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井下灾变风门非正常闭合的支撑系统报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58717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17
基于井下灾变风门非正常闭合的支撑系统报警装置,包括有长方体形的装置壳体,装置壳体内部设置有待触发单元,装置壳体的第一侧壁上开有若干个通孔,若干个通孔排成一列,每个通孔处设置有一个触发凸块,若干个触发凸块均与待触发单元连接;装置壳体外部设置有报警单元;待触发单元与报警单元通过导线连接。对接近巷道底板处的墙体外扩情况进行针对性的预判,减少支撑系统轴力复查次数,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矿业工程,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井下灾变风门非正常闭合的支撑系统报警装置


技术介绍

1、井下智能风门在正常使用过程中一般根据预设风路保持稳定运行状态,对于未加装伺服装置的智能风门支撑系统来说,架设时所加轴力均能满足设计和安全支护要求,但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及井下工作面采动和巷道掘进影响,通风巷道壁面发生一定形变,当巷道墙体向两侧外扩时,虽肉眼观测不到,但作为与墙面预埋钢板直接接触的支系统来讲,其所加轴力已失去支护意义;且外扩现象一般出现于巷道墙体上半部,墙体上半部外扩造成接巷道底板处地墙基面压力增大,尤其对巷道墙体预埋钢筋网片或接缝型钢处压力急剧增加。这使得处于通风网络复杂的井下巷道的智能风门故障发生风险骤增。

2、井下智能风门支撑系统每次轴力进行复查需人工进行,劳动效率低,工作强度大,安全风险高;且临近巷道底板处墙体外扩难以预判,隐患事前判断难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井下灾变风门非正常闭合的支撑系统报警装置,对接近巷道底板处的墙体外扩情况进行针对性的预判,减少支撑系统轴力复查次数,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2、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基于井下灾变风门非正常闭合的支撑系统报警装置,包括有长方体形的装置壳体,装置壳体内部设置有待触发单元,装置壳体的第一侧壁上开有若干个通孔,若干个通孔排成一列,每个通孔处设置有一个触发凸块,若干个触发凸块均与待触发单元连接;装置壳体外部设置有报警单元;待触发单元与报警单元通过导线连接。</p>

3、本技术的特征还在于,

4、待触发单元包括有第一弹性接触片、第二弹性接触片,第一弹性接触片与第二弹性接触片由上至下竖直排列在设置在装置壳体的第一侧壁内侧;还包括有l形的第一连接杆、l形的第二连接杆、电阻器及套管,第一连接杆及第二连接杆将电阻器固定在两者之间,第一连接杆的一端用于固定电阻器,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部与第一弹性接触片的一端连接,第一弹性接触片的另一端与装置壳体的顶壁固接;第二连接杆的一端用于固定电阻器,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第二弹性接触片的一端连接,第二弹性接触片的另一端与装置壳体的底板连接;若干个触发凸块中一部分触发凸块的一端均穿过对应的通孔与第一弹性接触片固接,这一部分触发凸块的另一端穿过对应的通孔位于装置壳体外部;若干个触发凸块中剩下的另一部分触发凸块的一端均穿过对应的通孔与第二弹性接触片固接,这一部分触发凸块的另一端穿过对应的通孔位于装置壳体外部;电阻器的一端通过导线与报警单元连接,电阻器的另一端连接有电阻探针,电阻探针与套管的一端的管口相对,套管的另一端与第一侧壁内表面固接;套管内部设置有铜片,铜片通过导线穿过套管侧壁与电源连接,电源还通过导线与报警单元连接;铜片、电源、报警单元及电阻器通过导线依次连接;铜片上开有的通孔,铜片上开有通孔与电阻探针配合使用。

5、报警单元包括有通过导线连接的蜂鸣报警器与电流表,铜片、电源、蜂鸣报警器、电流表及电阻器通过导线依次连接。

6、触发凸块为半球形凸块,触发凸块的弧面朝向装置壳体外。

7、电源为锂电池。

8、电流表为矿用本安型电流表(ma)。

9、第一弹性接触片与第二弹性接触片均为条形钢板。

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1、本技术装置通过控制若干触发凸块的回缩与伸出,带动第一弹性接触片、第二弹性接触片、第一连接杆及第二连接杆的回缩与伸出,从而使得电阻器与钢套管发生不同行程的接触,从而改变整个闭合电路的电阻大小,使得电路的电流大小发生改变。通过电流大小控制蜂鸣报警器的声响大小,并观察改装电流表的指数区间大小,对接近巷道底板处的墙体外扩情况进行针对性的预判。减少支撑系统轴力复查次数,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井下灾变风门非正常闭合的支撑系统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长方体形的装置壳体(1),装置壳体(1)内部设置有待触发单元,装置壳体(1)的第一侧壁(1-1)上开有若干个通孔,若干个通孔排成一列,每个通孔处设置有一个触发凸块(4),若干个触发凸块(4)均与待触发单元连接;装置壳体(1)外部设置有报警单元;待触发单元与报警单元通过导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井下灾变风门非正常闭合的支撑系统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待触发单元包括有第一弹性接触片(10)、第二弹性接触片(3),第一弹性接触片(10)与第二弹性接触片(3)由上至下竖直排列在设置在装置壳体(1)的第一侧壁(1-1)内侧;还包括有L形的第一连接杆(9)、L形的第二连接杆(13)、电阻器(7)及套管(8),第一连接杆(9)及第二连接杆(13)将电阻器(7)固定在两者之间,第一连接杆(9)的一端用于固定电阻器(7),第一连接杆(9)的另一端部与第一弹性接触片(10)的一端连接,第一弹性接触片(10)的另一端与装置壳体(1)的顶壁(1-2)固接;第二连接杆(13)的一端用于固定电阻器(7),第二连接杆(13)的另一端与第二弹性接触片(3)的一端连接,第二弹性接触片(3)的另一端与装置壳体(1)的底板(1-3)连接;若干个触发凸块(4)中一部分触发凸块的一端均穿过对应的通孔与第一弹性接触片(10)固接,这一部分触发凸块的另一端穿过对应的通孔位于装置壳体(1)外部;若干个触发凸块(4)中剩下的另一部分触发凸块的一端均穿过对应的通孔与第二弹性接触片(3)固接,这一部分触发凸块的另一端穿过对应的通孔位于装置壳体(1)外部;电阻器(7)的一端通过导线与报警单元连接,电阻器(7)的另一端连接有电阻探针(11),电阻探针(11)与套管(8)的一端的管口相对,套管(8)的另一端与第一侧壁(1-1)内表面固接;套管(8)内部设置有铜片(12),铜片(12)通过导线穿过套管(8)侧壁与电源(2)连接,电源(2)还通过导线与报警单元连接;铜片(12)、电源(2)、报警单元及电阻器(7)通过导线依次连接;铜片(12)上开有通孔,铜片(12)上开有的通孔与电阻探针(11)配合使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井下灾变风门非正常闭合的支撑系统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报警单元包括有通过导线连接的蜂鸣报警器(5)与电流表(6),铜片(12)、电源(2)、蜂鸣报警器(5)、电流表(6)及电阻器(7)通过导线依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井下灾变风门非正常闭合的支撑系统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凸块(4)为半球形凸块,触发凸块(4)的弧面朝向装置壳体(1)外。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井下灾变风门非正常闭合的支撑系统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2)为锂电池。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井下灾变风门非正常闭合的支撑系统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表(6)为矿用本安型电流表。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井下灾变风门非正常闭合的支撑系统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接触片(10)与第二弹性接触片(3)均为条形钢板。

...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井下灾变风门非正常闭合的支撑系统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长方体形的装置壳体(1),装置壳体(1)内部设置有待触发单元,装置壳体(1)的第一侧壁(1-1)上开有若干个通孔,若干个通孔排成一列,每个通孔处设置有一个触发凸块(4),若干个触发凸块(4)均与待触发单元连接;装置壳体(1)外部设置有报警单元;待触发单元与报警单元通过导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井下灾变风门非正常闭合的支撑系统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待触发单元包括有第一弹性接触片(10)、第二弹性接触片(3),第一弹性接触片(10)与第二弹性接触片(3)由上至下竖直排列在设置在装置壳体(1)的第一侧壁(1-1)内侧;还包括有l形的第一连接杆(9)、l形的第二连接杆(13)、电阻器(7)及套管(8),第一连接杆(9)及第二连接杆(13)将电阻器(7)固定在两者之间,第一连接杆(9)的一端用于固定电阻器(7),第一连接杆(9)的另一端部与第一弹性接触片(10)的一端连接,第一弹性接触片(10)的另一端与装置壳体(1)的顶壁(1-2)固接;第二连接杆(13)的一端用于固定电阻器(7),第二连接杆(13)的另一端与第二弹性接触片(3)的一端连接,第二弹性接触片(3)的另一端与装置壳体(1)的底板(1-3)连接;若干个触发凸块(4)中一部分触发凸块的一端均穿过对应的通孔与第一弹性接触片(10)固接,这一部分触发凸块的另一端穿过对应的通孔位于装置壳体(1)外部;若干个触发凸块(4)中剩下的另一部分触发凸块的一端均穿过对应的通孔与第二弹性接触片(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华韩猛何全任利斌宋磊张晓昊毕俊平李鑫兰锦江高全武蒋明巍王飞
申请(专利权)人:乌审旗蒙大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