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管灌装封尾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57142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1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软管灌装封尾机,包括上料机构,包括第一支架、软管仓、连通软管仓的进料通道、设置在进料通道的放料组件、位于进料通道出料口的接料块、驱动接料块翻转的翻转组件,软管横放在进料通道,放料组件用于逐个释放进料通道上的软管,接料块用于接收释放的软管,翻转组件将接料块上的软管转移到所述管座;落料机构,包括顶料组件、第二支架、导料板和落料槽,顶料组件用于顶起管座上的软管,第二支架设置在机架,导料板设置在第二支架,导料板位于管座上方,导料板用于将顶起的软管导向落料槽,落料槽用于接收落下的软管。本技术能够实现自动上料和落料,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减少人力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灌装设备,特别涉及一种软管灌装封尾机


技术介绍

1、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现代包装行业的快速发展,各种用软管包装的日常生活用品、化妆品和药品等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因而对各种软管类的日用品和化妆品包装的需求也大幅度增加。

2、在化妆、日用、医药、食品行业中,用软管封装的产品很多,诸如洗面奶、牙膏、药膏、佐料等等。软管多为圆筒形状,封尾以后,变成管头为圆形状,管尾扁平状。软管封装的工序步骤比较多,现有的灌装封尾机包括分度转盘、设置在分度转盘上的若干管座、沿分度转盘周向依次设置的灌装机构、封尾机构和切尾机构。

3、然而,现有的灌装封尾机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人工将软管放到分度转盘上的管座,分度转盘带动管座上的软管依次输送到灌装机构、封尾机构、切边机构,依次对软管进行灌装、封尾和切边,软管切边后,需要人工将封装好的产品取下,从而,导致工人劳动强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软管灌装封尾机,能够实现自动上料和落料,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减少人力成本。

2、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软管灌装封尾机,包括:机架,设置有分度转盘、驱动所述分度转盘转动的第一电机、沿所述分度转盘周向依次设置的灌装机构、封尾机构和切尾机构,所述分度转盘设置有若干管座,软管竖直放置在所述管座;上料机构,用于把软管放置到所述管座,设置在所述机架,位于所述分度转盘一侧,包括第一支架、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的软管仓、连通所述软管仓的进料通道、设置在所述进料通道的放料组件、位于所述进料通道出料口的接料块、驱动所述接料块翻转的翻转组件,软管横放在所述进料通道,所述放料组件用于逐个释放所述进料通道上的软管,所述接料块用于接收释放的软管,所述翻转组件将所述接料块上的软管转移到所述管座;落料机构,用于将切尾后的软管取下,包括顶料组件、第二支架、导料板和落料槽,所述顶料组件设置在所述机架,所述顶料组件用于顶起所述管座上的软管,所述第二支架设置在所述机架,所述导料板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所述导料板位于所述管座上方,所述导料板用于将顶起的软管导向所述落料槽,所述落料槽用于接收落下的软管。

3、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软管灌装封尾机,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4、1.本技术通过设置机架、分度转盘、第一电机、灌装机构、封尾机构和切尾机构,分度转盘设置有若干管座,第一电机驱动分度转盘转动,若干管座沿分度转盘周向移动,软管依次输送到不同的工位,灌装机构、封尾机构和切尾机构依次对软管进行灌装、封尾和切尾,从而,能够实现软管的自动封装。

5、2.本技术通过设置上料机构,将多个软管放置在软管仓内,软管从软管仓依次进入进料通道,使若干软管依次横放在进料通道,接着,放料组件将进料通道上的软管逐个释放到接料块上,然后,翻转组件驱动接料块翻转,使接料块上的软管转移到管座上,从而,能够实现自动上料,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减少人力成本。

6、3.本技术通过设置落料机构,当软管切尾后,顶料组件顶起管座上切尾后的软管,被顶起的软管顶部与导料板抵接,导料板将顶起的软管导向落料槽,使被顶起的软管落下到落料槽中,落料槽将软管输送到下一工序,从而,能够实现自动落料,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减少人力成本。

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软管仓的底部和所述进料通道均倾斜设置。

8、有益的是:通过使软管仓的底部和进料通道均倾斜设置,软管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软管依次从软管仓滚落到进料通道,再从进料通道滚落到接料块上,从而,减少使用动力装置进行传输,结构简单,便于实现,降低设备成本。

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软管仓与所述进料通道的连通处只能允许一个软管通过。

10、有益的是:通过使软管仓与进料通道的连通处只能允许一个软管通过,可以使多个软管有序滚落,防止多个软管同时落下。

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放料组件包括压板、驱动所述压板靠近或远离所述进料通道的第一气缸、设置在所述进料通道与所述接料块之间的挡板、驱动所述挡板开启或关闭所述进料通道的出料口的第二气缸,所述压板用于压紧位于所述进料通道上的软管。

12、有益的是:通过设置压板、挡板、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第二气缸驱动挡板关闭进料通道的出料口,使位于进料通道最低处的软管被挡板阻挡,接着,第一气缸驱动压板将与最低处相邻的软管压紧,然后,第二气缸驱动挡板开启进料通道的出料口,使位于进料通道最低处的软管被释放到接料块中,而位于进料通道中的其他软管则不动,从而,能够实现软管逐个落到接料块中。

1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翻转组件包括翻转臂、驱动所述翻转臂翻转的翻转电机,所述翻转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所述接料块设置在所述翻转臂一端。

14、有益的是:通过设置翻转臂和翻转电机,翻转电机驱动翻转臂翻转,翻转臂带动接料块翻转,使横放在接料块中的软管转移到管座,从而,能够实现接料块的翻转,精确度高。

1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翻转臂与所述接料块之间设置有翻转轴、设置在所述翻转轴的翻转座,所述翻转轴与所述翻转臂一端连接,所述接料块设置在所述翻转座。

16、有益的是:通过设置翻转轴和翻转座,翻转电机驱动翻转臂翻转时,翻转臂带动翻转轴转动,翻转轴带动翻转座转动,翻转臂带动接料块转动,从而,便于翻转电机和翻转臂的布置,防止与其他部件发生干涉。

1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翻转座一侧设置有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安装板、铰接在所述安装板的摆臂、驱动所述摆臂摆动的第三气缸,所述安装板设置在所述翻转座一侧,所述摆臂用于夹持放置在所述接料块上的软管。

18、有益的是:通过设置夹持机构,当软管落到接料块时,第三气缸驱动摆臂向接料块一侧摆动,使摆臂对软管进行夹持,当接料块翻转后,软管竖直设置,此时,第三气缸驱动摆臂远离接料块一侧摆动,软管失去夹持力后被释放到管座上,从而,防止软管在翻转过程中脱离接料块,保证软管能够准确落到管座上。

1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导料板之间设置有滑杆、套接所述滑杆的滑套、用于锁紧所述滑套的锁紧螺栓,所述滑杆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所述导料板与所述滑杆固定连接。

20、有益的是:通过设置有滑杆、滑套和锁紧螺栓,当拧松锁紧螺栓时,滑套可以沿滑杆的长度方向移动,并且,滑套可以绕滑杆的轴向进行转动,滑套带动导料板移动或转动一定的角度,然后,拧紧锁紧螺栓,锁紧螺栓将滑套固定在滑杆上,从而,便于对导料板的位置进行调整,进而,适应不同规格的软管。

2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顶料组件包括顶杆、驱动所述顶杆上升或下降的第四气缸,所述顶杆可贯穿所述管座底部。

22、有益的是:通过设置顶杆和第四气缸,当软管完成切尾后,软管被输送到下一个工位,此时,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软管灌装封尾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管灌装封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仓(190)的底部和所述进料通道(200)均倾斜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管灌装封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仓(190)与所述进料通道(200)的连通处只能允许一个软管通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管灌装封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料组件(210)包括压板(290)、驱动所述压板(290)靠近或远离所述进料通道(200)的第一气缸(300)、设置在所述进料通道(200)与所述接料块(220)之间的挡板(310)、驱动所述挡板(310)开启或关闭所述进料通道(200)的出料口的第二气缸(320),所述压板(290)用于压紧位于所述进料通道(200)上的软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管灌装封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组件(230)包括翻转臂(330)、驱动所述翻转臂(330)翻转的翻转电机(340),所述翻转电机(340)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180),所述接料块(220)设置在所述翻转臂(330)一端。</p>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软管灌装封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臂(330)与所述接料块(220)之间设置有翻转轴(350)、设置在所述翻转轴(350)的翻转座(360),所述翻转轴(350)与所述翻转臂(330)一端连接,所述接料块(220)设置在所述翻转座(36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软管灌装封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座(360)一侧设置有夹持机构(370),所述夹持机构(370)包括安装板(380)、铰接在所述安装板(380)的摆臂(390)、驱动所述摆臂(390)摆动的第三气缸(400),所述安装板(380)设置在所述翻转座(360)一侧,所述摆臂(390)用于夹持放置在所述接料块(220)上的软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管灌装封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260)与所述导料板(270)之间设置有滑杆(410)、套接所述滑杆(410)的滑套(420)、用于锁紧所述滑套(420)的锁紧螺栓(430),所述滑杆(410)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260),所述导料板(270)与所述滑杆(410)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管灌装封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料组件(250)包括顶杆(440)、驱动所述顶杆(440)上升或下降的第四气缸(450),所述顶杆(440)可贯穿所述管座(160)底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管灌装封尾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管灌装封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仓(190)的底部和所述进料通道(200)均倾斜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管灌装封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仓(190)与所述进料通道(200)的连通处只能允许一个软管通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管灌装封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料组件(210)包括压板(290)、驱动所述压板(290)靠近或远离所述进料通道(200)的第一气缸(300)、设置在所述进料通道(200)与所述接料块(220)之间的挡板(310)、驱动所述挡板(310)开启或关闭所述进料通道(200)的出料口的第二气缸(320),所述压板(290)用于压紧位于所述进料通道(200)上的软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管灌装封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组件(230)包括翻转臂(330)、驱动所述翻转臂(330)翻转的翻转电机(340),所述翻转电机(340)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180),所述接料块(220)设置在所述翻转臂(330)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软管灌装封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臂(330)与所述接料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迪黄智君雷振宇曾惠程雷加俊
申请(专利权)人:肇庆市尚进化妆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