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控平衡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254114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14
本技术涉及调温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温控平衡系统,包括常温单元、高温单元和低温单元,所述常温单元、所述高温单元和所述低温单元均具有可与使用岗位构成循环的循环管路,往高温单元和常温单元中补入载体的管路与所述低温单元的循环管路的进料管路连通,所述高温单元和所述常温单元排放载体的流回管路接入所述低温单元。本技术取消了传统系统设置的载体缓冲罐(用于卸车、溢流接收用)和输送泵,常温单元和高温单元的进料管路直接由低温单元的进料管路接入,常温单元和高温单元的流回管路接至低温单元,车间大检修时,所有载体都可退回至低温单元,载体卸车或补充都可以直接在低温单元上作业,这不仅减少了设备数量,而且管路更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调温,具体为一种温控平衡系统


技术介绍

1、目前,在制药行业原料药合成车间中,某些单元操作经常需要冷媒和热媒对物料进行冷却和加热,例如反应、溶解、结晶、干燥等。在传统设计中,车间常常设置低温、常温、高温三套换热系统,低温系统一般设置制冷压缩机组,常温和高温系统采用tcu模式的换热机组,三套系统处于相对独立的状态。常温、高温系统设置的膨胀罐仅用来平衡该小系统的液体膨胀和补充,而对于系统换热载体的加料、车间大检修载体的退回、膨胀罐中液体满后的溢流去向,往往需要另外配置体积较大的缓冲储罐、输送泵以及复杂的自控、管路系统,用来加料和接收膨胀罐的溢流液。

2、在使用时,需先将载体卸车至缓冲储罐,再通过输送泵输送至膨胀罐再进入换热系统,缓冲储罐的大小体积需兼顾系统使用量和大检修退回的量,往往选型体积较大,占地面积大而且缓冲罐中的补料每次需启动输送泵。该种方式不仅大大增加了设备的一次投资和运行能耗费用,而且管路复杂,阀门太多,频繁的操作也存在安全隐患,增加了人员操作失误和泄漏风险,另外过多的设备占地还降低了车间空间的有效使用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温控平衡系统,至少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部分缺陷。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温控平衡系统,包括常温单元、高温单元和低温单元,所述常温单元、所述高温单元和所述低温单元均具有可与使用岗位构成循环的循环管路,往所述高温单元和所述常温单元中补入载体的管路与所述低温单元的循环管路的进料管路连通,所述高温单元和所述常温单元排放载体的流回管路接入所述低温单元。

3、进一步,所述循环管路还包括回流管路,

4、载体由所述低温单元的进料管路进入所述使用岗位,所述使用岗位通过所述低温单元的回流管路返回所述低温单元,

5、载体由所述高温单元的进料管路进入所述使用岗位,所述使用岗位通过所述高温单元的回流管路返回所述高温单元,

6、载体由所述常温单元的进料管路进入所述使用岗位,所述使用岗位通过所述常温单元的回流管路返回所述常温单元。

7、进一步,所述流回管路接入所述低温单元的回流管路。

8、进一步,所述低温单元包括沿流路依次设置的低温水箱、低温输送组件以及低温制冷机组,所述低温制冷机组接入所述低温单元的循环管路的进料管路,所述低温单元的回流管路接入所述低温水箱,所述高温单元和所述常温单元的流回管路接入所述低温水箱。

9、进一步,所述高温单元包括高温膨胀罐、高温循环泵以及高温换热机组,所述高温膨胀罐中的载体进过所述高温循环泵进入所述高温换热机组,所述高温换热机组接入所述高温单元的循环管路的进料管路,所述使用岗位的载体经过所述高温单元的回流管路回到所述高温换热机组。

10、进一步,所述高温膨胀罐设有高液位传感器和低液位传感器;所述高温换热机组具有蒸汽入口和凝结水出口。

11、进一步,所述常温单元包括常温膨胀罐、常温循环泵以及常温换热机组,所述常温膨胀罐中的载体进过所述常温循环泵进入所述常温换热机组,所述常温换热机组接入所述常温单元的循环管路的进料管路,所述使用岗位的载体经过所述常温单元的回流管路回到所述常温换热机组。

12、进一步,所述常温膨胀罐设有高液位传感器和低液位传感器;所述常温换热机组具有冷冻水入口和冷冻水出口。

13、进一步,所述高温单元和所述常温单元均具有氮封装置。

14、进一步,所述常温单元和所述高温单元具有多个阀门。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6、1、取消了传统系统设置的载体缓冲罐(用于卸车、溢流接收用)和输送泵,常温单元和高温单元的进料管路直接由低温单元的进料管路接入,常温单元和高温单元的流回管路接至低温单元,车间大检修时,所有载体都可退回至低温单元,载体卸车或补充都可以直接在低温单元上作业,这不仅减少了设备数量,而且管路更简单。

17、2、能实现降低投资、节能、减少操作失误和泄漏风险,提高系统安全性。

18、3、设置氮封装置可以避免空气接触高温换热介质而氧化变质,可减少高温载体的挥发对环境污染,也可调节膨胀罐内压力,保证溢流液能顺利流回低温水箱。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温控平衡系统,包括常温单元、高温单元和低温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常温单元、所述高温单元和所述低温单元均具有可与使用岗位构成循环的循环管路,往所述高温单元和所述常温单元中补入载体的管路与所述低温单元的循环管路的进料管路连通,所述高温单元和所述常温单元排放载体的流回管路接入所述低温单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控平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管路还包括回流管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温控平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回管路接入所述低温单元的回流管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控平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单元包括沿流路依次设置的低温水箱、低温输送组件以及低温制冷机组,所述低温制冷机组接入所述低温单元的循环管路的进料管路,所述低温单元的回流管路接入所述低温水箱,所述高温单元和所述常温单元的流回管路接入所述低温水箱。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控平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单元包括高温膨胀罐、高温循环泵以及高温换热机组,所述高温膨胀罐中的载体进过所述高温循环泵进入所述高温换热机组,所述高温换热机组接入所述高温单元的循环管路的进料管路,所述使用岗位的载体经过所述高温单元的回流管路回到所述高温换热机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温控平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膨胀罐设有高液位传感器和低液位传感器;所述高温换热机组具有蒸汽入口和凝结水出口。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控平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常温单元包括常温膨胀罐、常温循环泵以及常温换热机组,所述常温膨胀罐中的载体进过所述常温循环泵进入所述常温换热机组,所述常温换热机组接入所述常温单元的循环管路的进料管路,所述使用岗位的载体经过所述常温单元的回流管路回到所述常温换热机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温控平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常温膨胀罐设有高液位传感器和低液位传感器;所述常温换热机组具有冷冻水入口和冷冻水出口。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控平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单元和所述常温单元均具有氮封装置。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控平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常温单元和所述高温单元具有多个阀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控平衡系统,包括常温单元、高温单元和低温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常温单元、所述高温单元和所述低温单元均具有可与使用岗位构成循环的循环管路,往所述高温单元和所述常温单元中补入载体的管路与所述低温单元的循环管路的进料管路连通,所述高温单元和所述常温单元排放载体的流回管路接入所述低温单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控平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管路还包括回流管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温控平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回管路接入所述低温单元的回流管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控平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单元包括沿流路依次设置的低温水箱、低温输送组件以及低温制冷机组,所述低温制冷机组接入所述低温单元的循环管路的进料管路,所述低温单元的回流管路接入所述低温水箱,所述高温单元和所述常温单元的流回管路接入所述低温水箱。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控平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单元包括高温膨胀罐、高温循环泵以及高温换热机组,所述高温膨胀罐中的载体进过所述高温循环泵进入所述高温换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明义赵志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药集团联合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