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多用途轨道式巡检机器人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多用途轨道式巡检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50669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多用途轨道式巡检机器人,包括巡检机器人主体,巡检机器人主体的顶端设有轨道主体,巡检机器人主体的顶端内侧设有移动轮组件,轨道主体的两侧均开设有移动槽,轨道主体一侧的移动槽开设有正极接入槽,轨道主体另一侧的移动槽开设有负极接入槽,轨道主体两侧的移动槽相互靠近的一侧中部均开设有夹持槽,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有光滑铜质厚弹簧片,通过光滑铜质厚弹簧片的弹性从而使得光滑铜质厚弹簧片与镜面转动锥齿轮精密贴合,从而保持不断电,且均为镜面处理,从而减少摩擦力,形成稳定的电性连接,确保使用寿命,简单的机械结构能够带来维修简单,且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结构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多用途轨道式巡检机器人


技术介绍

1、巡检机器人主要应用于电力领域变电站及高压输电线的巡检,随着技术的发展巡检机器人按其驱动形式可分为轮式、履带式、轨道式、卷扬式等,其中轨道式和履带式在煤矿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矿用智能巡检机器人已在综采工作面、胶带运输系统、变电所、水泵房等场景有所应用,轨道式巡检机器人为矿用皮带运输机标准的巡检工具,成为矿用皮带运输机智能巡检的重要依托,

2、现有的巡检机器人的安装复杂,且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问题,其一在于使用时固定的不够彻底,且在使用时无法进行充电,同时采用电池供电持续时间不够持久,而外接导线却浪费资源,因此需要一种新的轨道巡检机器人。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用途轨道式巡检机器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用途轨道式巡检机器人,包括巡检机器人主体,所述巡检机器人主体的顶端设有轨道主体,所述巡检机器人主体的顶端内侧设有移动轮组件,所述轨道主体的两侧均开设有移动槽,所述轨道主体一侧的所述移动槽开设有正极接入槽,所述轨道主体另一侧的所述移动槽开设有负极接入槽,所述轨道主体两侧的所述移动槽相互靠近的一侧中部均开设有夹持槽。

3、进一步的,所述移动轮组件包括有四个移动轮主体组件,四个所述移动轮主体组件分为两组位于巡检机器人主体的顶端内部两侧,每组所述移动轮主体组件外侧的底端均设有同步转动锥齿轮杆,所述同步转动锥齿轮杆的中部设有锥齿轮,两个所述同步转动锥齿轮杆的中部底端均设有竖直转动锥齿轮杆,所述同步转动锥齿轮杆通过锥齿轮与竖直转动锥齿轮杆的顶端进行啮合,两个所述竖直转动锥齿轮杆的底端一侧设有传动锥齿轮杆,两个所述竖直转动锥齿轮杆的底端均与其靠近的传动锥齿轮杆一端进行啮合,所述传动锥齿轮杆的中部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锥齿轮杆传动齿轮的顶端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电机齿轮,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齿轮与所述传动锥齿轮杆的传动齿轮相互啮合。

4、进一步的,所述移动轮主体组件包括有传动套筒,所述传动套筒相互靠近的一端外壁均固定焊接有转动轮,所述传动套筒的内壁设有夹持弹簧,所述夹持弹簧靠近传动套筒的一端设有推动杆,所述传动套筒活动套接推动杆,所述推动杆远离转动轮的一侧固定套接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外壁固定套接有垫片,所述垫片远离转动轮的一侧设有电极接入端,能够让后期的垫片更能贴合移动槽的同时能够增大夹持力度,从而不易脱落。

5、进一步的,位于所述轨道主体两侧的垫片的电极接入端分别与负极接入槽以及正极接入槽进行活动连接,位于所述轨道主体两侧的推动杆均与夹持槽进行活动连接,所述移动槽均活动卡接对应一侧的转动轮,方便转动轮在重力的情况下进行转动的同时能够防止脱落。

6、进一步的,所述传动套筒远离转动轮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镜面转动锥齿轮,所述镜面转动锥齿轮均与对应的底端同步转动锥齿轮杆进行啮合,所述镜面转动锥齿轮的外壁摩擦连接有光滑铜质厚弹簧片,通过光滑铜质厚弹簧片的弹性从而使得光滑铜质厚弹簧片与镜面转动锥齿轮精密贴合,从而保持不断电,且均为镜面处理,从而减少摩擦力,形成稳定的电性连接。

7、进一步的,由所述垫片内壁设有导线连接轴承,所述推动杆的内壁以及底端均为金属材质,所述推动杆位于轴承处设为金属材质与推动杆的内壁连通,所述传动套筒的内壁以及底端为金属材质,所述传动套筒与镜面转动锥齿轮进行电性连接,所述光滑铜质厚弹簧片为驱动电机的电机供电,所述巡检机器人主体两侧的垫片上固定连接的电极接入端位置水平高度差为三公分,所述正极接入槽以及负极接入槽与所述电极接入端的高度相适配,所述巡检机器人主体内设有电池,所述光滑铜质厚弹簧片还为巡检机器人主体内电池进行供电,从而使得巡检机器人主体内的电机以及电池能够进行无线充电。

8、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9、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有光滑铜质厚弹簧片,通过光滑铜质厚弹簧片的弹性从而使得光滑铜质厚弹簧片与镜面转动锥齿轮精密贴合,从而保持不断电,且均为镜面处理,从而减少摩擦力,形成稳定的电性连接,确保使用寿命,简单的机械结构能够带来维修简单,且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结构可靠。

10、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有电极接入端,由于巡检机器人主体两侧的电极接入端位置水平高度差为三公分,这就会导致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正负极无法反接,反接的阻力较大,从而提醒安装者巡检机器人主体的安装为反接。

11、3.本专利技术通过设有夹持弹簧,在安装时,当电极接入端接入正常时,就会导致被压缩底端夹持弹簧会进行释放弹力,从而将垫片推动靠近移动槽,从而使得电极接入端与对应边的正极接入槽以及负极接入槽紧密贴合,从而进行电极流通,起到夹持紧固同时进行电极流通的目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用途轨道式巡检机器人,包括巡检机器人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巡检机器人主体(1)的顶端设有轨道主体(2),所述巡检机器人主体(1)的顶端内侧设有移动轮组件(3),所述轨道主体(2)的两侧均开设有移动槽(201),所述轨道主体(2)一侧的所述移动槽(201)开设有正极接入槽(202),所述轨道主体(2)另一侧的所述移动槽(201)开设有负极接入槽(203),所述轨道主体(2)两侧的所述移动槽(201)相互靠近的一侧中部均开设有夹持槽(2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用途轨道式巡检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轮组件(3)包括有四个移动轮主体组件(301),四个所述移动轮主体组件(301)分为两组位于巡检机器人主体(1)的顶端内部两侧,每组所述移动轮主体组件(301)外侧的底端均设有同步转动锥齿轮杆(302),所述同步转动锥齿轮杆(302)的中部设有锥齿轮,两个所述同步转动锥齿轮杆(302)的中部底端均设有竖直转动锥齿轮杆(3021),所述同步转动锥齿轮杆(302)通过锥齿轮与竖直转动锥齿轮杆(3021)的顶端进行啮合,两个所述竖直转动锥齿轮杆(3021)的底端一侧设有传动锥齿轮杆(303),两个所述竖直转动锥齿轮杆(3021)的底端均与其靠近的传动锥齿轮杆(303)一端进行啮合,所述传动锥齿轮杆(303)的中部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锥齿轮杆(303)传动齿轮的顶端设有驱动电机(304),所述驱动电机(304)的电机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电机齿轮,所述驱动电机(304)的电机齿轮与所述传动锥齿轮杆(303)的传动齿轮相互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用途轨道式巡检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轮主体组件(301)包括有传动套筒(3011),所述传动套筒(3011)相互靠近的一端外壁均固定焊接有转动轮(3012),所述传动套筒(3011)的内壁设有夹持弹簧(3013),所述夹持弹簧(3013)靠近传动套筒(3011)的一端设有推动杆(3014),所述传动套筒(3011)活动套接推动杆(3014),所述推动杆(3014)远离转动轮(3012)的一侧固定套接有轴承(3015),所述轴承(3015)的外壁固定套接有垫片(3016),所述垫片(3016)远离转动轮(3012)的一侧设有电极接入端(301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用途轨道式巡检机器人,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轨道主体(2)两侧的垫片(3016)的电极接入端(3017)分别与负极接入槽(203)以及正极接入槽(202)进行活动连接,位于所述轨道主体(2)两侧的推动杆(3014)均与夹持槽(204)进行活动连接,所述移动槽(201)均活动卡接对应一侧的转动轮(30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用途轨道式巡检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套筒(3011)远离转动轮(3012)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镜面转动锥齿轮(3018),所述镜面转动锥齿轮(3018)均与对应的底端同步转动锥齿轮杆(302)进行啮合,所述镜面转动锥齿轮(3018)的外壁摩擦连接有光滑铜质厚弹簧片(30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用途轨道式巡检机器人,其特征在于:由所述垫片(3016)内壁设有导线连接轴承(3015),所述推动杆(3014)的内壁以及底端均为金属材质,所述推动杆(3014)位于轴承(3015)处设为金属材质与推动杆(3014)的内壁连通,所述传动套筒(3011)的内壁以及底端为金属材质,所述传动套筒(3011)与镜面转动锥齿轮(3018)进行电性连接,所述光滑铜质厚弹簧片(305)为驱动电机(304)的电机供电,所述巡检机器人主体(1)两侧的垫片(3016)上固定连接的电极接入端(3017)位置水平高度差为三公分,所述正极接入槽(202)以及负极接入槽(203)与所述电极接入端(3017)的高度相适配,所述巡检机器人主体(1)内设有电池,所述光滑铜质厚弹簧片(305)还为巡检机器人主体(1)内电池进行供电。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用途轨道式巡检机器人,包括巡检机器人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巡检机器人主体(1)的顶端设有轨道主体(2),所述巡检机器人主体(1)的顶端内侧设有移动轮组件(3),所述轨道主体(2)的两侧均开设有移动槽(201),所述轨道主体(2)一侧的所述移动槽(201)开设有正极接入槽(202),所述轨道主体(2)另一侧的所述移动槽(201)开设有负极接入槽(203),所述轨道主体(2)两侧的所述移动槽(201)相互靠近的一侧中部均开设有夹持槽(2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用途轨道式巡检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轮组件(3)包括有四个移动轮主体组件(301),四个所述移动轮主体组件(301)分为两组位于巡检机器人主体(1)的顶端内部两侧,每组所述移动轮主体组件(301)外侧的底端均设有同步转动锥齿轮杆(302),所述同步转动锥齿轮杆(302)的中部设有锥齿轮,两个所述同步转动锥齿轮杆(302)的中部底端均设有竖直转动锥齿轮杆(3021),所述同步转动锥齿轮杆(302)通过锥齿轮与竖直转动锥齿轮杆(3021)的顶端进行啮合,两个所述竖直转动锥齿轮杆(3021)的底端一侧设有传动锥齿轮杆(303),两个所述竖直转动锥齿轮杆(3021)的底端均与其靠近的传动锥齿轮杆(303)一端进行啮合,所述传动锥齿轮杆(303)的中部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锥齿轮杆(303)传动齿轮的顶端设有驱动电机(304),所述驱动电机(304)的电机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电机齿轮,所述驱动电机(304)的电机齿轮与所述传动锥齿轮杆(303)的传动齿轮相互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用途轨道式巡检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轮主体组件(301)包括有传动套筒(3011),所述传动套筒(3011)相互靠近的一端外壁均固定焊接有转动轮(3012),所述传动套筒(3011)的内壁设有夹持弹簧(3013),所述夹持弹簧(3013)靠近传动套筒(3011)的一端设有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春晖李佳鹏杨刚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九局集团矿业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