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羽线疲劳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55834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15
本技术公开雀羽线疲劳试验装置,涉及雀羽线加工领域。该雀羽线疲劳试验装置,包括实验平台,实验平台的顶部设置有圆盘,圆盘的顶部安装有固定杆,圆盘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圆杆,固定杆与圆杆用于转动拉伸雀羽线,实验平台的顶部设置有移动杆。该雀羽线疲劳试验装置,先将雀羽线的端部分别夹持固定在移动杆与固定杆的内部,当检测较短的雀羽线时,通过插接杆辅助固定圆板,再通过电动伸缩杆的驱动,来回移动移动杆,可以对雀羽线进行疲劳检测,检测较长的雀羽线时,通过第一电机的驱动,可以使圆盘进行转动,此时雀羽线会缠绕在圆杆的侧壁,进行拉伸疲劳实验,提升了实验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雀羽线加工,具体为雀羽线疲劳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1、雀羽线是纺织线的一种,是由雀羽与真丝混纺的纱线与金线合股加工而成的线,因颜色多样且色彩艳丽多用于刺绣工艺,古时候就有将孔雀翎毛捻成羽线,再揉入黄金缕丝,编织刺绣为金碧辉煌的绣品。

2、目前的检测装置对雀羽线的疲劳进行检测时,无法根据雀羽线的长度进行调整,导致雀羽线过长而导致中部松弛,对雀羽线的韧性检测效果不准确,从而需要二次检测,降低了设备的实用性,从而影响检测效率,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我们提出雀羽线疲劳试验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雀羽线疲劳试验装置,解决了目前的检测装置对雀羽线的疲劳进行检测时,无法根据雀羽线的长度进行调整,导致雀羽线过长而导致中部松弛,对雀羽线的韧性检测效果不准确,从而需要二次检测,降低了设备的实用性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雀羽线疲劳试验装置,包括实验平台,所述实验平台的顶部设置有圆盘,所述圆盘的顶部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圆盘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圆杆,所述固定杆与圆杆用于转动拉伸雀羽线,所述实验平台的顶部设置有移动杆。

5、优选的,所述实验平台的顶部贯穿有竖杆,所述圆盘固定连接在竖杆的顶部,所述竖杆的底部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安装在实验平台的底部。

6、优选的,所述圆盘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滑动连接在实验平台的顶部,所述支撑杆用于保持圆盘的稳定。

7、优选的,所述实验平台的顶部开设有滑槽,所述移动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滑动连接在滑槽的内部。

8、优选的,所述实验平台的内部安装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侧壁安装有方块,所述移动杆安装在方块的顶部,所述电动伸缩杆用于移动移动杆。

9、优选的,所述移动杆的顶部设置有夹口,所述移动杆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螺母帽,所述移动杆的侧壁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螺母帽螺纹连接在螺栓的端侧。

10、优选的,所述圆盘的顶部贯穿有插接杆,所述实验平台的顶部设置有圆槽,所述插接杆插接在圆槽的内部,所述插接杆的外周壁固定连接有圆板,所述圆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安装在圆盘的内部。

11、优选的,所述圆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圆块,所述圆块的顶部滑动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的端部贯穿插接杆的侧壁。

12、本技术公开了雀羽线疲劳试验装置,其具备的有益效果如下:先将雀羽线的端部分别夹持固定在移动杆与固定杆的内部,当检测较短的雀羽线时,通过插接杆辅助固定圆板,再通过电动伸缩杆的驱动,来回移动移动杆,可以对雀羽线进行疲劳检测,检测较长的雀羽线时,通过第一电机的驱动,可以使圆盘进行转动,此时雀羽线会缠绕在圆杆的侧壁,进行拉伸疲劳实验,解决了目前的试验装置,无法根据雀羽线的长度进行调整,导致雀羽线过长而导致中部松弛,导致对雀羽线的韧性检测效果不准确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雀羽线疲劳试验装置,包括实验平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验平台(1)的顶部设置有圆盘(2),所述圆盘(2)的顶部安装有固定杆(201),所述圆盘(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圆杆(202),所述固定杆(201)与圆杆(202)用于转动拉伸雀羽线,所述实验平台(1)的顶部设置有移动杆(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雀羽线疲劳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验平台(1)的顶部贯穿有竖杆(203),所述圆盘(2)固定连接在竖杆(203)的顶部,所述竖杆(203)的底部设置有第一电机(204),所述第一电机(204)安装在实验平台(1)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雀羽线疲劳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盘(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205),所述支撑杆(205)滑动连接在实验平台(1)的顶部,所述支撑杆(205)用于保持圆盘(2)的稳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雀羽线疲劳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验平台(1)的顶部开设有滑槽(101),所述移动杆(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杆(304),所述滑杆(304)滑动连接在滑槽(101)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雀羽线疲劳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验平台(1)的内部安装有电动伸缩杆(5),所述电动伸缩杆(5)的侧壁安装有方块(501),所述移动杆(3)安装在方块(501)的顶部,所述电动伸缩杆(5)用于移动移动杆(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雀羽线疲劳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杆(3)的顶部设置有夹口(301),所述移动杆(3)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螺母帽(302),所述移动杆(3)的侧壁螺纹连接有螺栓(303),所述螺母帽(302)螺纹连接在螺栓(303)的端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雀羽线疲劳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盘(2)的顶部贯穿有插接杆(6),所述实验平台(1)的顶部设置有圆槽(102),所述插接杆(6)插接在圆槽(102)的内部,所述插接杆(6)的外周壁固定连接有圆板(601),所述圆板(6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簧(602),所述弹簧(602)安装在圆盘(2)的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雀羽线疲劳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板(6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圆块(103),所述圆块(103)的顶部滑动连接有横杆(104),所述横杆(104)的端部贯穿插接杆(6)的侧壁。

...

【技术特征摘要】

1.雀羽线疲劳试验装置,包括实验平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验平台(1)的顶部设置有圆盘(2),所述圆盘(2)的顶部安装有固定杆(201),所述圆盘(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圆杆(202),所述固定杆(201)与圆杆(202)用于转动拉伸雀羽线,所述实验平台(1)的顶部设置有移动杆(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雀羽线疲劳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验平台(1)的顶部贯穿有竖杆(203),所述圆盘(2)固定连接在竖杆(203)的顶部,所述竖杆(203)的底部设置有第一电机(204),所述第一电机(204)安装在实验平台(1)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雀羽线疲劳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盘(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205),所述支撑杆(205)滑动连接在实验平台(1)的顶部,所述支撑杆(205)用于保持圆盘(2)的稳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雀羽线疲劳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验平台(1)的顶部开设有滑槽(101),所述移动杆(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杆(304),所述滑杆(304)滑动连接在滑槽(101)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雀羽线疲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继丹王丽敏李向萍李玉慧符瑞敏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三秀堂缂丝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