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细管下料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58347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17
本技术提供一种毛细管下料机,包括上料机构、牵引送料机构、校直机构、环切机构、折弯机构、下料机构和下料机械手机构,牵引送料机构能提供毛细管向后移动的牵引力;环切机构包括刀头组件、环切旋转驱动装置和进刀驱动组件,刀头组件设有第一穿孔和切刀,切刀设置在第一穿孔一侧,环切旋转驱动装置能驱动刀头组件及其上的切刀绕第一穿孔的轴线旋转,进刀驱动组件能驱动切刀向第一穿孔的中心靠近或远离移动;折弯机构包括拉断模和折弯模,拉断模固定设置,折弯模设置在拉断模的后侧,折弯模能向拉断模靠近或远离移动;下料机构设置在折弯机构的后侧;下料机械手机构能在折弯机构和下料机构之间来回移动;本技术切割质量好、工作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毛细管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毛细管下料机


技术介绍

1、空调和冰箱的制冷系统主要由制冷剂、压缩机、冷凝器、节流元件和蒸发器组成,压缩机是制冷循环的动力,冷凝器和蒸发器都是热交换设备,节流元件一般为毛细管,其作用是对高压常温的制冷剂液体通过节流元件实现节流降压,从而得到低温低压制冷剂,再送入蒸发器内吸热蒸发。毛细管一般由紫铜管制成,其长度长,体积小。

2、传统的毛细管一般以卷料方式存放,需要时根据预设长度进行定长切割下料。在切割时,通常将毛细管固定在夹具上,然后利用手持式切割工具将毛细管直接切断。由于毛细管质地柔软,切割部位容易随着切割工具的压力而产生变形,导致毛细管内径堵塞,切割完成后需进行返工扩孔,工序繁杂。而且,采用手工切断毛细管,其工作效率低下。

3、一般地,毛细管在切割后还需要进行冲压,使其上形成有凹凸折弯部,现有的切割和冲压工序分别在两台不同的设备上进行,前一工序完成后需需要下料、移料,然后在另一设备上上料,期间需耗费较多时间,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切割质量好、工作效率高的毛细管下料机。

2、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毛细管下料机,包括上料机构、牵引送料机构、校直机构、环切机构、折弯机构、下料机构和下料机械手机构,牵引送料机构设置在上料机构的一侧,牵引送料机构用于提供毛细管向后移动的牵引力;校直机构设置在上料机构和牵引送料机构之间;环切机构设置在牵引送料机构的后侧,环切机构包括刀头组件、环切旋转驱动装置和进刀驱动组件,刀头组件上设置有第一穿孔和切刀,切刀设置在第一穿孔的一侧,环切旋转驱动装置能驱动刀头组件及其上的切刀绕第一穿孔的轴线旋转,进刀驱动组件能驱动切刀向第一穿孔的中心靠近或远离移动;折弯机构设置在环切机构的后侧,折弯机构包括拉断模、折弯模和模具平移驱动装置,拉断模固定设置,折弯模设置在拉断模的后侧,模具平移驱动装置能驱动折弯模向拉断模靠近或远离移动;下料机构设置在折弯机构的后侧;下料机械手机构能在折弯机构和下料机构之间来回移动。

3、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设置校直机构,用于将卷料的毛细管校直;通过设置可绕毛细管旋转的切刀,方便在毛细管的周壁上切割一道痕,后续利用折弯机构从该切割痕处拉断毛细管,有利于避免毛细管切割部位因切刀的压力而变形,避免毛细管内部堵塞,也省去后续扩孔的工序,节约生产成本;通过设置拉断模,用于夹持固定毛细管,通过设置折弯模,用于在毛细管冲压成型的凹凸折弯部,由于折弯模可移动,冲压成型后可带动毛细管远离拉断模,以拉断毛细管,实现毛细管的定长下料;本技术通过设置上料机构、牵引送料机构、校直机构、环切机构、折弯机构、下料机构和下料机械手机构,实现毛细管的自动化加工生产,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节约人工成本。

4、进一步的方案是,刀头组件包括刀头主轴、刀头轴套、同步轮座、刀头从动轮、刀头推进座、刀头滑块座、刀头座和弹性件,刀头轴套设置在刀头主轴内,刀头轴套沿其轴向开设有第一穿孔,同步轮座可转动地套设在刀头主轴上,刀头从动轮和刀头推进座均套设在同步轮座上,刀头滑块座固连在同步轮座的端部上,刀头座和弹性件沿径向排列设置在刀头滑块座上,且刀头座的一端能与刀头推进座邻接,刀头座上开设有腰圆孔,腰圆孔与第一穿孔连通,切刀设置在刀头座上并设置在腰圆孔的一侧;刀头从动轮能带动同步轮座、刀头滑块座和刀头座绕第一穿孔的轴线旋转,刀头推进座能沿同步轮座的轴向移动,进而带动刀头座及切刀向第一穿孔的中心靠近或远离移动。

5、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设置刀头从动轮,可通过皮带或链条与环切旋转驱动装置连接,实现刀头从动轮带动同步轮座及切刀旋转;通过设置刀头推进座沿轴向移动,使得刀头推进座能推动刀头座沿径向移动,使得切刀向毛细管靠近,实现一边旋转一边进刀的操作。

6、进一步的方案是,刀头滑块座的中部还设置有旋转套,且旋转套穿过腰圆孔,旋转套能跟随刀头滑块座同步旋转,旋转套的一端设置有凸出部,凸出部从旋转套端面的一侧沿其轴向凸起,凸出部与切刀对应设置,旋转套沿其自身轴向开设有第二穿孔,第二穿孔穿过凸出部,第二穿孔与第一穿孔同轴设置并连通。

7、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设置旋转套跟随切刀同步旋转,使得凸出部始终与切刀对应,在切割时,凸出部起到对毛细管的扶持作用,避免毛细管因切刀的压力而弯曲变形。

8、进一步的方案是,进刀驱动组件包括进刀驱动装置、进刀平移座和进刀拨动件,进刀拨动件设置在进刀平移座上;刀头推进座上设置有作用部,进刀拨动件与作用部连接,进刀驱动装置能驱动进刀平移座和进刀拨动件平移,进而带动刀头推进座沿第一穿孔的轴向移动。

9、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设置进刀拨动件与作用部连接,用于带动刀头推进座轴向移动,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优点。

10、进一步的方案是,上料机构包括底座、上料架和刹车组件,上料架设置在底座上,上料架的中部设置有转轴,上料架可绕转轴旋转,转轴上设置有刹车轮;刹车组件设置在上料架的下部并能控制上料架暂停旋转,刹车组件包括刹车驱动装置、固定拉板、活动拉板和刹车带,固定拉板和活动拉板分别设置在刹车轮的两侧,刹车带的两端分别与固定拉板和活动拉板连接,且刹车带的中部绕过刹车轮,刹车驱动装置能驱动活动拉板平移,进而带动刹车带与刹车轮接触。

11、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设置上料件,用于固定毛细管卷料,通过设置刹车组件,当毛细管暂停移动时,刹车组件控制上料架暂停旋转,避免毛细管因惯性而继续前移。

12、进一步的方案是,校直机构包括水平校直组件、竖直校直组件和入口导向校直组件,水平校直组件和竖直校直组件前后排列设置,入口导向校直组件设置在牵引送料机构的前侧;水平校直组件、竖直校直组件和入口导向校直组件均包含有多个第一校直轮和至少两个第二校直轮,多个第一校直轮错位设置,两个第二校直轮相对设置,第一校直轮和第二校直轮均沿各自周壁开设有轮槽,轮槽的槽宽为1.6mm至2.8mm。

13、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设置水平校直组件和竖直校直组件,用于从水平和上下两个方向分别校直毛细管,有利于提高毛细管的直线度;通过设置入口导向校直组件,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毛细管的直线度;通过轮槽的槽宽设为1.6mm至2.8mm,有利于兼容直径在1.6mm至2.8mm范围内的毛细管,具有兼容范围大的优点。

14、进一步的方案是,牵引送料机构包括旋转驱动装置、齿轮箱、主动送料轮、从动送料轮、第一送料移动驱动装置、第二送料移动驱动装置、编码器和两个编码送料轮;主动送料轮与从动送料轮相对设置,,旋转驱动装置通过齿轮箱驱动主动送料轮旋转,第一送料移动驱动装置驱动从动送料轮向主动送料轮靠近或远离移动;两个编码送料轮相对设置,第二送料移动驱动装置驱动其中一编码送料轮向另一编码送料轮靠近或远离移动,编码器与其中一编码送料轮连接。

15、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设置齿轮箱,有利于提高主动送料轮的旋转精度;通过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毛细管下料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细管下料机,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毛细管下料机,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毛细管下料机,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细管下料机,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细管下料机,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细管下料机,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细管下料机,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细管下料机,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细管下料机,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毛细管下料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细管下料机,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毛细管下料机,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毛细管下料机,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细管下料机,其特征在于: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卫彤李帅吴少威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和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