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用于汽车内饰膜肌肤触感水性光油及其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用于汽车内饰膜肌肤触感水性光油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251356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涂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汽车内饰膜肌肤触感水性光油,所述水性光油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固化剂1‑2份、改性肤感树脂30‑40份、改性高硅树脂10‑15份、丙烯酸乳液40‑50份、助溶剂10‑20份、气相二氧化硅0.1‑0.3份、润湿分散剂0.1‑0.3份、蜡助剂2‑3份、消泡剂0.05‑0.1份、去离子水20‑30份。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得到的水性光油其耐水性、附着力、光泽度、肤感、粘度、抗菌率和光油存储的稳定性,都优于现有的产品,其在汽车内饰膜保健、功能性涂层领域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涂料,具体为一种用于汽车内饰膜肌肤触感水性光油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如今节能环保意识的逐步加强,以及高分子科学的发展,要求使用环保涂料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世界各国纷纷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我国提出了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的约束性目标,国内各家企业为寻找竞争优势都在逐步收紧涂料voc含量的指标,开发和应用环保型涂料。国内外的汽车内饰行业,汽车内饰喷涂所用的油漆还是定格在聚氨酯双组分油漆;聚氨酯双组分油漆自身含有大量的有机溶剂,并且在喷涂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相对而言uv油漆具有固化速度快、具有很高的工作效率(相对pu油漆可以大大的节约能源),环保型涂料(uv油漆的成分在紫外线照射后几乎都参与交联反应,对环境的污染极小)。所以汽车内饰高光uv光油系列油漆的研发是顺应市场趋势,汽车内饰uv光油系列油漆在汽车内饰件的应用有着极其广阔的前景。

2、但是,汽车内饰一般为塑胶体系,而在现有的技术当中,uv光油的附着力不足、高低温易开裂这些问题限制了其在这方面的应用,因此,如何研发出具有高附着力、高低温不开裂的汽车内饰喷涂uv光油系列油漆是现在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汽车内饰膜肌肤触感水性光油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用于汽车内饰膜肌肤触感水性光油,所述水性光油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4、固化剂1-2份、改性肤感树脂30-40份、改性高硅树脂10-15份、丙烯酸乳液40-50份、助溶剂10-20份、气相二氧化硅0.1-0.3份、润湿分散剂0.1-0.3份、蜡助剂2-3份、消泡剂0.05-0.1份、去离子水20-30份。

5、一种用于汽车内饰膜肌肤触感水性光油的制备方法,用于使用上述汽车内饰膜肌肤触感水性光油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6、s1:制备改性肤感树脂;

7、s2:制备改性高硅树脂;

8、s3:制备水性光油。

9、优选的,所述s1中,改性肤感树脂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10、s101:制备打底液;

11、将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1-2份、引发剂水溶液1-3份和助溶剂5-10份加入到部分去离子水中,并对其进行搅拌溶解,得到打底液;

12、s102:制备滴加液;

13、将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6-10份、5-8份丙烯酸异癸醋单体分别加入到搅拌中,并加进行添加润湿剂1-2份,进行混合得到滴加液;

14、s103:原料聚合;

15、将s101中制备得到的打底液加热到80℃,并调整搅拌速度为150转/分,当其出现蓝光后等待10分钟,并进行滴加s102制备得到的滴加液,且滴加液分8次滴加,每次滴加间隔10分钟,滴加结束后,保温并搅拌0.5-1小时;

16、s104:将s103中的反应进行降温至70℃,然后再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保温搅拌30分钟,再加入次硫酸氢钠甲醛水溶液,进行搅拌,然后对其产生的溶液进行搅拌过滤得到改性肤感树脂。

17、优选的,所述引发剂水溶液通过0.2份过硫酸铵溶解与3.2份去离子水制成。

18、优选的,所述硫酸氢钠甲醛水溶液通过0.5份硫酸氢钠加入到1份去离子水中得到。

19、优选的,所述s2中,改性高硅树脂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20、s201:制备壳层单体滴加液;

21、将丙烯酸1-2份、丙烯酸正丁酯2-5份、丙烯酸乳液20-30份和异丙苯过氧化氢0.5-1份进行搅拌混合,得到壳层单体滴加液;

22、s202:然后将0.5份丙烯酸正丁酯加入到10分去离子水中,并在在80℃的温度下,以700转/分的转速下搅拌,然后再加入过硫酸钠,进行混合,得到底层液;

23、s203:然后将底层液降温到50℃,并将s201中制备得到的滴加液加入到底层液中,进行混合,并不断测量其ph值;

24、s204:保持ph值为5.5-7.5之间,并进行保温搅拌1.5小时,然后再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和次硫酸氢钠甲醛溶液进行混合均匀,待降至室温后,得到改性高硅树脂。

25、优选的,所述s3中,水性光油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26、s301:再常温下,将2-5份去离子水、0.1-0.3份润湿分散剂、2-3份助溶剂、40-50份丙烯酸乳液和0.05-0.1份消泡剂加入到搅拌容器内进行搅拌,并以50-100转/分的速度进行搅拌混合均匀,再加入0.1-0.3份气相二氧化硅和1-2份蜡助剂进行混合,然后对混合后的物品进行研磨,直至混合粒径达到250nm以下浆液;

27、s302:再将30-40份改性肤感树脂、10-15份改性高硅树脂、1-2份蜡助剂、20-30份去离子水进行混合,并进行过滤,得到光油;

28、s303:将s302得到的光油与1-2份固化剂进行混合,即可得到水性光油。

29、优选的,所述丙烯酸乳液为聚丙烯酸酯乳液。

30、优选的,所述蜡助剂为氧化聚合物蜡、改性聚酯型蜡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任意比例的混合物。

31、优选的,所述消泡剂为低级醇类消泡剂、矿物油类消泡剂、有机硅类消泡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任意比例的混合物。

3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33、1、通过本专利技术制备得到的水性光油其耐水性、附着力、光泽度、肤感、粘度、抗菌率和光油存储的稳定性,都优于现有的产品,其在汽车内饰膜保健、功能性涂层领域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34、2、通过加入的丙烯酸树脂,可以提高其光泽度,同时可以以提高其快速干燥的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汽车内饰膜肌肤触感水性光油,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性光油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2.一种如权利要求1中汽车内饰膜肌肤触感水性光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汽车内饰膜肌肤触感水性光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改性肤感树脂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汽车内饰膜肌肤触感水性光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水溶液通过0.2份过硫酸铵溶解与3.2份去离子水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汽车内饰膜肌肤触感水性光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硫酸氢钠甲醛水溶液通过0.5份硫酸氢钠加入到1份去离子水中得到。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汽车内饰膜肌肤触感水性光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改性高硅树脂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汽车内饰膜肌肤触感水性光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水性光油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汽车内饰膜肌肤触感水性光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乳液为聚丙烯酸酯乳液。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车内饰膜肌肤触感水性光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蜡助剂为氧化聚合物蜡、改性聚酯型蜡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任意比例的混合物。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车内饰膜肌肤触感水性光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泡剂为低级醇类消泡剂、矿物油类消泡剂、有机硅类消泡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任意比例的混合物。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汽车内饰膜肌肤触感水性光油,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性光油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2.一种如权利要求1中汽车内饰膜肌肤触感水性光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汽车内饰膜肌肤触感水性光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改性肤感树脂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汽车内饰膜肌肤触感水性光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水溶液通过0.2份过硫酸铵溶解与3.2份去离子水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汽车内饰膜肌肤触感水性光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硫酸氢钠甲醛水溶液通过0.5份硫酸氢钠加入到1份去离子水中得到。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汽车内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磊娄学飞郭军正王大康马骏驰腾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立威化工涂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