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千斤顶式拔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52339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0 00:0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千斤顶式拔管装置,缸体为圆筒结构;导向套为空心结构,导向套固接在缸体内,导向套与缸体之间形成一个顶部开口的环形油腔;缸体一侧设置有进油口与出油口;活塞与活塞杆均为空心结构,活塞杆的顶部穿过环形油腔的顶部开口并且活塞杆与缸体活动密封连接;夹持器连接在活塞杆的顶部;夹持器包括连接座、卡瓦以及压板,连接座与活塞杆固定连接;连接座的中部设置有顶部开口大的锥形通孔;卡瓦至少设置有两个,卡瓦为楔形结构,卡瓦的底部设置在锥形通孔内,卡瓦之间形成夹紧空间,压板的中部设置有通过孔,压板设置在卡瓦的顶部并且压板与连接座通过螺柱连接。通过这种结构能够稳定且安全的拔出钻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拔管装置,具体为一种千斤顶式拔管装置


技术介绍

1、钻探施工过程中,卡钻和埋钻事故在施工中属于常见事故,在发生该类事故时,立轴式钻机主要采用钻机卷扬机和油缸上顶相配合进行强力起拔进行事故处理,但往往由于设备的提升能力不足,或钻塔的强度不足,过大的拉力可能导致钻塔受力过大或钻机被吊起,造成钻塔拉力破坏(拉弯、垮塌),造成安全事故。另外,此类事故也可采用打吊锤等措施进行处理,但是效果不佳。

2、便携式全液压钻机在发生此类事故时,只能靠两个液压油缸进行上顶,顶力远远低于立轴钻机,事故处理的成功率更低。造成了钻机提升力(顶力)不足的情况,无法为系统提供额外的顶升力,降低了事故处理的成功概率。强力起拔时安全隐患较大。

3、在公开号为cn207633355u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拔管夹紧器,其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两个相同且相对设置的抱紧单元,两个抱紧单元均设置在底部支座上,所述的抱紧单元包括抱紧段、连接件与翼形的活动支架,所述的连接件一端与抱紧段连接,另一端固定在活动支架的上部一端,活动支架的下部与支座通过一轴活动连接,所述的支架可以围绕轴转动。”这种结构的能够帮助千斤顶夹紧钻杆,但是并不能解决顶力不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千斤顶式拔管装置,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以下技术问题:

2、现有技术中通过液压油缸进行拔管的方式存在安全隐患较大的问题。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4、一种千斤顶式拔管装置,包括缸体、活塞、活塞杆、导向套以及夹持器;缸体为圆筒结构;导向套为空心结构,导向套固接在缸体内,导向套与缸体之间形成一个顶部开口的环形油腔;

5、缸体一侧设置有进油口与出油口,进油口与出油口均与环形油腔连通;活塞与活塞杆均为空心结构,活塞活动密封设置在缸体与导向套之间,活塞杆固接在活塞的顶部,活塞杆的顶部穿过环形油腔的顶部开口并且活塞杆与缸体活动密封连接;夹持器连接在活塞杆的顶部;

6、夹持器包括连接座、卡瓦以及压板,连接座与活塞杆固定连接;连接座的中部设置有顶部开口大的锥形通孔;卡瓦至少设置有两个,卡瓦为楔形结构,卡瓦的底部设置在锥形通孔内,卡瓦之间形成夹紧空间,压板的中部设置有通过孔,压板设置在卡瓦的顶部并且压板与连接座通过螺柱连接。

7、进一步地,缸体的底部设置有底盘,底盘的中部设置有孔洞。

8、进一步地,缸体的侧壁上固接有把手。

9、进一步地,导向套为倒t型结构。

10、进一步地,缸体内的底部设置有内螺纹,导向套的底部设置有外螺纹;导向套与缸体螺纹连接。

11、进一步地,活塞外侧设置有第一密封圈;缸体顶部与活塞杆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

12、进一步地,缸体顶部与活塞杆之间设置有防尘圈。

13、进一步地,连接座与活塞杆通过螺杆连接。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5、本技术通过夹持器中的卡瓦和压板的设计,能够稳定地夹紧钻杆,并通过液压力保持夹持力稳定,防止钻杆松动或滑脱。

16、本技术活塞杆的设计使得钻杆受力均匀,避免了局部过大的应力集中,防止了钻杆被拔断。

17、本技术能够稳定钻杆的位置,保证钻杆在被顶出的过程中受力方向始终在其轴线方向上,有效防止钻杆因受力不均而发生拔断。

18、夹持器中卡瓦的楔形结构和摩擦力的作用,具有自紧的效果,能够防止卡瓦松动,保证夹持力的稳定性,提高了装置的可靠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千斤顶式拔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缸体(1)、活塞(3)、活塞杆(2)、导向套以及夹持器(10);缸体(1)为圆筒结构;导向套为空心结构,导向套固接在缸体(1)内,导向套与缸体(1)之间形成一个顶部开口的环形油腔(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千斤顶式拔管装置,其特征在于:缸体(1)的底部设置有底盘(4),底盘(4)的中部设置有孔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千斤顶式拔管装置,其特征在于:缸体(1)的侧壁上固接有把手(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千斤顶式拔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导向套为倒T型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千斤顶式拔管装置,其特征在于:缸体(1)内的底部设置有内螺纹,导向套的底部设置有外螺纹;导向套与缸体(1)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千斤顶式拔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活塞(3)外侧设置有第一密封圈(7);缸体(1)顶部与活塞杆(2)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1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千斤顶式拔管装置,其特征在于:缸体(1)顶部与活塞杆(2)之间设置有防尘圈(1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千斤顶式拔管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座(102)与活塞杆(2)通过螺杆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千斤顶式拔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缸体(1)、活塞(3)、活塞杆(2)、导向套以及夹持器(10);缸体(1)为圆筒结构;导向套为空心结构,导向套固接在缸体(1)内,导向套与缸体(1)之间形成一个顶部开口的环形油腔(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千斤顶式拔管装置,其特征在于:缸体(1)的底部设置有底盘(4),底盘(4)的中部设置有孔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千斤顶式拔管装置,其特征在于:缸体(1)的侧壁上固接有把手(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千斤顶式拔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导向套为倒t型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鹏姚海平李勇罗瑞泓罗渭然谢承宇
申请(专利权)人:核工业二八零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