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施工用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60139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18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施工用支撑装置,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而本技术包括底板,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设有支撑壳,支撑壳的内表面与外侧表面连接有升降组件,升降组件上连接有放置板,放置板的下表面固定设有固定壳,第二电机设置在固定壳的内部,放置板内连接有调节组件,本技术可根据需要支撑的板件对辅助杆进行调节,可通过开启第二电机使其带动输出端的第二连接杆发生转动,从而使套设在其外侧表面的齿轮带动与其啮合得齿板向侧面移动,通过矩形连接板配合穿槽可使辅助杆从第二方形槽内脱离出来一部分向两侧延伸,进而可根据板件的长度进行调节,提升支撑时的稳定性,操作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具体为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施工用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1、钢筋桁架楼承板是属于无支撑压型组合楼承板的一种,它先是通过在后台加工场将上、下层纵向钢筋(即上、下弦杆)与弯折成形的小直径钢筋(即腹筋)焊接定型,组成具有一定刚度且能够承受荷载的小桁架;然后在施工现场将桁架使用连接件固定在底模上;再将小桁架放置在钢梁上并焊接;验收后通过现浇混凝土而制成。

2、现有支撑装置的支撑面积不能够根据板件的尺度进行调节,操作较为繁琐不够灵活,并且支撑装置在支撑时,由于不能够方便的调节高度,从而使得装置的使用灵活度较低,不便用户使用,针对上述问题,专利技术人提出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施工用支撑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支撑装置的支撑面积不能够根据板件的尺度进行调节,操作较为繁琐不够灵活,并且支撑装置在支撑时,由于不能够方便的调节高度,从而使得装置的使用灵活度较低,不便用户使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施工用支撑装置。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施工用支撑装置,包括底板,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设有支撑壳,支撑壳的内表面与外侧表面连接有升降组件,升降组件上连接有放置板,放置板的下表面固定设有固定壳,第二电机设置在固定壳的内部,放置板内连接有调节组件,底板的下表面转动设有万向轮,万向轮设有四个;

3、调节组件包括通槽,放置板的侧面开设有通槽,通槽的内表面开设有滑槽,滑槽开设有两个,且滑槽对称设置在通槽的内表面,滑槽内滑动设有滑块,滑块的上表面固定设有齿板,放置板的下表面固定设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设有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贯穿通槽,第二连接杆的上端与通槽的内表面转动连接,第二连接杆的外侧表面套设有齿轮,齿轮与齿板相啮合,放置板的侧面开设有第二方形槽,第二方形槽开设有两个,且第二方形槽对称设置在放置板的侧面,第二方形槽与通槽之间开设有穿槽,齿板的上表面固定设有矩形连接板,矩形连接板贯穿穿槽,矩形连接板的上表面固定设有辅助杆,辅助杆的截面形状为“l”形,辅助杆与第二方形槽的内表面滑动贴合。

4、优选地,升降组件包括第一方形槽,第一方形槽开设在支撑壳的内表面,第一方形槽的内表面转动设有螺杆,螺杆的外侧表面螺纹套设有方形套板,方形套板与第一方形槽的内表面滑动贴合,方形套板之间固定设有升降板,升降板与支撑壳的内表面滑动贴合,升降板的上表面固定设有支撑柱,支撑柱的上端与放置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支撑壳的内部开设有固定槽,螺杆的下端固定设有连接块,连接块贯穿固定槽,连接块的下端固定设有第一锥齿轮,支撑壳的外侧表面固定设有第一电机,支撑壳的外侧表面固定设有壳体,第一电机设置在壳体的内表面,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设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贯穿支撑壳,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与另一固定槽的内表面转动贴合,第一连接杆的外侧表面套设有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相啮合。

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6、1、本技术可根据需要支撑的板件对辅助杆进行调节,可通过开启第二电机使其带动输出端的第二连接杆发生转动,从而使套设在其外侧表面的齿轮带动与其啮合得齿板向侧面移动,通过矩形连接板配合穿槽可使辅助杆从第二方形槽内脱离出来一部分向两侧延伸,进而可根据板件的长度进行调节,提升支撑时的稳定性,操作方便;

7、2、本技术可通过开启第一电机使其带动输出端的第一连接杆转动,从而可使第二锥齿轮转动,通过第二锥齿轮可使第一锥齿轮转动,通过连接块可使螺杆转动,从而可使套设在其外侧表面的方形套板向上移动,通过方形套板配合升降板与支撑柱可使放置板向上移动,从而可调节放置板的高度,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提升装置的实用性方便用户使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施工用支撑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设有支撑壳(2),所述支撑壳(2)的内表面与外侧表面连接有升降组件(3),所述升降组件(3)上连接有放置板(4),所述放置板(4)内连接有调节组件(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施工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3)包括第一方形槽(31),所述第一方形槽(31)开设在支撑壳(2)的内表面,所述第一方形槽(31)的内表面转动设有螺杆(32),所述螺杆(32)的外侧表面螺纹套设有方形套板(37),所述方形套板(37)与第一方形槽(31)的内表面滑动贴合,所述方形套板(37)之间固定设有升降板(38),所述升降板(38)与支撑壳(2)的内表面滑动贴合,所述升降板(38)的上表面固定设有支撑柱(39),所述支撑柱(39)的上端与放置板(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壳(2)的内部开设有固定槽(33),所述螺杆(32)的下端固定设有连接块(321),所述连接块(321)贯穿固定槽(33),所述连接块(321)的下端固定设有第一锥齿轮(322),所述支撑壳(2)的外侧表面固定设有第一电机(34),所述第一电机(34)的输出端设有第一连接杆(35),所述第一连接杆(35)贯穿支撑壳(2),所述第一连接杆(35)的另一端与另一固定槽(33)的内表面转动贴合,所述第一连接杆(35)的外侧表面套设有第二锥齿轮(36),所述第二锥齿轮(36)与第一锥齿轮(322)相啮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施工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板(4)的下表面固定设有固定壳(54),所述第二电机(55)设置在固定壳(54)的内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施工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下表面转动设有万向轮(11),所述万向轮(11)设有四个。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施工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方形槽(58)开设有两个,且第二方形槽(58)对称设置在放置板(4)的侧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施工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511)开设有两个,且滑槽(511)对称设置在通槽(51)的内表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施工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杆(591)的截面形状为“L”形。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施工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壳(2)的外侧表面固定设有壳体(341),所述第一电机(34)设置在壳体(341)的内表面。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施工用支撑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设有支撑壳(2),所述支撑壳(2)的内表面与外侧表面连接有升降组件(3),所述升降组件(3)上连接有放置板(4),所述放置板(4)内连接有调节组件(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施工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3)包括第一方形槽(31),所述第一方形槽(31)开设在支撑壳(2)的内表面,所述第一方形槽(31)的内表面转动设有螺杆(32),所述螺杆(32)的外侧表面螺纹套设有方形套板(37),所述方形套板(37)与第一方形槽(31)的内表面滑动贴合,所述方形套板(37)之间固定设有升降板(38),所述升降板(38)与支撑壳(2)的内表面滑动贴合,所述升降板(38)的上表面固定设有支撑柱(39),所述支撑柱(39)的上端与放置板(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壳(2)的内部开设有固定槽(33),所述螺杆(32)的下端固定设有连接块(321),所述连接块(321)贯穿固定槽(33),所述连接块(321)的下端固定设有第一锥齿轮(322),所述支撑壳(2)的外侧表面固定设有第一电机(34),所述第一电机(34)的输出端设有第一连接杆(35),所述第一连接杆(35)贯穿支撑壳(2),所述第一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强周红叶欣怡叶思琪吴玉忠吴沛梵张强白峰利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冶勘维佳钢结构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