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亲水改性热塑性聚乙烯醇接枝共聚物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_技高网

一种亲水改性热塑性聚乙烯醇接枝共聚物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1258378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亲水改性热塑性聚乙烯醇接枝共聚物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亲水改性热塑性聚乙烯醇接枝共聚物树脂包含有聚乙烯醇接枝共聚物和热塑剂的组合物;所述聚乙烯醇接枝共聚物的主链为聚乙烯醇,侧链为接枝反应生成的具有至少一个高极性不饱和单体的衍生物、齐聚物或聚合物;所述热塑剂选自多元醇及其衍生物。将包括所述聚乙烯醇、多元醇及其衍生物、高极性不饱和单体及引发剂在内的组分混合、熔融、接枝反应、挤出制得亲水改性热塑性聚乙烯醇接枝共聚物树脂。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双螺杆反应挤出的方式将亲水基团接枝到聚乙烯醇主链上,得到的共聚物树脂具有亲水性增加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分子材料,更进一步说,涉及一种亲水改性热塑性聚乙烯醇接枝共聚物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常规聚乙烯醇是醋酸乙烯酯共聚再醇解得到,具有优异的性能,是环境友好型高分子材料,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未来对多功能性聚乙烯醇的需求将进一步扩大。引入功能基团对聚乙烯醇进行改性,可提升其产品的性能和附加值,拓宽应用领域。

2、将羧酸基或羧酸盐引入聚乙烯醇分子链中,可以增加聚乙烯醇的亲水性。目前常用的制备方法有两种,一是用含羧酸基或羧酸盐的第二单体与醋酸乙烯酯共聚,经醇解后得到;二是将常规聚乙烯醇溶于溶剂中,再加入羧酸基或羧酸盐的不饱和单体及引发剂,在溶液中对聚乙烯醇进行改性。中国专利申请cn113480684a公开了一种羧基改性聚乙烯醇产品,利用醋酸乙烯和衣康酸单体作为共聚原料,甲醇作为聚合溶剂,制备羧基改性聚乙烯醇产品,此方法缺点是聚合过程复杂,并且回收甲醇溶剂增加生产成本。中国专利申请cn104530320a公开了一种丙烯酸改性聚乙烯醇的制备方法,先将聚乙烯醇溶于水,再利用碱调节ph值后,加入引发剂和丙烯酸单体进行反应改性。这两种方法都存在溶剂回收后处理问题,并且制备出的改性聚乙烯醇仍不能热塑加工,只能使用成本高的溶液加工成型方法,不利于工业化放大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亲水改性热塑性聚乙烯醇接枝共聚物树脂。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亲水改性热塑性聚乙烯醇接枝共聚物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2、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亲水改性热塑性聚乙烯醇接枝共聚物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制备方法简便,可使用低成本的热塑加工成型工艺进行后续成型,容易规模化放大生产,薄膜的亲水性增加,水接触角降低,取得了良好的技术效果。

3、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出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亲水改性热塑性聚乙烯醇接枝共聚物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专利技术通过反应挤出将亲水性基团接枝到热塑性聚乙烯醇的主链上,增加聚乙烯醇的亲水性,制备方法简便,可使用热塑加工成型工艺进行后续成型,容易规模化放大生产。

4、本专利技术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亲水改性热塑性聚乙烯醇接枝共聚物树脂,包含有聚乙烯醇接枝共聚物和热塑剂的组合物;

5、所述聚乙烯醇接枝共聚物是主链为聚乙烯醇,侧链为接枝聚合生成的具有至少一个高极性不饱和单体的衍生物、齐聚物、聚合物的接枝共聚物;和/或,

6、所述热塑剂选自多元醇及其衍生物中的至少一种。

7、其中,

8、所述的亲水改性热塑性聚乙烯醇接枝共聚物树脂中,所述聚乙烯醇接枝共聚物的侧链为以高极性不饱和单体接枝反应生成的具有至少一个高极性不饱和单体衍生物、齐聚物或聚合物。

9、所述高极性不饱和单体可为含有不饱和双键和羧酸基或羧酸盐基团的化合物,优选选自羧酸基或羧酸盐类不饱和单体中的至少一种,优选选自丙烯酸类或其盐类、甲基丙烯酸类或其盐类、丁烯酸类或其盐类、亚甲基丁二酸类或其盐类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10、所述多元醇及其衍生物指包括多元醇、多元醇衍生物中的至少一种。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多元醇及其衍生物中,优选地,

11、所述多元醇可选自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季戊四醇、山梨糖醇、甘露糖醇、木糖醇、二甘醇、三甘醇、四甘醇、一缩二丙二醇、二缩三丙二醇或三缩四丙二醇中的至少一种;和/或,

12、多元醇的衍生物可选自聚醚多元醇或多元醇酯化物中的至少一种;

13、优选地,

14、所述聚醚多元醇可选自聚乙二醇、聚丙二醇、聚丙三醇、乙二醇-丙二醇共聚物、聚环氧丙烷或聚四氢呋喃中的至少一种;和/或,

15、所述多元醇酯化物可选自乙二醇酯和甘油酯类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16、更优选地,

17、所述甘油酯类化合物可选自单甘油脂肪酸酯、双甘油脂肪酸酯、三甘油脂肪酸酯中的至少一种;和/或,

18、所述乙二醇酯可选自硬脂酸乙二醇酯、水杨酸乙二醇酯中的至少一种。

19、本专利技术目的之二是提供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所述的亲水改性热塑性聚乙烯醇接枝共聚物树脂的制备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骤:

20、将包含聚乙烯醇、热塑剂、高极性不饱和单体、引发剂在内的组分经混合、熔融、接枝反应、挤出,得到所述亲水改性热塑性聚乙烯醇接枝共聚物树脂。

21、其中,

22、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制备方法中,优选地,

23、所述聚乙烯醇的聚合度可为500~3000(例如可为1000~2500等)、醇解度可为80~99mol%;进一步优选醇解度为82~95mol%,更有选醇解度为85~92mol%。

24、所述高极性不饱和单体可为含有不饱和双键和羧酸基或羧酸盐基团的化合物,优选选自丙烯酸类或其盐类、甲基丙烯酸类或其盐类、丁烯酸类或其盐类、亚甲基丁二酸类或其盐类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25、以所述聚乙烯醇为100质量份计,所述高极性不饱和单体的加入量可为1~40质量份,例如可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5、30、35、40质量份或上述数值之间的任意值或上述任何两个数值之间的数值范围,例如具体可为1~30质量份,可为2~20质量份;优选为2~20质量份。和/或,

26、以所述聚乙烯醇为100质量份计,所述热塑剂的加入量可为5~67质量份,例如可为5、10、11、15、20、30、40、45、50、55、60、65、67质量份或上述数值之间的任意值或上述任何两个数值之间的数值范围,例如具体可为10~55质量份,可为20~55质量份;优选为10~55质量份。

27、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制备方法中,优选地,

28、所述引发剂为自由基引发剂,其在一定条件下可分解产生自由基的有机化合物,包括但不局限于:烷基过氧化物、酰基过氧化物、过酸酯、烷基过氧化氢、过氧化酮或偶氮类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优选为双叔丁基过氧化物、双异丙苯基过氧化物、异丙苯基过氧化丁基、3,3,5-三甲基环己烷、1,1-二叔丁基过氧化己烷、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化己烷、过氧化苯甲酰、三甲基乙酸叔丁酯、过-2-乙基己酸叔丁酯、过苯甲酸叔丁酯、过氧化十二碳酸、过氧化二异丙苯、过氧化二叔丁基氢、叔丁基过氧化氢、异丙苯过氧化氢、过氧化苯甲酸、过氧化甲乙酮、偶氮二异丁氰、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化己烷中的至少一种;更进一步优选为过氧化苯甲酰、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化己烷中的至少一种。

29、优选地,

30、所述引发剂用量可为所述高极性不饱和单体质量的1~30质量%;优选为3~15质量%。

31、具体地,

32、所述的亲水改性热塑性聚乙烯醇接枝共聚物树脂的制备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骤:

33、1)将包括所述聚乙烯醇、热塑剂在内的组分经过熔融共混之后得到改性聚乙烯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亲水改性热塑性聚乙烯醇接枝共聚物树脂,包含有聚乙烯醇接枝共聚物和热塑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亲水改性热塑性聚乙烯醇接枝共聚物树脂,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亲水改性热塑性聚乙烯醇接枝共聚物树脂,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亲水改性热塑性聚乙烯醇接枝共聚物树脂,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4之任一项所述的亲水改性热塑性聚乙烯醇接枝共聚物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亲水改性热塑性聚乙烯醇接枝共聚物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亲水改性热塑性聚乙烯醇接枝共聚物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亲水改性热塑性聚乙烯醇接枝共聚物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亲水改性热塑性聚乙烯醇接枝共聚物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亲水改性热塑性聚乙烯醇接枝共聚物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亲水改性热塑性聚乙烯醇接枝共聚物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亲水改性热塑性聚乙烯醇接枝共聚物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13.根据权利要求1~4之任一项所述的亲水改性热塑性聚乙烯醇接枝共聚物树脂或根据权利要求5~12之任一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的亲水改性热塑性聚乙烯醇接枝共聚物树脂的应用,优选在热塑加工领域中的应用,更优选在挤出、共挤出、注塑加工领域中的应用。

14.一种亲水改性聚乙烯醇接枝共聚物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4之任一项所述的亲水改性热塑性聚乙烯醇接枝共聚物树脂或根据权利要求5~12之任一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的亲水改性热塑性聚乙烯醇接枝共聚物树脂;优选地,所述亲水改性聚乙烯醇接枝共聚物薄膜的接触角≤62°。

15.一种权利要求14所述的亲水改性聚乙烯醇接枝共聚物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亲水改性热塑性聚乙烯醇接枝共聚物树脂经过塑化、挤出、冷却、定型得到所述亲水改性聚乙烯醇接枝共聚物薄膜;所述制备方法优选采用单螺杆挤出机进行制备。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亲水改性聚乙烯醇接枝共聚物薄膜或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制备方法得到的亲水改性聚乙烯醇接枝共聚物薄膜的应用,优选在包装领域中的应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亲水改性热塑性聚乙烯醇接枝共聚物树脂,包含有聚乙烯醇接枝共聚物和热塑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亲水改性热塑性聚乙烯醇接枝共聚物树脂,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亲水改性热塑性聚乙烯醇接枝共聚物树脂,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亲水改性热塑性聚乙烯醇接枝共聚物树脂,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4之任一项所述的亲水改性热塑性聚乙烯醇接枝共聚物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亲水改性热塑性聚乙烯醇接枝共聚物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亲水改性热塑性聚乙烯醇接枝共聚物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亲水改性热塑性聚乙烯醇接枝共聚物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亲水改性热塑性聚乙烯醇接枝共聚物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亲水改性热塑性聚乙烯醇接枝共聚物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亲水改性热塑性聚乙烯醇接枝共聚物树脂的制备方法,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洪学王宇遥胡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