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短焦线性抗光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短焦线性抗光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25293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0 00:01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短焦线性抗光膜及其制备方法,该短焦线性抗光膜包括基础层、防眩光晕层以及光栅结构层,所述基础层包括基材层,所述基材层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附着力促进底涂层和第二附着力促进底涂层;所述光栅结构层由多个水平方向截面为三角形的光学棱镜单元排布而成,所述光学棱镜单元包括上直角面、下斜面以及底面,所述上直角面上设有黑色吸光层,所述下斜面上设有白色反射层。本发明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申请通过在光栅结构层上设置黑色吸光层和白色反射层,有效降低了环境光对投影效果的影响,提高了投影画面的对比度和显示效果,确保投影画面更加清晰,从而使该短焦线性抗光膜在投影技术领域中具有优越的性能和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投影屏幕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短焦线性抗光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投影技术的飞速发展,投影设备在家庭娱乐、商务演示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现有市场上的投影屏幕主要专注于中长焦和超短焦投影机,对于短焦投影机的专用屏幕缺乏有效解决方案,尤其是对于投射比在0.40-0.55的短焦投影机,目前市场上几乎没有相应的产品。这一状况限制了短焦投影技术在狭小空间内的应用,影响了用户在有限空间中获得高质量投影效果的体验。

2、目前,市面上的投影屏幕大多数采用白色或灰色的反射屏幕,用以提高投影画面的对比度和亮度。然而,这些屏幕对环境光非常敏感,容易受到周围环境光源的干扰,导致投影画面的可视性和质量下降。尤其在光线较强的环境下,如白天或亮灯环境中,这些传统屏幕往往无法提供满意的投影效果。

3、此外,现有的短焦投影屏幕结构相对简单,很难实现对投影画面的高质量显示。尤其是在投影画面边缘或角落处,光线的折射和反射往往会导致图像失真或虚化,进一步降低了用户的观影体验。

4、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在短焦投影机应用中存在诸多问题,包括适用性差、光照敏感度高、画面失真等。因此,亟需一种新型的短焦线性抗光膜,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升短焦投影机的应用性和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短焦线性抗光膜及其制备方法。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的第一个技术方案为:一种短焦线性抗光膜,包括:基础层,所述基础层包括基材层,所述基材层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附着力促进底涂层和第二附着力促进底涂层;防眩光晕层,所述防眩光晕层设置在第一附着力促进底涂层远离基材层的一侧;光栅结构层,所述光栅结构层设置在第二附着力促进底涂层远离基材层的一侧,所述光栅结构层由多个水平方向截面为三角形的光学棱镜单元排布而成,所述光学棱镜单元包括上直角面、下斜面以及底面,所述底面设置在第二附着力促进底涂层上,所述下斜面与底面之间形成第一夹角,所述上直角面与下斜面之间形成第二夹角,所述上直角面上设有黑色吸光层,所述下斜面上设有白色反射层。

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角为15-18度,所述第二夹角为72-75度。

4、进一步地,所述基材层为厚度是100μm的光学级bopet薄膜。

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附着力促进底涂层和第二附着力促进底涂层采用水性环保底涂料制成。

6、进一步地,所述光栅结构层采用光学级高透树脂制成,所述光栅结构层粘附于所述第二附着力促进底涂层远离基材层的一侧。

7、进一步地,所述黑色吸光层采用高遮盖率黑色哑光涂料形成。

8、进一步地,所述防眩光晕层采用高遮盖率黑色哑光涂料制成且厚度为100μm。

9、进一步地,所述白色反射层采用高遮盖率哑光白色涂料形成。

10、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短焦线性抗光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1、s1、基础层的制备,其具体步骤包括:

12、s11、选择基材层:

13、选择厚度为100μm的光学级bopet薄膜作为基材层置于干燥无尘的环境中;

14、s12、第一附着力促进底涂层制备:

15、搅拌水性环保底涂料,确保均匀;

16、使用微凹辊涂布机,在基材层上均匀涂布水性环保涂料;

17、在温度为25°c至35°c的环境下进行干燥,确保底涂层完全固化从而使基材层表面形成第一附着力促进底涂层;

18、s13、第二附着力促进底涂层制备:

19、重复s12中的步骤,涂布水性环保涂料于基材层的另一侧,确保底涂层完全固化从而在基材层的另一表面形成第二附着力促进底涂层;

20、s2、防眩光晕层制备,其具体步骤包括:

21、制备高遮盖率黑色哑光涂料,高速分散搅拌,使其充分混合均匀;

22、在第一附着力促进底涂层远离基材层的一侧均匀涂布高遮盖率黑色哑光涂料;

23、进行固化从而形成防眩光晕层;

24、s3、光栅结构层制备,其具体步骤包括:

25、s31、光学棱镜单元制备:

26、将光学级高透树脂在制备好的线性光栅结构模具中固化,保证固化后光栅角度无误差,一次形成多个并排的光学棱镜单元;

27、s32、黑色吸光层制备:

28、制备黑色哑光涂料,添加纳米级二氧化钛以及黑色浆,确保充分混合均匀;

29、使用涂布方式在光学棱镜单元的上直角面上均匀涂布黑色哑光涂料然后进行固化收卷后形成黑色吸光层;

30、s33、白色反射层制备:

31、制备哑光白色涂料,在丙烯酸或聚氨酯乳液中加入纳米级二氧化钛和二氧化硅,确保充分混合均匀;

32、使用涂布方式在光学棱镜单元的下斜面上均匀涂布哑光白色涂料然后进行固化收卷后形成白色反射层,得到光栅结构层;

33、s4、短焦线性抗光膜成型:

34、将光栅结构层与第二附着力促进底涂层复合压印,得到所述短焦线性抗光膜。

35、本申请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首先,通过在基础层中设置第一附着力促进底涂层和第二附着力促进底涂层,以及在光栅结构层中采用光学级高透树脂,有效地提高了薄膜的附着性和透明性,有助于减小光的损失,从而提高投影画面的亮度和清晰度。

36、其次,通过调整光栅结构层的光学棱镜单元的第一夹角和第二夹角,使本产品适用于投射比0.40-0.55的短焦投影机。这一调整是根据光学折射原理量身定制的,确保在不同角度的调整下,产品都能在短焦投影机中取得良好的投影效果。

37、另外,选择100μm的光学级bopet薄膜作为基材层,具备较高的透明度和符合雾度需求,同时避免了过薄和过厚对产品弹性和成本的负面影响。而采用水性环保底涂料作为第一附着力促进底涂层和第二附着力促进底涂层的材料,既保证了附着力,又符合环保和健康安全的要求,为产品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了支持。

38、此外,通过在光栅结构层上设置黑色吸光层和白色反射层,有效降低了环境光对投影效果的影响,提高了投影画面的对比度和显示效果。防眩光晕层的设置进一步减少了背后环境光的干扰,确保投影画面更加清晰,从而使该短焦线性抗光膜在投影
中具有优越的性能和应用前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短焦线性抗光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础层,所述基础层包括基材层(2),所述基材层(2)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附着力促进底涂层(1)和第二附着力促进底涂层(3);防眩光晕层(4),所述防眩光晕层(4)设置在第一附着力促进底涂层(1)远离基材层(2)的一侧;光栅结构层(5),所述光栅结构层(5)设置在第二附着力促进底涂层(3)远离基材层(2)的一侧,所述光栅结构层(5)由多个水平方向截面为三角形的光学棱镜单元(51)排布而成,所述光学棱镜单元(51)包括上直角面(51a)、下斜面(51b)以及底面(51c),所述底面(51c)设置在第二附着力促进底涂层(3)上,所述下斜面(51b)与底面(51c)之间形成第一夹角,所述上直角面与下斜面(51b)之间形成第二夹角,所述上直角面(51a)上设有黑色吸光层(52),所述下斜面(51b)上设有白色反射层(5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短焦线性抗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角为15-18度,所述第二夹角为72-75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短焦线性抗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层(2)为厚度是100μm的光学级BOPET薄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短焦线性抗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附着力促进底涂层(1)和第二附着力促进底涂层(3)采用水性环保底涂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短焦线性抗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栅结构层(5)采用光学级高透树脂制成,所述光栅结构层(5)粘附于所述第二附着力促进底涂层(3)远离基材层(2)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短焦线性抗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黑色吸光层(52)采用高遮盖率黑色哑光涂料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短焦线性抗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眩光晕层(4)采用高遮盖率黑色哑光涂料制成且厚度为100μ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短焦线性抗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白色反射层(53)采用高遮盖率哑光白色涂料形成。

9.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8一项所述的短焦线性抗光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短焦线性抗光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础层,所述基础层包括基材层(2),所述基材层(2)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附着力促进底涂层(1)和第二附着力促进底涂层(3);防眩光晕层(4),所述防眩光晕层(4)设置在第一附着力促进底涂层(1)远离基材层(2)的一侧;光栅结构层(5),所述光栅结构层(5)设置在第二附着力促进底涂层(3)远离基材层(2)的一侧,所述光栅结构层(5)由多个水平方向截面为三角形的光学棱镜单元(51)排布而成,所述光学棱镜单元(51)包括上直角面(51a)、下斜面(51b)以及底面(51c),所述底面(51c)设置在第二附着力促进底涂层(3)上,所述下斜面(51b)与底面(51c)之间形成第一夹角,所述上直角面与下斜面(51b)之间形成第二夹角,所述上直角面(51a)上设有黑色吸光层(52),所述下斜面(51b)上设有白色反射层(5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短焦线性抗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角为15-18度,所述第二夹角为72-75度。

3.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太龙张保平纪诺
申请(专利权)人:中科宝溢视觉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