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ICC保护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45591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5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PICC保护套,包括保护套,所述保护套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上袖口和下袖口,所述保护套侧面贯穿开设有观察口,所述观察口内设置有用于固定导管的固定组件,所述上袖口内设置有用于收紧上袖口的收紧组件,所述收紧组件与固定组件传动连接,当固定组件转动闭合时,带动收紧组件转动将上袖口收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观察口内设置固定座,通过两块固定板,将导管固定在固定座上,避免在患者日常活动当中,造成导管脱落和患者的不适;两块固定板相互卡接,维持对导管的固定;在固定板对导管固定的同时,转动杆带动松紧带收紧,使得上袖口与手臂处更加贴合,避免洗漱时水从上袖口渗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具体是一种picc保护套。


技术介绍

1、picc导管(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是利用导管从外周手臂的静脉进行穿刺,导管直达靠近心脏的大静脉,避免化疗药物与手臂静脉的直接接触,加上大静脉的血流速度很快,可以迅速冲稀化疗药物,防止药物对血管的刺激;现有的picc导管通过无菌透明敷贴和胶布粘贴,且均是病人皮肤直接接触,长时间后无菌透明敷贴和胶布粘贴的粘性会降低,病人在穿脱衣服时容易拽扯,导致导管穿刺部位及外露导管部分意外脱落,减少了导管的目标使用时间,在更换无菌透明敷贴和胶布粘贴时,会撕扯到病人的皮肤,给病人造成不适,病人在洗澡时容易使伤口进水,造成感染,恶化病情。

2、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215915982u公开的一种用于可输液留置针、picc的保护套,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护套筒,所述保护套筒的两端均设有松,紧调节套,所述保护套筒的中部设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具有可启闭的启闭块;所述启闭块的一侧缝制在保护套筒紧靠观察窗一侧的部位,启闭块的大小可覆盖住观察窗,启闭块覆盖在保护套筒的部位与保护套筒之间通过魔术贴连接。

3、上述方案中未考虑到导管在保护套内的固定问题,未固定的导管在患者日常活动当中容易脱落和造成患者的不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picc保护套,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picc保护套,包括保护套,所述保护套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上袖口和下袖口,所述保护套侧面贯穿开设有观察口,所述观察口内设置有用于固定导管的固定组件,所述上袖口内设置有用于收紧上袖口的收紧组件,所述收紧组件与固定组件传动连接,当固定组件转动闭合时,带动收紧组件转动将上袖口收紧。

4、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竖直固定于观察口内上端,所述固定座上靠近观察口开口外侧的一端开设有用于放置导管的置管槽,所述置管槽的四个角外侧上均固定有挡板,所述固定座左右两侧均竖直设置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转动连接于两组挡板之间,所述转动杆的其中一组上固定有第一固定板,另一组上固定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活动卡接,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卡接组件和第二卡接组件,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沿转动杆方向上的两侧均与挡板之间固定有第一扭簧,所述转动杆向上穿过保护套侧壁并与收紧组件固定连接。

5、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卡接组件包括第一卡接口,所述第一卡接口开设于第一固定板远离转动杆的一侧,所述第一卡接口与第二固定板活动配合,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外侧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方向与转动杆的方向垂直,所述滑动槽与第一卡接口连通,所述滑动槽内滑动配合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与滑动槽靠近转动杆的一端弹性连接,所述滑动槽侧壁上开设有保证滑动杆沿滑动槽方向滑动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与滑动槽方向平行,所述滑动杆侧面固定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与导向槽滑动配合,所述滑动杆伸入第一卡接口的一端沿滑动杆的方向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滑动配合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限位槽底端弹性连接,所述限位块靠近观察口上端面的一侧为斜面。

6、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卡接组件包括第二卡接口,所述第二卡接口开设于第二固定板远离转动杆的一侧,所述第二卡接口与第一卡接口相互对应,所述第二卡接口内转动连接有卡接杆,所述卡接杆与限位块活动卡接,所述卡接杆上靠近第二固定板外侧的一端固定有操作杆,所述操作杆垂直穿过第二固定板外侧面,所述操作杆与第二固定板外侧面之间固定有第二扭簧。

7、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收紧组件包括带轮,所述带轮固定在转动杆靠近上袖口的一端,所述上袖口内滑动有松紧带,所述松紧带两端分别固定在两组带轮上。

8、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袖口与下袖口均为弹性材料。

9、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观察口四周固定有魔术贴,所述观察口外侧固定有盖板,所述盖板的一侧与保护套固定连接,所述盖板的其他侧边与魔术贴相互粘合,所述保护套和盖板均为防水材料。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观察口内设置固定座,通过两块固定板,将导管固定在固定座上,避免在患者日常活动当中,造成导管脱落和患者的不适;两块固定板相互卡接,维持对导管的固定;在固定板对导管固定的同时,转动杆带动松紧带收紧,使得上袖口与手臂处更加贴合,避免洗漱时水从上袖口渗入,使得患者导管附近的皮肤沾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PICC保护套,包括保护套,所述保护套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上袖口和下袖口,所述保护套侧面贯穿开设有观察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观察口内设置有用于固定导管的固定组件,所述上袖口内设置有用于收紧上袖口的收紧组件,所述收紧组件与固定组件传动连接,当固定组件转动闭合时,带动收紧组件转动将上袖口收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ICC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竖直固定于观察口内上端,所述固定座上靠近观察口开口外侧的一端开设有用于放置导管的置管槽,所述置管槽的四个角外侧上均固定有挡板,所述固定座左右两侧均竖直设置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转动连接于两组挡板之间,所述转动杆的其中一组上固定有第一固定板,另一组上固定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活动卡接,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卡接组件和第二卡接组件,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沿转动杆方向上的两侧均与挡板之间固定有第一扭簧,所述转动杆向上穿过保护套侧壁并与收紧组件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PICC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组件包括第一卡接口,所述第一卡接口开设于第一固定板远离转动杆的一侧,所述第一卡接口与第二固定板活动配合,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外侧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方向与转动杆的方向垂直,所述滑动槽与第一卡接口连通,所述滑动槽内滑动配合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与滑动槽靠近转动杆的一端弹性连接,所述滑动槽侧壁上开设有保证滑动杆沿滑动槽方向滑动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与滑动槽方向平行,所述滑动杆侧面固定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与导向槽滑动配合,所述滑动杆伸入第一卡接口的一端沿滑动杆的方向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滑动配合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限位槽底端弹性连接,所述限位块靠近观察口上端面的一侧为斜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PICC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接组件包括第二卡接口,所述第二卡接口开设于第二固定板远离转动杆的一侧,所述第二卡接口与第一卡接口相互对应,所述第二卡接口内转动连接有卡接杆,所述卡接杆与限位块活动卡接,所述卡接杆上靠近第二固定板外侧的一端固定有操作杆,所述操作杆垂直穿过第二固定板外侧面,所述操作杆与第二固定板外侧面之间固定有第二扭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PICC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紧组件包括带轮,所述带轮固定在转动杆靠近上袖口的一端,所述上袖口内滑动有松紧带,所述松紧带两端分别固定在两组带轮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PICC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袖口与下袖口均为弹性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ICC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观察口四周固定有魔术贴,所述观察口外侧固定有盖板,所述盖板的一侧与保护套固定连接,所述盖板的其他侧边与魔术贴相互粘合,所述保护套和盖板均为防水材料。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icc保护套,包括保护套,所述保护套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上袖口和下袖口,所述保护套侧面贯穿开设有观察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观察口内设置有用于固定导管的固定组件,所述上袖口内设置有用于收紧上袖口的收紧组件,所述收紧组件与固定组件传动连接,当固定组件转动闭合时,带动收紧组件转动将上袖口收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icc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竖直固定于观察口内上端,所述固定座上靠近观察口开口外侧的一端开设有用于放置导管的置管槽,所述置管槽的四个角外侧上均固定有挡板,所述固定座左右两侧均竖直设置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转动连接于两组挡板之间,所述转动杆的其中一组上固定有第一固定板,另一组上固定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活动卡接,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卡接组件和第二卡接组件,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沿转动杆方向上的两侧均与挡板之间固定有第一扭簧,所述转动杆向上穿过保护套侧壁并与收紧组件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picc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组件包括第一卡接口,所述第一卡接口开设于第一固定板远离转动杆的一侧,所述第一卡接口与第二固定板活动配合,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外侧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方向与转动杆的方向垂直,所述滑动槽与第一卡接口连通,所述滑动槽内滑动配合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与滑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婷韩爱芝阮敏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