂或成像涂料层和/或铝层上,制成用于转移的全息转移膜;将全息转移膜与底纸粘合在一起;将PET基膜与纸张进行分离,剥离后的PET基膜可以反复用于涂布的基膜;在转移后的涂层和/或铝层的表面涂布一层水性清漆。该工艺可将防伪印刷技术与转移印刷技术相结合,可使转移到纸张上的镀铝层的厚度作的很薄,因此可节省铝材。另外在转印刷中所使用的基膜可反复利用,不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印刷工艺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防伪转移印刷工艺
技术介绍
在传统印刷工艺中,油墨直接在自制承印物表面干燥,由于纸张 平整度、以及纸张表面吸收性的性能,不利于油墨的流平。如果纸张 对油墨的吸收能力过强,会到致印迹粉化、光泽度低、透印、墨层密 度降低以及色相发生改变等印品缺陷。因此,对于色泽度、阶调再现性要求较高的印刷品, 一种方法是釆用OPP或PET等塑料薄膜复合 纸张进行印刷。该工艺的弊端在于塑料薄膜属于非降解性材料,会 对环境造成污染,不利于环保。另一种方式是采用UV (紫外光)照 射使油墨瞬间固化,不存在油墨渗透现象,在普通纸张上能印出光泽 度很高的印品,但油墨干燥时会产生臭氧,对环保造成危害,而且生 产成本较高。为了克服上述传统工艺的不足现有的印刷工艺釆取了转 移印刷方式。中国专利CN1330026A公开了 一种热转印彩色包装桶的生产工 艺,利用OPP薄膜为基材,热转移升华油墨为载体,按照以下工艺 流程生产1、 制版,将所需印刷图案用电脑雕在铜辊上;2、 制模,取OPP薄膜作底膜,在OPP底膜上涂布一层离型剂, 用转印升华油墨通过凹版印刷机在OPP薄膜离型剂上完成套色印刷 后,涂上一层跟转移印物亲和力比较好的背膜,俗称接着剂,制成彩 色膜;3、 热转印,将印制好的彩色膜按照包装桶的弧度粘在包装桶上,通过热转移机加压、加热,将薄膜热压复合在包装桶外表面,热压转印温度控制在200~300°C;4、脱底膜,稍等片刻(大约30秒),将OPP底膜从包装桶上 剥离,其上图案全部热转移至包装桶外表面上,剥离OPP薄膜背面 洁净,可回用。该工艺虽然釆用了一种间接印刷方式即热转移印刷方式,单手生 产设备、材料、环保、效率和成本的影响,具有河大的局限性1、 局限于热升华油墨的使用,印品色彩的饱和度很低;2、 温度的变化,对图层的剥离效果影响较大;3、 使用专用的热转印机完成色膜的转印,热转印机生产速度 慢,效率低且成本较高。4、 生产是需要200 30(TC高温,耗费能源高,对搡作人员有 一定危险。而中国专利CN1724702A公开了 一种定位喷铝材料的制造方 法,其中也描述了在基膜上涂布剥离层后,在涂布压膜之前进行至少 一次涂布或印刷普通图文,在进行后续生产工艺。但是,仍然存在以 下不足1、 转移薄膜使用的普通的离型剂材料,喷铝层仅和离型剂接 触,能有效剥离喷铝层,但对于两者之间还有一层相对较厚的油墨层, 则不能满足印刷油墨的有效剥离。2、 转移薄膜使用的普通的水性转移胶水,能将喷铝层从离型 剂材料上剥离开,但因喷铝层上还有较厚的油墨层,侧不能满足印刷 油墨层和喷铝层同时从剥离层上的有效转移。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设计一种防伪转移印 刷工艺。该工艺可将防伪印刷技术与转移印刷技术相结合,可使转移 到纸张上的镀铝层的厚度作的很薄,因此可节省铝材。另外在转印刷中所使用的基膜可反复利用,不污染环境。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采用 一种防伪转移印刷工艺,该印刷工艺包括如下工艺步骤Sl:制版工序,制作带有图文信息的镭射版;S2:涂布工序,利用涂布设备在PET基膜上均匀、致密地涂布一 层离型剂或成像涂料;S3:镀铝工序,将所述空白的PET基膜或表面涂布有离型剂或成 像涂料的PET基膜与铝材装置在真空蒸镀机中,用真空泵对真空蒸镀 机进行抽真空操作,然后将所述铝材加热至120(TC 1400t:,使气态 铝微粒在移动的所述空白的PET基膜表面和/或在离型剂或成像涂料 的表面沉积,再经过冷却形成一层连续而光亮的金属铝层;S4:模压工序,利用镭射版化学涂层的热变性能,将镭射版上的 浮雕图案压印在所述离型剂或成像涂料层和/或铝层上,制成用于转 移的全息转移膜;S5:复合工序,将所述全息转移膜与底纸粘合在一起,先将纸张 均勻的施胶,再将全息转移膜附在施胶后的纸张上,然后通过压辊碾 压贴合,再通过烘箱烘干;S6:剥离工序,将PET基膜与纸张进行分离,使纸张表面只留有 粘合剂和保存完整金属光泽以及全息图案的涂层和/或铝层,其中, 剥离后的PET基膜可以反复用于涂布的基膜;S7:面图工序,将PET基膜与纸张剥离完成后,在转移后的涂层 和/或铝层的表面涂布一层水性清漆;S8:分切工序,依据使用需要将纸张送入分切机分切成相应的规格。其中,所述镭射版的制作工艺包括将带有全信息图文的干版表 面进行敏化处理,将敏化处理后的所述干版利用化学喷镀法生成一薄 膜层银面的光刻胶版,将所述干版与光刻胶版的复合体置于电镀槽内,并将所述银面的光刻胶版与电源的负极连接,在所述电镀槽内还 设置有镍板及电镀液,将镍板与电源的正极连接,接通电源后即可在 所述银面的光刻胶版的表面镀上了镍层,将镀镍后的复合板从所述电 镀槽内取出,将镀有镍层的银面的光刻胶版与所述干版分离制成银面 镍版,所述银面镍版为所述镭射版中的母版,用所述母版再通过电镀 工艺复制出若干块母亲版,将所述母亲版与基材复合后制成用于模压 的镭射板。其中,在所述镭射版的制作工艺中,所述母版的厚度控制在0.1^im 0.2Mm,所述用于模压的镭射板的厚度控制在450pm 55(Him。其中,在所述涂布工序中,涂布在所述PET基膜上的离型剂或 成像涂料的厚度为1.0~1.5g/m2。其中,在所述涂饰工艺中为了保证涂层的均匀性,在所述成像涂 料中添加有醋酸正丙酯溶剂。其中,在所述涂饰工艺中设置有烘干过程,将所述离型剂或成像 涂料均勾地涂饰在所述PET基膜上以后,使所述PET基膜通过烘干 箱,在所述烘干箱上设有排风装置,所述烘干箱与所述排风装置用于 使所述醋酸正丙酯溶剂蒸发出来并通过所述排风装置排出。其中,在所述模压工序中,所述模压操作过程应设置在无尘操作 间内进行。其中,在所述模压工序中,所述模压过程中模压的温度应控制在 15(TC 18(TC之间,所述模压过程中的模压压力应控制为2kg,在模 压过程中镭射版与PEI基膜的运行速度控制为30m/s。其中,在所述镀铝工序中,所述真空泵对真空蒸镀机抽真空的真 空度应达到1.3xlO_2~1.3xl(T3pa。其中,在所述镀铝工序中,所述镀铝层的厚度应控制在0.02拜 0.04jxm。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该工艺可将防伪印刷技术与转移印刷技术相结合,可使转移到纸张上的镀铝层的厚度作的很薄可达到0.02拜~0.04pm,而在一般铝箔复合纸中铝箔的厚度为6.5—7nm, 因此在釆用本专利技术中的工艺技术可节省大量的铝材,同时转移后的纸 张易于快速降解。另外在转印刷中所使用的基膜可反复利用,不污染 环境,转移纸也可以回收用于再造纸。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 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 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的技术方案是实施例l一种防伪转移印刷工艺,该印刷工艺包括如下工艺步骤第一步制版工序,制作带有图文信息的镭射版;第二步涂布工序,利用涂布设备在PET基膜上均匀、致密地涂布一层离型剂或成像涂料;第三步镀铝工序,将所述空白的PET基膜或表面涂布有离型剂 或成像涂料的PET基膜与铝材装置在真空蒸镀机中,用真空泵对真空 蒸镀机进行抽真空操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伪转移印刷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印刷工艺包括如下工艺步骤: S1:制版工序,制作带有图文信息的镭射版; S2:涂布工序,利用涂布设备在PET基膜上均匀、致密地涂布一层离型剂或成像涂料; S3:镀铝工序,将所述空白的PE T基膜或表面涂布有离型剂或成像涂料的PET基膜与铝材装置在真空蒸镀机中,用真空泵对真空蒸镀机进行抽真空操作,然后将所述铝材加热至1200℃~1400℃,使气态铝微粒在移动的所述空白的PET基膜表面和/或在离型剂或成像涂料的表面沉积,再经过冷却形成一层连续而光亮的金属铝层; S4:模压工序,利用镭射版化学涂层的热变性能,将镭射版上的浮雕图案压印在所述离型剂或成像涂料层和/或铝层上,制成用于转移的全息转移膜; S5:复合工序,将所述全息转移膜与底纸粘合在一起,先将纸张 均匀的施胶,再将全息转移膜附在施胶后的纸张上,然后通过压辊碾压贴合,再通过烘箱烘干; S6:剥离工序,将PET基膜与纸张进行分离,使纸张表面只留有粘合剂和保存完整金属光泽以及全息图案的涂层和/或铝层,其中,剥离后的PET基膜可以反复用 于涂布的基膜; S7:面图工序,将PET基膜与纸张剥离完成后,在转移后的涂层和/或铝层的表面涂布一层水性清漆; S8:分切工序,依据使用需要将纸张送入分切机分切成相应的规格。...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伪转移印刷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印刷工艺包括如下工艺步骤S1制版工序,制作带有图文信息的镭射版;S2涂布工序,利用涂布设备在PET基膜上均匀、致密地涂布一层离型剂或成像涂料;S3镀铝工序,将所述空白的PET基膜或表面涂布有离型剂或成像涂料的PET基膜与铝材装置在真空蒸镀机中,用真空泵对真空蒸镀机进行抽真空操作,然后将所述铝材加热至1200℃~1400℃,使气态铝微粒在移动的所述空白的PET基膜表面和/或在离型剂或成像涂料的表面沉积,再经过冷却形成一层连续而光亮的金属铝层;S4模压工序,利用镭射版化学涂层的热变性能,将镭射版上的浮雕图案压印在所述离型剂或成像涂料层和/或铝层上,制成用于转移的全息转移膜;S5复合工序,将所述全息转移膜与底纸粘合在一起,先将纸张均匀的施胶,再将全息转移膜附在施胶后的纸张上,然后通过压辊碾压贴合,再通过烘箱烘干;S6剥离工序,将PET基膜与纸张进行分离,使纸张表面只留有粘合剂和保存完整金属光泽以及全息图案的涂层和/或铝层,其中,剥离后的PET基膜可以反复用于涂布的基膜;S7面图工序,将PET基膜与纸张剥离完成后,在转移后的涂层和/或铝层的表面涂布一层水性清漆;S8分切工序,依据使用需要将纸张送入分切机分切成相应的规格。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转移印刷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 镭射版的制作工艺包括将带有全信息图文的干版表面进行敏化处 理,将敏化处理后的所述干版利用化学喷镀法生成一薄膜层银面的光刻胶版,将所述干版与光刻胶版的复合体置于电镀槽内,并将所述银 面的光刻胶版与电源的负极连接,在所述电镀槽内还设置有镍板及电 镀液,将镍板与电源的正极连接,接通电源后即可在所述银面的光刻 胶版的表面镀上了镍层,将镀镍后的复合板从所述电镀槽内取出,将 镀有镍层的银面的光刻胶版与所述干版分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雪秋徐斯伦陈吉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市兰天彩印包装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