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直线电机制造技术_技高网

直线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62920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直线电机用于与直流电源配合使用,包括线圈、磁体以及导磁组件,所述线圈用于与该直流电源电连接;磁体为至少一个,所述磁体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线圈,所述磁体具有朝向所述线圈的第一磁极和与所述第一磁极极性相反的第二磁极;所述导磁组件的第一端部插入所述线圈内,并且所述导磁组件的第二端部对应于所述磁体的所述第二磁极,用于在所述磁体的所述第一磁极和所述第二磁极之间形成穿过所述线圈的闭合回路,以使所述磁体沿着所述线圈的长度方向移动。该直线电机的结构简单,控制便捷,通过改变电源正负极即可改变运动方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直线电机,特别是涉及直线电机。


技术介绍

1、直线电机是一种将电能直接转换成直线运动机械能,而不需要任何中间转换机构的传动装置。它可以看成是一台旋转电机按径向剖开,并展成平面而成。直线电机也称线性电机,线性马达,直线马达,推杆马达。最常用的直线电机类型是平板式和u型槽式,和管式。

2、直线电机的应用非常广泛,市场十分巨大。在工业与自动化中的应用中,由于直线电机有其自身独特的优点,因此在机械设备和机床中的机电一体化方面得到广泛应用。然而,目前的直流电机基本都是带有电刷的,该电机控制复杂,且存在相对的机械摩擦、噪音及电火花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直线电机,该直线电机的结构简单,控制便捷,通过改变电源正负极即可改变运动方向。

2、一种直线电机,用于与直流电源配合使用,包括:

3、线圈,所述线圈用于与该直流电源电连接;

4、至少一个磁体,所述磁体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线圈,所述磁体具有朝向所述线圈的第一磁极和与所述第一磁极极性相反的第二磁极;以及

5、导磁组件,所述导磁组件的第一端部插入所述线圈内,并且所述导磁组件的第二端部对应于所述磁体的所述第二磁极,用于在所述磁体的所述第一磁极和所述第二磁极之间形成穿过所述线圈的闭合回路,以使所述磁体沿着所述线圈的长度方向移动。

6、上述实施例中,导磁组件的第一端部插入在线圈内,导磁组件的第二端部与磁体的第二磁极对应,用于在磁体的第一磁极和第二磁极之间形成穿过线圈的磁感线的闭合回路。当线圈与直流电源连接时,且每个磁体的磁感线均自第一磁极朝向第二磁极,此时,在磁场中的通电线圈受到安倍力的作用,磁体被该安倍力驱动着沿线圈的长度方向移动。需要知道的是,安倍力的方向可由左手定则确定,左掌心对着磁极的流动方向,四指尖指着电流的方向,拇指方向即可安倍力的方向。此外,可通过改变电源正负极,来改变电流的方向,进而改变运动方向,实现往复运动。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磁组件包括缠绕有所述线圈的第一导磁件和与所述磁体的所述第二磁极固接的第二导磁件,所述第二导磁件被可导磁地滑接于所述第一导磁件。

8、如此设置,由于磁体装设在第二导磁件一侧,第二导磁件与第一导磁件滑动连接,用于在磁体沿着线圈的长度方向移动时,带动第二导磁件移动。此外,第二导磁件可导磁地连接于第一导磁件,进而通过第一导磁件和第二导磁件,使磁体的第一磁极和第二磁极之间形成穿过线圈的闭合回路。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磁件包括缠绕有所述线圈的铁芯、与所述铁芯和所述第二导磁件可导磁连接的底板及沿所述线圈的长度方向固设于所述底板的导轨,所述第二导磁件与所述导轨滑动配合。

10、如此设置,第二导磁件与导轨滑动配合,用于在磁体沿着线圈的长度方向移动时,带动第二导磁件移动,底板分别与铁芯和第二导磁件可导磁地连接,导磁效果好。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铁芯沿所述底板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铁芯包括用于缠绕所述线圈的缠绕部和与所述缠绕部连接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固接于所述底板。

12、如此设置,铁芯的缠绕部沿底板的长度方向设置,用于缠设线圈,支撑部一端固接在底板上,支撑部的另一端与缠绕部连接,用于将穿过线圈的磁体的第一磁极的磁感线通过铁芯传递至底板及第二导磁件,以使第一磁极和第二磁极之间形成完整的闭合回路。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所述支撑部自所述缠绕部的两端延伸至所述底板,并且所述线圈位于两个支撑部之间。

14、如此设置,支撑部自缠绕部的两端延伸至底板,固定效果好,且通过支撑部将磁感线引导至底板,导磁效果好。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磁件包括与所述导轨滑动配合的导磁侧板,所述磁体的所述第二磁极紧贴所述导磁侧板。

16、如此设置,磁体固设在导磁侧板上,且磁体的第二磁极紧贴导磁侧板,当磁场中的通电线圈受到安倍力的作用驱动磁体移动时,磁体会带动与导轨滑动配合的导磁侧板沿线圈的长度方向移动。

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磁件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装设于所述导磁侧板并与所述导轨滑动配合。

18、如此设置,连接件一端与导磁侧板连接,连接件的另一端与导轨滑动连接,使得滑动配合的效果好。

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为了提升移动过程的稳定性,所述磁体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磁体被对称地设置于所述线圈的两侧,所述磁体与所述线圈之间存在间隙。

20、如此设置,磁体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磁体对称地设置在线圈的两侧,且两个磁体相对的一侧极性相同,大大提升了移动过程的稳定性。同时,磁体与线圈之间存在间隙,使得磁体的移动过程更加顺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直线电机还包括非导磁件,所述非导磁件搭接于两个所述导磁侧板,且所述非导磁件与所述线圈之间存在间隙。

21、如此设置,非导磁件搭接在两个导磁侧板的顶部阻断磁感线的传递,以保证该安倍力的方向一致,该磁体的移动效果更佳。。

2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直线电机还包括位置传感器,所述位置传感器装设于所述导磁组件。

23、如此设置,位置传感器装设在导磁组件,用于感应磁体的移动位置并进行准确定位。

2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25、导磁组件的第一端部插入在线圈内,导磁组件的第二端部与磁体的第二磁极对应,用于在磁体的第一磁极和第二磁极之间形成穿过线圈的磁感线的闭合回路。如此,当线圈与直流电源连接时,在磁场中的通电线圈受到安倍力的作用,磁体被该安倍力驱动着沿线圈的长度方向移动。进一步地,可通过改变电源的电流方向来改变磁体的移动方向。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直线电机,用于与直流电源配合使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磁组件包括缠绕有所述线圈的第一导磁件和与所述磁体的所述第二磁极固接的第二导磁件,所述第二导磁件被可导磁地滑接于所述第一导磁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磁件包括缠绕有所述线圈的铁芯、与所述铁芯和所述第二导磁件可导磁连接的底板及沿所述线圈的长度方向固设于所述底板的导轨,所述第二导磁件与所述导轨滑动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铁芯沿所述底板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铁芯包括用于缠绕所述线圈的缠绕部和与所述缠绕部连接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固接于所述底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撑部自所述缠绕部的两端延伸至所述底板,并且所述线圈位于两个所述支撑部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磁件包括与所述导轨滑动配合的导磁侧板,所述磁体的所述第二磁极紧贴所述导磁侧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磁件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装设于所述导磁侧板并与所述导轨滑动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磁体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磁体被对称地设置于所述线圈的两侧,所述磁体与所述线圈之间存在间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电机还包括非导磁件,所述非导磁件搭接于两个所述导磁侧板,且所述非导磁件与所述线圈之间存在间隙。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电机还包括位置传感器,所述位置传感器装设于所述导磁组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线电机,用于与直流电源配合使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磁组件包括缠绕有所述线圈的第一导磁件和与所述磁体的所述第二磁极固接的第二导磁件,所述第二导磁件被可导磁地滑接于所述第一导磁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磁件包括缠绕有所述线圈的铁芯、与所述铁芯和所述第二导磁件可导磁连接的底板及沿所述线圈的长度方向固设于所述底板的导轨,所述第二导磁件与所述导轨滑动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铁芯沿所述底板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铁芯包括用于缠绕所述线圈的缠绕部和与所述缠绕部连接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固接于所述底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撑部自所述缠绕部的两端延伸至所述底板,并且所述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学先余康龙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众邦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