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水利水电工程中大坝的施工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水利水电工程中大坝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261965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水利水电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利水电工程中大坝的施工方法,包括固定管、位移孔、凸针、限位块,所述固定管整体形状为圆柱体形,固定管内开设圆柱体形的凹槽,所述固定管外周等距贯穿开设若干列位移孔,每列位移孔有四个,每列中相邻的位移孔之间夹角为90度,每个所述位移孔中均滑动连接一个圆柱体形的凸针,每个所述凸针位于固定管凹槽内的一端固定连接圆柱体形的限位块。解决了对比文件中加固组件中的若干刺入针在放入大坝缝隙的过程中刺入针发生掉落或者错位现象,刺入大坝缝隙中的刺入针数量变少,进而使加固组件与大坝的缝隙接触面减小的问题,提高了组件限制大坝裂缝扩大的能力,也提高了加固组件的实用性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利水电工程,尤其涉及一种水利水电工程中大坝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一般水库大坝主要由主坝、副坝、正常溢洪道、非常溢洪道、新增非常溢洪道、灵正渠涵管及电站组成,在混凝土大坝的长期使用过程中,坝体逐渐出现了较大的裂缝,需要进行补强加固,当前对于混凝土大坝的补强加固一般采用灌浆方法,但是这种采用灌浆方法对大坝裂缝的补强加固效果不佳,大坝裂缝还会再次扩大,造成大坝病情进一步加剧,严重影响大坝坝体使用的安全性。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如公告号为cn114703854b的中国专利提出的一种水利水电工程中大坝的施工方法,通过在大坝缝隙中钻孔并插入加固组件,并通过加固组件中的若干刺入针插入到大坝缝隙内部,接着向缝隙和钻孔内浇筑混凝土从而完成修补大坝的工作。

3、其存在的弊端在于:加固组件中的若干刺入针在放入大坝缝隙的过程中刺入针会发生掉落或者错位现象,使刺入大坝缝隙中的刺入针数量变少,进而使加固组件与大坝的缝隙接触面减小,无法起到限制大坝裂缝扩大的能力,降低了加固组件的实用性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水利水电工程中大坝的施工方法,解决了对比文件中加固组件中的若干刺入针在放入大坝缝隙的过程中刺入针发生掉落或者错位现象,刺入大坝缝隙中的刺入针数量变少,进而使加固组件与大坝的缝隙接触面减小的问题,提高了组件限制大坝裂缝扩大的能力,也提高了加固组件的实用性和稳定性。

2、本申请公布了一种水利水电工程中大坝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s1、通过探测装置找到大坝裂缝处,并利用清洁装置将裂缝处的灰尘清理干净,接着通过钻机在坝体钻孔穿过缝隙,并将置入装置放入钻孔中;

4、s2、向扎入到缝隙中的置入装置和钻孔中浇筑混凝土,在浇筑混凝土的同时不停的振捣,使缝隙中的混凝土能够均匀分布;

5、s3、待裂缝中混凝土浇筑填实后,通过夯实装置对混凝土进行压实工作;

6、s4、在缝隙周围摆上警戒护栏,以确保混凝土完全凝固时不会受到破坏。

7、所述置入装置包括固定管、位移孔、凸针、限位块;

8、所述固定管整体形状为圆柱体形,固定管内开设圆柱体形的凹槽;

9、所述固定管外周等距贯穿开设若干列位移孔,每列位移孔有四个,每列中相邻的位移孔之间夹角为90度;

10、每个所述位移孔中均滑动连接一个圆柱体形的凸针;

11、每个所述凸针位于固定管凹槽内的一端固定连接圆柱体形的限位块。

12、进一步的,所述内推装置包括插入管、螺纹部、转动板、顶头;

13、所述插入管为圆柱体形,插入管与固定管开设的凹槽活动连接;

14、所述插入管接近固定管的一端固定连接圆台状的顶头;

15、所述插入管外周远离顶头的部分固定连接有螺纹部;

16、所述插入管远离顶头的一端固定连接圆柱体形的转动板。

17、进一步的,所述插入管的外径小于固定管的内径。

18、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管内壁开设螺纹,固定管与螺纹部螺纹配合,从而使插入管和固定管固定在一起。

19、进一步的,所述置入装置还包括第二锁定环;

20、所述固定管开设凹槽的一侧外壁连接有环形的第二锁定环,第二锁定环通过螺钉固定在固定管外周。

21、进一步的,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大坝,还包括保护装置;

22、所述保护装置包括保护管、第一锁定环;

23、所述保护管整体结构为圆柱体形,保护管一端向内同轴开设圆柱体形的空腔;

24、所述保护管向内开设空腔的一侧外周固定连接环形的第一锁定环。

2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锁定环和第二锁定环利用螺钉固定,从而使固定管和保护管固定在一起。

26、进一步的,每个所述限位块形状为弧形;

27、每列位移孔中的四个限位块在相互接近时会形成一个环形的结构,且磁铁制成限位块在相互接近时会因为磁性相互吸合,从而实现限位块在位移孔中限位的作用;

28、所述固定管的外径大于相对的两个凸针的长度总和。

29、进一步的,所述置入装置还包括润滑气囊;

30、每个所述限位块远离凸针的弧形面均固定连接有润滑气囊;

31、每个所述润滑气囊内均填充有润滑液。

32、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33、其一,通过在凸针位于固定管中的一端固定连接圆柱体形的限位块,可以避免固定管在插入大坝缝隙的过程中,若干限位孔中的凸针发生脱落的情况发生,保证了固定管和缝隙内壁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整体装置对大坝的修补能力。

34、其二,通过将限位块的形状设置成弧形,同时限位块均由磁铁制成,在初始状态下同一垂直平面上的若干限位块在磁力的作用下相互接近并形成一个环形结构,当操作者将插入管放入到固定管中时,插入管前端的顶头会顺畅的通过若干限位块构成的环形空腔,不仅提高了插入管运行的顺畅度,同时弧形的限位块也增加了凸针与插入管侧壁的接触面积,避免限位块和插入管因接触面积较小导致凸针局部受力发生弯折的情况的发生,从而使插入管可以更精准的将若干凸针推入到缝隙的侧壁中,进一步提高了整体装置的运行的流畅度,也提高了整体装置的使用稳定性。

35、其三,当插入管进入到固定管中并与若干限位块接触时,润滑气囊可以起到缓冲作用,进而减少插入管和限位块直接撞击产生的应力和振动,避免维修组件损伤,当插入管插入的速度和力量过大时,若干润滑气囊会吸收限位块和插入管的冲击力发生破裂,润滑气囊中的润滑液会流出,从而使插入管和限位块摩擦力降低,进一步提高了装置运行的流畅度和整体装置的结构稳定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利水电工程中大坝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水电工程中大坝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置入装置(100)包括固定管(110)、位移孔(120)、凸针(130)、限位块(14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利水电工程中大坝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限位块(140)形状为弧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利水电工程中大坝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置入装置(100)还包括润滑气囊(160);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利水电工程中大坝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推装置包括螺纹部(220)、转动板(230)、顶头(240);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水利水电工程中大坝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管(210)的外径小于固定管(110)的内径。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利水电工程中大坝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管(110)内壁开设螺纹,固定管(110)与螺纹部(220)螺纹配合,从而使插入管(210)和固定管(110)固定在一起。>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利水电工程中大坝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置入装置(100)还包括第二锁定环(150);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水电工程中大坝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大坝,还包括保护装置(300);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水利水电工程中大坝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定环(320)和第二锁定环(150)利用螺钉固定,从而使固定管(110)和保护管(310)固定在一起。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水电工程中大坝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水电工程中大坝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置入装置(100)包括固定管(110)、位移孔(120)、凸针(130)、限位块(14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利水电工程中大坝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限位块(140)形状为弧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利水电工程中大坝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置入装置(100)还包括润滑气囊(160);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利水电工程中大坝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推装置包括螺纹部(220)、转动板(230)、顶头(240);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水利水电工程中大坝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磊张雷李丹丽康永峰苏亮申震刘晓龙周浩杨延召索桥桥娄杭雨王静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山水水利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