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的离体心脏灌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61429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19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简易的离体心脏灌注装置,属于离体心脏灌注技术领域,包括底板、伸缩杆、夹持模块、灌注筒、盛液筒、两根连接管、连接座、蠕动泵、支撑模块、加热器、灌注针和恒温模块,连接座与底板固定连接,蠕动泵与连接座固定连接,加热器设置于支撑模块上,灌注针与加热器连接,灌注筒和盛液筒均设置于底板的上方,恒温模块设置于盛液筒内,盛液筒和蠕动泵之间设置于连接管,蠕动泵与加热器之间设置连接管,伸缩杆设置于底板的上方,夹持模块与伸缩杆连接,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解决了现有的灌注装置器件较多,占据空间较大,灌注装置组装省时省力,操作简便,节省缓冲液,降低心脏灌注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离体心脏灌注,提供一种简易的离体心脏灌注装置


技术介绍

1、目前,成年小鼠心肌细胞提取及培养实验中,由于成年小鼠心肌细胞比较脆弱,使用传统的消化方法很难得到形态功能良好的杆状心肌细胞,但通过灌注技术可以得到形态功能良好的杆状心肌细胞,传统的离体心脏灌注装置进行离体心脏灌注分离心肌细胞时,先进行离体心脏主动脉插管,然后逆行灌注灌流液、消化液等缓冲液,逆行灌注的压力将主动脉瓣关闭,使得灌注液只能通过主动脉根部的冠状动脉开口分布于整个心脏,从而实现对整个心脏的均匀消化,最终得到形态功能良好的杆状心肌细胞。

2、现有灌注装置组件包括离体心脏灌注腔体、汽水阀、灌注液瓶、氧合器、缓冲瓶、气体分流控制阀、水浴锅等。

3、但是上述灌注装置器件较多,占据空间较大,组装起来费时费力,不易操作,由于整套装置体量较大,整个循环管道内容量大,所需缓冲液体积也较多,需配置大量缓冲液,单个心脏灌注启动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易的离体心脏灌注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灌注装置器件较多,占据空间较大,组装起来费时费力,不易操作,由于整套装置体量较大,整个循环管道内容量大,所需缓冲液体积也较多,需配置大量缓冲液,单个心脏灌注启动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3、本技术提供一种简易的离体心脏灌注装置,包括底板、伸缩杆、夹持模块、灌注筒、盛液筒、两根连接管、连接座、蠕动泵、支撑模块、加热器、灌注针和恒温模块,所述连接座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底板的上方,所述蠕动泵与所述连接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模块设置于所述底板的上方,所述加热器设置于所述支撑模块上,所述灌注针与所述加热器连接,并位于所述加热器的下方,所述灌注筒和所述盛液筒均设置于所述底板的上方,且所述灌注筒与所述盛液筒连通,所述恒温模块设置于所述盛液筒内,所述盛液筒和所述蠕动泵之间设置于所述连接管,所述蠕动泵与所述加热器之间设置所述连接管,所述伸缩杆设置于所述底板的上方,所述夹持模块与所述伸缩杆连接,并与所述连接管相适配。

4、进一步,所述恒温模块包括加热管、温度传感器和液位传感器,所述加热管与所述盛液筒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盛液筒的内壁,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液位传感器分别设置于所述盛液筒内。

5、进一步,所述支撑模块包括支撑柱、移动圈、定位圈、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所述支撑柱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底板的上方,所述移动圈与所述支撑柱活动连接,并套设于所述支撑柱的外壁,所述第二螺栓与所述移动圈螺纹连接,且所述第二螺栓贯穿所述移动圈的表面与所述支撑柱接触,所述定位圈与所述移动圈固定连接,并套设于所述加热器的外部,所述定位圈与所述第一螺栓螺纹连接,且所述第一螺栓贯穿所述定位圈的表面与所述加热器接触。

6、进一步,所述夹持模块包括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所述第一夹具与所述伸缩杆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夹具与所述第一夹具活动连接。

7、进一步,所述第一夹具与所述第二夹具之间通过扭簧转动连接。

8、本技术的一种简易的离体心脏灌注装置,使用时,首先配置缓冲液,使溶液的成分与ph值满足条件,通过在所述盛液筒内注入缓冲液,所述恒温模块会使所述盛液筒的缓冲液保持恒温,通过将所述伸缩杆上的所述夹持模块将所述连接管在所述盛液筒上固定,打开所述加热器,把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从所述加热器内穿过,并与所述灌注针对接,然后关闭所述加热器,所述灌注针用于心脏插管,并将心脏位于所述灌注筒内,通过所述支撑模块调节所述加热器的高度,再启动所述蠕动泵,所述蠕动泵将所述盛液筒内的缓冲液输送至所述加热器内,所述蠕动泵可控制缓冲液的流速来调节压力,压力通过所述蠕动泵来使缓冲液保持稳定的压力,在所述加热器的作用下,将缓冲液的温度进行加热,使缓冲液保持一个合适的温度,因为缓冲液中含有胶原酶,胶原酶在合适的温度下酶活性较高,消化效果较好,消化效果越好能够使机械分离效果越好,最后杆状心肌细胞获得率越高,通过所述灌注针向所述灌注筒内的心脏进行灌注,废液通过所述灌注筒上的排液管排出,所述灌注筒与所述盛液筒之间设置有管道和阀门,管道呈倾斜设置,液体中的胶原酶会流入所述盛液筒内形成液循环,使胶原酶循环使用,减少了成本,解决了现有的灌注装置器件较多,占据空间较大,灌注装置组装省时省力,操作简便,节省缓冲液,降低心脏灌注成本。

9、本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技术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简易的离体心脏灌注装置,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的离体心脏灌注装置,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简易的离体心脏灌注装置,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简易的离体心脏灌注装置,其特征在于,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简易的离体心脏灌注装置,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简易的离体心脏灌注装置,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的离体心脏灌注装置,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简易的离体心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师雷易蔚孙阳张冰谭延振刘英英张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