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装卸共享电单车载运车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56858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16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动装卸共享电单车载运车箱,包括安装在运维车上、带有箱门的载运车箱,载运车箱内设置有底撑板、双层放置平台、装卸机构、取放机构以及控制面板;底撑板前方两侧分别设置有双层放置平台和装卸机构,装卸机构对应箱门布设;装卸机构包括一级装卸电机、一级装卸架、转动设置在一级装卸架端部的二级装卸槽和夹紧单元;底撑板后方滑动设置有取放机构,取放机构往复于装卸机构和双层放置平台之间,取放机构包括电动轨道车、升降直线模组、伸缩平台和用于钩挂电单车的挂载单元;本技术可以实现对电单车进行自动装卸,避免了人工搬运装卸,减少了工作量提高了装卸电单车的效率,装卸共享电单车时高效的省时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运输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自动装卸共享电单车载运车箱


技术介绍

1、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共享经济成为了必然的趋势,共享电单车是绿色产业而且是一种新型的环保共享经济。共享电单车可以随时停放、方便出行、价格便宜深受人们的喜欢。但是共享电单车也面临着维护、充电、更换电池和转运投放等,这些都需要一定数量的维护人员,增加了后期的维护成本。

2、现阶段共享电单车的转运、投放都是靠人工装卸,也即是通过人力把共享电单车逐辆抬上或卸下运维车,装卸时由于电单车有一定的自重,因此需要多人相互协助才能完成,这种装卸方式费时费力,会消耗较多的劳动力,导致投放效率低。部分维护人员会将电单车随意堆叠在运维车上,电单车之间杂乱无章的叠放在一起,这种方式容易造成对电单车的损害,而且不方便后期卸下。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为了解决电单车人工装卸费时费力、劳动强度高的问题,提供一种自动装卸共享电单车载运车箱,在运维车上安装相应的载运车箱,车箱内布置有自动化的装卸设备,实现对共享电单车进行自动装卸,避免了人工搬运装卸的环节,促使装卸共享电单车更加高效和省时省力。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自动装卸共享电单车载运车箱,包括安装在运维车上、带有箱门的载运车箱,运维车可以便捷带动载运车箱移动,所述载运车箱内设置有底撑板、双层放置平台、装卸机构、取放机构以及用于控制装卸机构和取放机构的控制面板;

4、所述底撑板水平布设在载运车箱底部,底撑板前方两侧分别设置有所述双层放置平台和装卸机构,所述装卸机构对应所述箱门布设,便于装卸机构运行在载运车箱内外;

5、所述装卸机构包括一级装卸电机、受控于一级装卸电机的一级装卸架、转动设置在一级装卸架端部的二级装卸槽和用于夹紧电单车的夹紧单元;

6、所述底撑板后方滑动设置有所述取放机构,取放机构往复于装卸机构和双层放置平台之间,方便两者之间电单车的转运,取放机构包括电动轨道车、升降直线模组、伸缩平台和用于钩挂电单车的挂载单元;

7、所述电动轨道车上方竖向布设所述升降直线模组,便于带动升降直线模组进行左右移动,升降直线模组上设置所述伸缩平台,便于带动伸缩平台进行上下移动,伸缩平台上转动设置所述挂载单元,便于带动挂载单元进行前后移动,也方便挂载单元自身的旋转。

8、进一步地,所述载运车箱底部设置有若干根底杆来支撑底撑板,底撑板铺设在若干根所述底杆之间,保证底撑板安装的牢靠,所述底撑板与载运车箱底面上下存在间隔。

9、进一步地,所述双层放置平台包括上下间隔平行布设的底平台和顶平台以及用于连接底平台和顶平台的支撑架,所述底平台、顶平台和支撑架连接组合后截面为 “]”形;

10、所述双层放置平台上下分别设置有多组单车固定单元,多组所述单车固定单元之间间隔布设,每组单车固定单元包括两个间隔布设的轮板以及用于限制车轮的轮孔,两个所述轮板之间布设有两个所述轮孔,轮孔为矩形孔,轮孔贯穿底平台和顶平台,提高了电单车放置的稳定性。

11、进一步地,所述一级装卸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装卸轴,所述装卸轴上布设所述一级装卸架,便于带动一级装卸架进行偏转,一级装卸架带动二级装卸槽往复于载运车箱内外;

12、所述一级装卸架端部设置有二级装卸电机,二级装卸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关节板,所述关节板上布设所述二级装卸槽,便于带动二级装卸槽进行偏转,二级装卸槽截面为“凵”字形,二级装卸槽一侧布设所述夹紧单元。

13、进一步地,所述夹紧单元包括夹紧气缸以及受控于夹紧气缸的夹紧板,所述夹紧板置于二级装卸槽内移动,通过夹紧板的移动便于对电单车进行夹持使其固定。

14、进一步地,所述底撑板后方设置有轨道,便于电动轨道车的移动,所述轨道两端设置有缓冲挡块,所述载运车箱顶部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和轨道上下对应;

15、所述电动轨道车沿轨道直线移动,升降直线模组下端连接电动轨道车,升降直线模组上端沿滑轨直线移动,提高升降直线模组移动的稳定性。

16、进一步地,所述伸缩平台包括下平台、上平台和用于驱动上平台移动的驱动单元,所述下平台上方滑动设置有所述上平台,上平台和下平台之间设置所述驱动单元,便于带动上平台进行移动从而实现伸缩平台的伸缩;

17、所述上平台一端设置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输出轴上设置有旋转板,所述旋转板布设在伸缩平台下方,旋转板上设置所述挂载单元,便于带动挂载单元进行转动,为的是调换相邻两辆电单车的朝向。

18、进一步地,所述挂载单元包括用于钩挂电单车车把的挂载组件一和用于钩挂电单车车梁的挂载组件二,两者共同作用在一辆电单车上,保证对电单车固定的可靠;

19、所述挂载组件一包括挂载电机和受控于挂载电机的挂载板,所述挂载板截面为“凵”字形,挂载板两端弯折呈钩状;所述挂载组件二为气动双夹爪机构,挂载组件二和挂载组件一前后布设。

2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21、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载运车箱为全封闭式箱体,留有箱门为电单车的装卸提供通道,载运车箱内布置双层放置平台,提高了载运车箱的空间利用率,双层放置平台可以为电单车提供两层存放空间,增加了电单车的存放量。双层放置平台上布置有单车固定单元,通过轮板和轮孔的配合,能对电单车进行限制,提高其存放的稳定性。

22、本技术的装卸机构布设在箱门位置,一级装卸架和二级装卸槽分别可以偏转,进而整个装卸机构可以展开至载运车箱外,也可以折叠至载运车箱内,进而实现电单车在载运车箱内外的装卸。

23、本技术的取放机构往复在装卸机构和双层放置平台之间,方便两者之间电单车的转运。由挂载单元可以对电单车进行车把、车梁位置的限制,实现对电单车的有效抓取,电动轨道车能方便带动挂载单元进行左右移动,升降直线模组能方便带动挂载单元进行上下移动,伸缩平台能方便带动挂载单元进行前后移动,进而能灵活调整电单车的存放位置。

24、本技术先通过装卸机构可以将电单车转移至载运车箱内,再通过取放机构可以将电单车转移存放至双层放置平台上,方便实现电单车的存放,卸车的流程和上述相反。整个电单车的装卸流程采用机械化设备操作,降低了工作量和劳动强度,使得装卸电单车更加省时省力,也提高了电单车的装卸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装卸共享电单车载运车箱,包括安装在运维车上、带有箱门(3)的载运车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运车箱(1)内设置有底撑板(5)、双层放置平台、装卸机构、取放机构以及用于控制装卸机构和取放机构的控制面板(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装卸共享电单车载运车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运车箱(1)底部设置有若干根底杆(10)来支撑底撑板(5),底撑板(5)铺设在若干根所述底杆(10)之间,所述底撑板(5)与载运车箱(1)底面上下存在间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装卸共享电单车载运车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放置平台包括上下间隔平行布设的底平台(13)和顶平台(14)以及用于连接底平台(13)和顶平台(14)的支撑架(6),所述底平台(13)、顶平台(14)和支撑架(6)连接组合后截面为 “]”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装卸共享电单车载运车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装卸电机(12)的输出轴上设置有装卸轴(15),所述装卸轴(15)上布设所述一级装卸架(16),一级装卸架(16)带动二级装卸槽(19)往复于载运车箱(1)内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装卸共享电单车载运车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单元(8)包括夹紧气缸(21)以及受控于夹紧气缸(21)的夹紧板(20),所述夹紧板(20)置于二级装卸槽(19)内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装卸共享电单车载运车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撑板(5)后方设置有轨道(22),所述轨道(22)两端设置有缓冲挡块(23),所述载运车箱(1)顶部设置有滑轨(31),所述滑轨(31)和轨道(22)上下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装卸共享电单车载运车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平台(2)包括下平台(32)、上平台(34)和用于驱动上平台(34)移动的驱动单元,所述下平台(32)上方滑动设置有所述上平台(34),上平台(34)和下平台(32)之间设置所述驱动单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自动装卸共享电单车载运车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挂载单元(36)包括用于钩挂电单车车把的挂载组件一(37)和用于钩挂电单车车梁的挂载组件二(4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装卸共享电单车载运车箱,包括安装在运维车上、带有箱门(3)的载运车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运车箱(1)内设置有底撑板(5)、双层放置平台、装卸机构、取放机构以及用于控制装卸机构和取放机构的控制面板(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装卸共享电单车载运车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运车箱(1)底部设置有若干根底杆(10)来支撑底撑板(5),底撑板(5)铺设在若干根所述底杆(10)之间,所述底撑板(5)与载运车箱(1)底面上下存在间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装卸共享电单车载运车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放置平台包括上下间隔平行布设的底平台(13)和顶平台(14)以及用于连接底平台(13)和顶平台(14)的支撑架(6),所述底平台(13)、顶平台(14)和支撑架(6)连接组合后截面为 “]”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装卸共享电单车载运车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装卸电机(12)的输出轴上设置有装卸轴(15),所述装卸轴(15)上布设所述一级装卸架(16),一级装卸架(16)带动二级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桂方罗胜阳韦祖高陆祖寿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