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汽车、车窗玻璃及其防夹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汽车、车窗玻璃及其防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247389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车窗玻璃及其防夹方法。其中车窗玻璃设置人体感知器,人体感知器包括电容数字转换电路、处理模块、开关阵列以及检测模块;检测模块包括在车窗玻璃侧面沿上沿排布的至少一个条形电极单元,条形电极单元至少包括两段相互绝缘的电极,电极经由直径小于100μm的金属线绕制一定的平面形状;电容数字转换电路通过开关阵列分别耦合各个电极以获取各个电极的由于人体接近产生的自电容和/或互电容;处理模块耦合电容数字转换电路,用于依据自电容和/或互电容产生控制车窗升降电机动作的控制信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的电动升降车窗,尤其涉及一种汽车、车窗玻璃的防夹方法。


技术介绍

1、电动车窗有防夹设计需求,为解决此前防夹装置的技术缺陷,我司在先研发并申请有专利技术cn103174355b,其中列举有大量现有车窗防夹技术可借为引用,此处不再赘述。cn103174355b通过在车窗玻璃侧面上边沿丝印条形连续电极,能够达到准确的防夹检测功能,但商业推广中也发现有不足之处:(1)受限于当时丝印工艺,电极无法做到透明,需采用带色条纹覆盖,影响美观,同时丝印电极的导电性差;(2)为克服环境如温湿度的变化对检测的影响,电极设置电容基准值跟踪环境变化,当人手长时间搭载在车窗玻璃上沿时,长时间的人体对电极的影响让处理模块错误识别为环境变化进而更新电容基准,导致手长时间搭载情况下处理模块存在误触发问题。

2、丝印技术、车窗玻璃随着时间发展,目前i to丝印已能做到透明,同时中高档轿车基本采用双层夹胶玻璃,出现了诸如br112018008477-8bi等技术公开在玻璃夹层中设置透明电极。

3、us7984655b2公开了使用透明i to作为电极,电极分段布置在车窗玻璃上边沿的顶面,多段电极之间形成多组电容传感器作为防夹装置,玻璃厚度较薄,且上边沿顶面具有倒角并不平整,导致在上边沿顶面进行电极的丝印烧结制造非常困难,丝印电极导电性弱,同时随车窗玻璃升降上边沿顶面需要多次进出窗框上边沿的密封条,电极存在易磨损缺陷。us8720279b2公开电极分段布置在玻璃上边沿顶面及窗框上边沿底面形成相对地多对电容传感器,同样存在制造困难、易于磨损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克服电极在车窗玻璃上的制造难题、易磨损性,改善电极导电性带来的检测影响,同时能够检测人手长时间搭载在车窗玻璃上沿的车窗玻璃的硬件结构。

2、为此,车窗玻璃设置人体感知器,人体感知器包括电容数字转换电路、处理模块、开关阵列以及检测模块;检测模块包括在车窗玻璃侧面沿上沿排布的至少一个条形电极单元,条形电极单元至少包括两段相互绝缘的电极,电极经由直径小于100μm的金属线绕制一定的平面形状;电容数字转换电路通过开关阵列分别耦合各个电极以获取各个电极的由于人体接近产生的自电容和/或互电容;处理模块耦合电容数字转换电路,用于依据自电容和/或互电容产生控制车窗升降电机动作的控制信号。

3、本专利技术的车窗玻璃,电极利用侧面玻璃平整特性达到易制备,同时避开上沿顶面与窗框上边沿密封条之间的摩擦,克服磨损问题;电极单元采用分段布置的结构,基于各段相互绝缘电极之间的电容差异可以分辨人手长时间搭载在车窗玻璃上沿情况;电极经由直径小于100μm的金属线绕制一定的平面形状,直径小于100μm的金属线肉眼难以察觉,同时导电性较之于丝印电极方式优良,更能反映微小电容变化情况,配合电容数字转换电路(cdc),例如ad i 7142、ad i 7147,采用δ-σ调制方式通过多次对被测电容进行充放电并于参考电容比较的方法(参见:us patent number:5,134,401)直接将被测电容值转换成数字值,对电容的测量灵敏度提高到1ff级别,同时cdc对杂散电容免疫,进一步提升精度,改善测试结果;通过开关阵列实现自电容或互电容的自由组合,如将1和2、3和4、5和6、7和8组成面积更大的传感器,进一步的提升传感器的检测范围,或通过分时检测1和2、2和3、3和4、…、7和8的互电容,通过扫描的方式来提高互电容的检测精度。

4、本专利技术中,金属线可以采用钨丝、铜丝或银丝绕制成矩形、三角形或圆形,其中优选矩形方便绕制。

5、作为一种改进方案,条形电极单元至少具有两个,各个条形电极单元按一定间距平行设置且距上沿的距离各不相同,进而形成高低分布,达到识别人体靠近车窗玻璃上沿的方向的目的。其中,各个条形电极单元之间的电极可以是上下对齐设置;或者,各个条形电极单元之间的电极也可以是上下交错设置。上下对齐设置时,基于上下对齐的两个电极构建互电容,可更为准确的判断人体接近位置。本专利技术中,各个条形电极单元可分布于车窗玻璃的不同侧面,但优选地,各个条形电极单元位于车窗玻璃同一表面,使其具有基本相同的检测环境,数据对比的一致性好。

6、作为另一种改进方案,设置至少一个条形电极单元距上沿的距离配置为在车窗玻璃上升到位时能够嵌入至窗框上沿的密封条中,此时,可利用条形电极单元嵌入窗框上沿的密封条前后的电容显著差异,使条形电极单元不仅作为防夹检测,同时也复用为车窗玻璃上升到位的检测。

7、本专利技术中,电容数字转换电路、处理模块、开关阵列可以固定于车窗玻璃外的用于升降车窗玻璃的升降器的玻璃托架上,此时,电极引线在玻璃上布至玻璃边缘后,需要通过随动电线跳接至电容数字转换电路、处理模块,一方面随动电线属于特殊线带来成本提升,另一方面随动线的扭动状态未知带来寄生电容的影响为检测带来不确定性。为改善随动线带来的影响,可以更进一步地,将电容数字转换电路、处理模块、开关阵列固定于车窗玻璃上,此时数字转换电路、处理模块、电极引线均相对固定,不受玻璃升降影响,进一步提升检测准确性。更进一步地,车窗玻璃采用为双层玻璃,电容数字转换电路、处理模块、开关阵列、各电极及其电极引线夹设于双层玻璃之间,进一步地达到检测环境稳定性的提升。优选地,电极引线设置于车窗玻璃侧面避让玻璃左右边沿与窗框相接的部位,避免窗框左右侧对电极引线的影响带来的检测干扰,诸如,窗框左右侧的凹槽进水不易排出对检测的影响。

8、还提供上述车窗玻璃的一种防夹方法,包括:获取条形电极单元中各电极的自电容和/或互电容;基于,若有人体接近车窗玻璃上沿时,接近处的电极的自电容和/或互电容发生显著变化,作为有人体接近车窗玻璃上沿附近的判断条件;处理模块接收自电容和/或互电容的电容量变化信号,依据上述判断条件进行判断,产生控制信号;基于,若有人体长时间搭在车窗玻璃上沿时,条形电极单元中接触位置处的电极较之其他电极的自电容基准值和/或互电容基准值存在显著差异,作为消除人体长时间搭在车窗玻璃上沿引起干扰的判断条件。

9、作为防夹方法的改进方案,可以设置条形电极单元至少具有两个,各个条形电极单元按一定间距平行设置且距上沿的距离各不相同;基于,若人体从车窗玻璃上沿的上方接近时,位于上方的条形电极单元的自电容变化显著大于位于下方的条形电极单元的自电容变化;若当人体从车窗玻璃侧面接近时,位于上方的条形电极单元的与位于下方的条形电极单元的自电容变化基本相等;若人体从车窗玻璃上沿的下方接近时,位于下方的条形电极单元的自电容变化显著大于位于上方的条形电极单元的自电容变化,作为人体接近车窗玻璃上沿方向的判断条件。进一步地,设置各个条形电极单元之间的电极上下对齐;获取至少两个条形电极单元中每组上下对齐的两个电极之间的互电容;基于,若有人体接近车窗玻璃上沿时,接近处的该组电极的互电容较之其他组电极的互电容存在显著差异,作为人体接近位置的判断条件。

10、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上述车窗玻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窗玻璃,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窗玻璃,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窗玻璃,其特征在于:各个条形电极单元之间的电极上下对齐设置;或者,各个条形电极单元之间的电极上下交错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窗玻璃,其特征在于:各个条形电极单元位于车窗玻璃同一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窗玻璃,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窗玻璃,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窗玻璃,其特征在于:电极引线设置于车窗玻璃侧面避让玻璃左右边沿与窗框相接的部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窗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数字转换电路、处理模块、开关阵列固定于车窗玻璃上。

9.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车窗玻璃的防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夹方法,其特征在于: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防夹方法,其特征在于:

12.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车窗玻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窗玻璃,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窗玻璃,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窗玻璃,其特征在于:各个条形电极单元之间的电极上下对齐设置;或者,各个条形电极单元之间的电极上下交错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窗玻璃,其特征在于:各个条形电极单元位于车窗玻璃同一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窗玻璃,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窗玻璃,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滕谌王凯黄旭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他山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