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构建源网荷储一体化协同系统控制架构的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构建源网荷储一体化协同系统控制架构的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245357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电力系统新能源发电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方法包括,源网荷储系统控制架构分为地市级调控层和省级调控层,省级源网荷储系统接收从省级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数据和模型,整合了负荷管理系统、光伏发电功率预测系统、风力发电功率预测系统、小电管理技术支持系统,地市级源网荷储系统整合了地市调度自动化系统,进行省地两级部署;将数据进行存储聚合,合并关系数据模型生成母线‑支路模型,以电网拓扑模型为基础建立源网荷储系统全局优化模型,得到优化调度策略;省级源网荷储系统将结果进行优化,并传递省级调度自动化系统传达控制指令,地市级源网荷储系统将优化的结果传递给同一级的调度自动化系统控制。本发明专利技术保证电力供应稳定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系统新能源发电,具体涉及了一种源网荷储一体化协同控制系统的控制框架。


技术介绍

1、源网荷储协同控制主要是通过多种优化手段、系统工具以及信息交互手段进行。以丰富可调控资源、优化协同策略、省级控制模式为目标,将分布式电源、柔性负荷(电动汽车、电采暖、非工空调、虚拟电厂等)、储能等纳入电网调度优化乃至控制范畴,充分应用其负荷弹性和时间弹性性能,优化控制分布式电源发电、柔性负荷用电、储能充放电,实现各类电源、负荷与电网的智能互动,整体提升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能力,资源优化配置能力以及清洁能源消纳能力。当前电网峰谷差日益增大、局部供电瓶颈日益突出。在度夏、度冬负荷高峰期间,出现500kv变电站下网及220kv省网断面接近甚至超过控制功率,部分220kv、110kv主变压器及配电网线路重载等一系列问题;同时,当电网线路存在设备重过载的情况下,如采用用户侧调控措施可能带给用户不好的用能体验。源网与可调资源互动尚无有效的商业模式。可调资源与电网互动的积极性不高,缺乏市场化手段和双赢的商业模式支撑电力可调节资源积极主动参与电网调控。

2、在新型电力系统构建过程中,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及渗透率持续增长,柔性负荷、储能设备等具备源荷双重特征的新型负荷比重不断上升,负荷聚合商、智能楼宇等新的用能形式不断涌现,电力系统构成及其运行呈现了新的特性,迫切需要挖掘系统中灵活性调节资源,并提升资源调控能力。当前我国省级调控系统和地市级调控系统没有充分调用可再生能源、储能和柔性负荷等可调节资源参与调度和调频等,现有的关于电力系统调控技术研究大都局限于园区级和微网级调度,对于省网级源网荷储控制优化研究、应用较少。迫切需要设计适用于新型电力系统发展的源网荷储一体化系统控制架构。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现有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源网荷储一体化协同架构能充分挖掘电源侧、电网侧、负荷侧和储能侧的可调节资源,将原有的“源随荷动”的调控模式转变为“源网荷储互动”的调控模式,使电力系统中各部分同时参与调节,共同保证电力电量平衡,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同时,利用源网荷储一体化协同架构建立500-10kv输电网和配电网多电压等级贯通的电网模型,将不同电压等级的元件汇集,建立源网荷储一张图模型。采用图计算引擎,计算海量规模性的数据,完成实时的电网调控。

2、因此,提供了一种构建源网荷储一体化协同系统控制架构的方法。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构建源网荷储一体化协同系统控制架构的方法,包括:

4、源网荷储系统控制架构分为地市级调控层和省级调控层,省级源网荷储系统接收从省级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数据和模型,整合了负荷管理系统、光伏发电功率预测系统、风力发电功率预测系统、小电管理技术支持系统,地市级源网荷储系统整合了地市调度自动化系统,进行省地两级部署;将数据进行存储聚合,合并关系数据模型生成母线-支路模型,以电网拓扑模型为基础建立源网荷储系统全局优化模型,得到优化调度策略;省级源网荷储系统将结果进行优化,并传递省级调度自动化系统传达控制指令,地市级源网荷储系统将优化的结果传递给同一级的调度自动化系统控制。

5、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构建源网荷储一体化协同系统控制架构的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两级部署包括在省级调控层和地市级调控层部署源网荷储系统,源网荷储系统从省级调度自动化系统、地市级调度自动化系统获取数据和模型,下发控制指令,与负荷管理系统、光伏发电功率预测系统、风力发电功率预测系统、小电管理技术支持系统、虚拟电厂监管平台交互量测运行数据,进行调控:

6、所述省级源网荷储包括省级源网荷储系统接收从省级调度自动化系统、资源聚合体、负荷管理系统发送的数据。

7、省级调度自动化系统向源网荷储系统传输电网中区域、省市、地市、县区管理关系、变电站、发电机组、变压器、线路的电网设备拓扑联结关系及参数,发电厂的最大可调节出力、最小可调节出力、发电计划、机组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电压、电流等电气模拟量,并网点设备运行状态、故障信息的状态量数据以及scada系统获取的实时状态信息。

8、负荷聚合商与虚拟电厂将可调度资源聚合,向源网荷储系统发送可调节资源响应能力、可调节范围、可调节时段的调节信息。

9、负荷管理系统区分可平移负荷、可转移负荷、可中断负荷,将柔性负荷的调节特性进行分类整理,传递给源网荷储系统。

10、小电管理系统将分布式资源数据进行汇总整理,传递给源网荷储系统;光伏发电功率预测系统、风力发电功率预测系统对光伏、风电的出力预测数据,传递给源网荷储系统。

11、所述地市级源网荷储包括接收从地市级调度自动化系统接收数据,直接接收从资源层传递的数据,地市级调度自动化系统将地市级电网的拓扑数据,以及scada系统中电网运行的实时数据传递给源网荷储系统,资源层中柔性负荷的可调节时间、调节能力、量测的状态量数据接入源网荷储系统,分布式电源、分布式储能将实时发电数据、可调节能力的运行数据及调节能力数据上传至源网荷储系统。

12、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构建源网荷储一体化协同系统控制架构的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源网荷储系统控制架构包括地市级调控层和省级调控层。

13、省级调控层调控资源层包括省级直控电厂、负荷聚合商、虚拟电厂及柔性负荷,所述负荷聚合商包括居民负荷、电动汽车小型可调节负荷,所述虚拟电厂包括分布式发电、分布式储能、商业可调负荷、工业可调负荷、柔性负荷包括工业可调节负荷、大型园区负荷。

14、地级调控层调控资源层包括地方电厂、分布式电荷、分布式电源、分布式储能。

15、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构建源网荷储一体化协同系统控制架构的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省级调控层进行省级调度自动化控制架构包括电力系统运行驾驶舱、运行管理系统、运行控制系统,省级源网荷储协同系统控制架构包括在线评估、全景检测与运行状态的评估、平台与模型管理以及全局优化与运行控制,省级源网荷储实现日前、日内和实现优化调度与频率控制。

16、地级调控层进行地级调度自动化控制架构包括电力系统运行驾驶舱、运行管理系统、运行控制系统;接收省级的调控,根据调控做进一步分配,地级源网荷储协同系统控制架构包括平台与模型管理、数据集成和模型管理、地区优化与运行控制,地市源网荷储系统实现实时频率控制。

17、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构建源网荷储一体化协同系统控制架构的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合并关系数据模型生成初始候选图包括源网荷储系统将收集到数据以图数据库的形式存储:

18、所述合并关系数据模型将模型中描述相同概念的关系合并:当keyr1=keyr2=keyr3=…时,则将具有相同主键的多重关系合并,当模型中包含交流线路组合、两卷变压器组合、三卷变压器组合、直流线路组合时,将同一物理概念多重关系本体进行组合。

19、所述生成初始候选图包括将关系模式集合中所有关系模式分别作为类节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构建源网荷储一体化协同系统控制架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构建源网荷储一体化协同系统控制架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级部署包括在省级调控层和地市级调控层部署源网荷储系统,源网荷储系统从省级调度自动化系统、地市级调度自动化系统获取数据和模型,下发控制指令,与负荷管理系统、光伏发电功率预测系统、风力发电功率预测系统、小电管理技术支持系统、虚拟电厂监管平台交互量测运行数据,进行调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构建源网荷储一体化协同系统控制架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网荷储系统控制架构包括地市级调控层和省级调控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构建源网荷储一体化协同系统控制架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市级调控层和省级调控层包括: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构建源网荷储一体化协同系统控制架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合并关系数据模型生成母线-支路模型包括源网荷储系统将收集到数据以图数据库的形式存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构建源网荷储一体化协同系统控制架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源网荷储系统全局优化模型包括依托从原系统各部分收集到的数据,形成源网荷储一张图的数据底座,进而根据调控目标建立系统全局优化模型,其中,满足约束条件下全局优化调度模型的目标函数为机组发电成本最小,制定计划过程中,风光机组不参与发电计划制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构建源网荷储一体化协同系统控制架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省级源网荷储系统将结果进行优化包括进行全局优化决策:

8.一种采用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构建源网荷储一体化协同系统控制架构的方法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集成模块、模型构建模块及优化决策执行模块;

9.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构建源网荷储一体化协同系统控制架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构建源网荷储一体化协同系统控制架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级部署包括在省级调控层和地市级调控层部署源网荷储系统,源网荷储系统从省级调度自动化系统、地市级调度自动化系统获取数据和模型,下发控制指令,与负荷管理系统、光伏发电功率预测系统、风力发电功率预测系统、小电管理技术支持系统、虚拟电厂监管平台交互量测运行数据,进行调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构建源网荷储一体化协同系统控制架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网荷储系统控制架构包括地市级调控层和省级调控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构建源网荷储一体化协同系统控制架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市级调控层和省级调控层包括: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构建源网荷储一体化协同系统控制架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合并关系数据模型生成母线-支路模型包括源网荷储系统将收集到数据以图数据库的形式存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路学刚朱余启徐佳宁杨亚洲谢桦张沛郄靖彪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