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气集气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63136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20
本技术涉及一种废气集气罩,属于废气收集技术领域。本技术的废气集气罩包括罩体,罩体下侧设有开口槽,集气罩本体设有气动支撑杆,竖直挂架上安装固定卡口,固定卡口用来固定集气罩支架。废气源出口贴合在集气罩的底部。罩体的顶部依靠软管连接到环保风管上。将吸风罩改为风刀式抽排口。迎风面积不到之前的1/4,有效降低了能耗,提升了面风速且吸风口紧贴废气源,解决废气逃逸扩散的问题。通过铰链固定,单手操作可以完成吸气罩的打开和关闭操作。本技术的废气集气罩节能能源,并且及提高了拆装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废气集气罩,属于废气收集。


技术介绍

1、目前,改性行业生产制造时会产生废气,需要废气收集罩,对产生的废气进行收集,现有废气集气罩一般放置在废气源口的上侧,这样有一部分废气通过废气源口与废气集气罩接触处溢出至空气中,这样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污染,设备清理、维护时需要移除集气罩,拆装繁琐,效率低下。

2、常规的设计师在挤出机机头上方固定一个矩形吸风罩,机头产线的废气被吸风罩捕捉,通过废气除尘风管送到废气处理设备。但是该设计还存在的不足如下:

3、(1)吸风罩为长300mm,宽250mm的矩形,截面积大,面风速按照7~15m/s的要求就需大功率风机,浪费电能;

4、(2)吸风罩距离废气源较远,部分废气扩散到车间形成无组织排放,污染环境危害员工健康;

5、(3)体积大,影响操作且维修清理都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废气集气罩,将吸风罩改为风刀式抽排口,迎风面积不到之前的1/4,有效降低了能耗,提升了面风速且吸风口紧贴废气源,解决的废气逃逸扩散的问题。通过铰链和槽道的固定,单手操作可以完成吸气罩的打开和关闭操作。本技术的废气集气罩节能能源,并且及提高了拆装工作效率。

2、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废气集气罩,包括:罩体1,集气罩支架2,固定卡槽3,固定支架4,固定卡扣5,气动支撑杆6,第一铰链7,槽道9、第二铰链(10),和开口槽11;

3、罩体1为管罩结构,所述罩体1下侧的开口处开设有开口槽11,所述开口槽11为长方体形的风刀式抽排口;其顶部与集气罩支架2底部固定连接,罩体(1)设有槽道9;

4、固定支架4从底部向上依次安装有第一铰链7,固定卡扣5和第二铰链10;

5、集气罩支架2上部设有固定卡槽3,顶部连接第二铰链10,与固定支架4铰接;

6、固定支架4的固定卡扣5可配合卡入集气罩支架2的固定卡槽3,用于锁定集气罩;

7、气动支撑杆6一端连接固定支架4的第一铰链7,另一端卡入罩体1的槽道9,通过调整气动支撑杆6的长度以及在槽道9的位置,可使集气罩支架2打开至一定角度;

8、废气源出口8贴合在罩体1的底部的开口槽11,罩体1可连接软管,用于抽出废气。

9、所述罩体1下侧的开口处开设有开口槽11,所述开口槽11为长300mm,宽25mm的风刀式抽排口。

10、所述集气罩1顶部可连接软管,软管另一端与环保管道相连。

11、有益效果:

12、本技术的废气集气罩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气集气罩。将吸风罩改为风刀式抽排口。迎风面积不到之前的1/4,有效降低了能耗,提升风速且吸风口紧贴废气源,解决的废气逃逸扩散的问题。通过铰链固定,单手操作可以完成吸气罩的打开和关闭操作。本技术的废气集气罩节能能源,并且及提高了拆装工作效率。

13、本技术通过设置开口槽为长300mm,宽25mm的风刀式抽排口,设在废气源出口与罩体接触处的外侧,在废气上方形成高负压环境,减少了废气源出口的废气从废气源出口与罩体接触处溢出至空气内部的情况,降低了溢出的废气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的情况。

14、本技术的废气集气罩包括罩体,罩体下侧设有开口槽,集气罩本体设有气动支撑杆,竖直挂架上安装固定卡口,固定卡口用来固定集气罩支架。废气源出口贴合在罩体的底部的开口槽,罩体的顶可连接软管,依靠软管连接到环保风管上,用于更好的抽出废气。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废气集气罩,其特征在于,包括:罩体(1),集气罩支架(2),固定卡槽(3),固定支架(4),固定卡扣(5),气动支撑杆(6),第一铰链(7), 槽道(9)、第二铰链(10),和开口槽(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气集气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1)下侧的开口处开设有开口槽(11),所述开口槽(11)为长300mm,宽25mm的风刀式抽排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气集气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1)顶部可连接软管,软管另一端与环保管道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气集气罩,其特征在于,包括:罩体(1),集气罩支架(2),固定卡槽(3),固定支架(4),固定卡扣(5),气动支撑杆(6),第一铰链(7), 槽道(9)、第二铰链(10),和开口槽(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气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斌钟山魏彦锋张俊王瑞阳
申请(专利权)人:创合新材料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