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61970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19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节点首先在第一时频资源集合中接收第一信令,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指示第一参考信号资源;随后在第二时频资源集合中接收第二信令;所述第一时频资源集合和所述第二时频资源集合被关联到候选资源集合,所述候选资源集合支持采用第一身份加扰的DCI格式,所述第二时频资源集合位于所述第一时频资源集合之后;所述第二信令所占用的信道的解调参考信号与目标参考信号资源是准共址的,所述候选资源集合是否支持采用第二身份加扰的DCI格式被用于确定所述目标参考信号资源是否和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相同。本申请改进在M‑TRP支持多播下,TCI状态更新的方法和装置,以优化系统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传输方法和装置,尤其涉及无线通信中的控制信道及数据信道传输的设计方案和装置。


技术介绍

1、nr rel-17标准中已开始讨论在5g架构下如何支持多播(multicast)和广播(broadcast)业务的传输。传统的lte(long-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及lte-a(long-term evolution advanced,增强的长期演进)系统中,基站通过mbsfn(multicastbroadcast single frequency network,多播广播单频网)以及sc-ptm(single-cellpoint-to-multipoint,单小区点对多点)的方式支持终端接收多播组播的业务。

2、与此同时,在nr r15和r16中,控制信道和数据信道采用不同的波束管理/指示机制,上下行也采用不同的波束管理/指示机制。然而在很多情况下,控制信道和数据信道可以采用相同的波束,上下行信道之间在很多应用场景下也存在信道互易性,可以采用相同的波束。利用这一特性可以大大降低系统的复杂度,信令开销和延时。在3gpp ran(radioaccess network,无线接入网)1#103e次会议中,采用物理层信令同时更新控制信道和数据信道的波束的技术已被采纳,在存在上下行信道互易性的场景下,可以用物理层信令同时更新上下行的波束。在3gpp ran1#103e次会议中,通过了利用下行授予(downlink grant)的dci(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下行控制信息)进行上/下行波束更新的提案。


技术实现思路

1、在ran1#104bis-e会议中,对于r17版本下mbs(multicast broadcast service,多播广播服务)的支持,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就是coreset(control resource set,控制资源集合)的设计,其中一种设计方案就是用于调度mbs的pdcch和用于调度单播的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在给定coreset满足一定条件下可以共享所述给定coreset。然而,当终端同时接收mbs业务和单播业务,且下行授予能够进行上/下行波束更新时,被mbs和单播共享的coreset所对应的tci(transmissionconfiguration indication,传输配置指示)是否也需要被更新,将会是一个需要被解决的问题。

2、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解决方案。需要说明的是,虽然上述描述采用大规模mimo(multi-input multi-output,多入多出)和基于波束的通信场景作为例子,本申请也适用于其他场景比如lte多天线系统,并取得类似在大尺度mimo和基于波束的通信场景中的技术效果。此外,不同场景(包括但不限于大规模mimo,基于波束的通信和lte多天线系统)采用统一解决方案还有助于降低硬件复杂度和成本。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任一节点中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应用到其他任一节点中,反之亦然。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3、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mbs场景下控制信道及数据信道传输的设计方法和装置。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用户设备中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应用到基站中,反之亦然。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进一步的,虽然本申请的初衷是针对蜂窝网,但本申请也能被用于物联网以及车联网。进一步的,虽然本申请的初衷是针对多载波通信,但本申请也能被用于单载波通信。进一步的,虽然本申请的初衷是针对多天线通信,但本申请也能被用于单天线通信。进一步的,虽然本申请的初衷是针对终端与基站场景,但本申请也同样适用于终端与终端,终端与中继,非地面网络(ntn,non-terrestrial networks),以及中继与基站之间的通信场景,取得类似的终端与基站场景中的技术效果。此外,不同场景(包括但不限于终端与基站的通信场景)采用统一的解决方案还有助于降低硬件复杂度和成本。

4、进一步的,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第一节点设备中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应用到第二节点设备中,反之亦然。特别的,对本申请中的术语(terminology)、名词、函数、变量的解释(如果未加特别说明)可以参考3gpp的规范协议ts(technicalspecification)36系列、ts38系列、ts37系列中的定义。

5、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第一节点中的方法,包括:

6、在第一时频资源集合中接收第一信令,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指示第一参考信号资源;

7、在第二时频资源集合中接收第二信令;

8、其中,所述第一时频资源集合和所述第二时频资源集合被关联到候选资源集合,第一dci格式是所述候选资源集合支持的一个dci格式;采用所述第一dci格式传输的信息所包括的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循环冗余校验)通过第一身份加扰;所述第二时频资源集合所占用的时域资源位于所述第一时频资源集合所占用的时域资源之后;所述第二信令所占用的信道的解调参考信号与目标参考信号资源是准共址的,第二dci格式是所述候选资源集合支持的一个dci格式;采用所述第二dci格式传输的信息所包括的crc能否通过第二身份加扰被用于确定所述目标参考信号资源是否和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相同;所述第一身份与所述第二身份都是非负整数,且所述第一身份与所述第二身份不同。

9、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方法的一个技术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时频资源集合所对应的coreset能够同时支持用于调度单播的所述第一身份加扰的pdcch和用于调度多播组播的所述第二身份加扰的pdcch时,接收所述coreset中发送的pdcch备选(candidate)的tci不能被动态信令更新,以确保所有在此coreset中盲检测pdcch的终端对于采用何种波束进行接收具有一致的理解。

10、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方法的另一个技术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时频资源集合所对应的coreset仅支持用于调度单播的所述第一身份加扰的pdcch,接收所述coreset中发送的pdcch备选(candidate)的tci能够被动态信令更新,以确保更新的快速和高效,且保持兼容性。

11、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包括:

12、在第三时频资源集合中接收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信道的解调参考信号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是准共址的。

13、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方法的一个技术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令指示的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还被用于确定接收所述第一信令所调度的所述第一信号所采用的tci。

14、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当采用所述第二dci格式传输的信息所包括的crc能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无线通信中的第一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一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收机在第三时频资源集合中接收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信道的解调参考信号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是准共址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第一节点,其特征在于,当采用所述第二DCI格式传输的信息所包括的CRC能够通过所述第二身份加扰时,所述目标参考信号资源不同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当采用所述第二DCI格式传输的信息所包括的CRC不能够通过所述第二身份加扰时,所述目标参考信号资源是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第一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身份被用于单播传输,所述第二身份被用于单播传输之外的传输。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第一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令所包括的CRC通过所述第一身份加扰,所述第一信令从第一参考信号资源集合中指示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或者,所述第一信令所包括的CRC通过所述第二身份加扰,所述第一信令从第二参考信号资源集合中指示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集合与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集合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第一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收机在第四时频资源集合中接收第二信号;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信道的解调参考信号与第二参考信号资源是准共址的;加扰所述第一信令所包括的CRC的身份或加扰所述第二信令所包括的CRC的身份中的至少前者与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是否和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相同有关。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第一节点,其特征在于,当加扰所述第一信令所包括的CRC的身份与加扰所述第二信令所包括的CRC的身份相同时,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是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当加扰所述第一信令所包括的CRC的身份与加扰所述第二信令所包括的CRC的身份不相同时,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不同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第一节点,其特征在于,当加扰所述第一信令所包括的CRC是所述第二身份时,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是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当加扰所述第一信令所包括的CRC的身份是所述第一身份时,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是否和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相同与加扰所述第二信令所包括的CRC的身份有关。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第一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包括CSI-RS(Channel-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s,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资源,或者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包括SSB(SS/PBCH Block,同步信号/物理广播信道块)。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第一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参考信号资源包括CSI-RS资源,或者所述目标参考信号资源包括SSB。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第一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身份是C-RNTI。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第一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身份被用于单播传输,所述第二身份被用于单播传输之外的传输。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第一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身份被用于广播(Broadcast)传输。

14.一种用于无线通信中的第二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15.一种用于无线通信中的第一节点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6.一种用于无线通信中的第二节点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无线通信中的第一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一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收机在第三时频资源集合中接收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信道的解调参考信号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是准共址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第一节点,其特征在于,当采用所述第二dci格式传输的信息所包括的crc能够通过所述第二身份加扰时,所述目标参考信号资源不同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当采用所述第二dci格式传输的信息所包括的crc不能够通过所述第二身份加扰时,所述目标参考信号资源是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第一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身份被用于单播传输,所述第二身份被用于单播传输之外的传输。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第一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令所包括的crc通过所述第一身份加扰,所述第一信令从第一参考信号资源集合中指示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或者,所述第一信令所包括的crc通过所述第二身份加扰,所述第一信令从第二参考信号资源集合中指示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集合与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集合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第一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收机在第四时频资源集合中接收第二信号;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信道的解调参考信号与第二参考信号资源是准共址的;加扰所述第一信令所包括的crc的身份或加扰所述第二信令所包括的crc的身份中的至少前者与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是否和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相同有关。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第一节点,其特征在于,当加扰所述第一信令所包括的crc的身份与加扰所述第二信令所包括的crc的身份相同时,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琦张晓博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