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磁流变弹性体内支撑拉弯,具体为一种型材磁流变弹性体内支撑多点拉弯耦合成形装置。
技术介绍
1、金属空心构件,因其独特的比强度高、比刚度高特性,在现代工业领域中受到了广泛的青睐。这种中空型材制件不仅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而且其结构特性使得它在高铁、汽车、航空航天、核电、船舶等多个关键领域都有着不可或缺的应用。特别是在追求轻量化、高强度的现代交通工具中,金属空心构件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2、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三维多点拉弯成形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型材弯曲技术,逐渐崭露头角。与传统的弯曲技术相比,三维多点拉弯成形技术不仅效率更高,而且精度和质量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这种技术通过精确的控制每个点的拉弯力度,使得金属空心构件在成形过程中能够保持更好的稳定性,从而有效避免了一些常见的成形缺陷。
3、然而,尽管三维多点拉弯成形技术带来了很多优势,但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在对薄壁空心构件进行成形时,由于材料本身的特性,加上较大的弯曲半径或复杂的空间构形要求,很容易导致构件在成形过程中出现截面畸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型材磁流变弹性体内支撑多点拉弯耦合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弯耦合成形装置包括多点拉弯装置(4)和磁流变弹性体(3),所述多点拉弯装置(4)上安装有磁场发生装置(5),所述多点拉弯装置(4)两端安装有拉弯夹钳(2),所述磁流变弹性体(3)用于支撑型材内壁,所述拉弯夹钳(2)用于拉伸和扭转型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型材磁流变弹性体内支撑多点拉弯耦合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点拉弯装置(4)包括拉弯底座(41)和模具头体(413),所述拉弯底座(41)上安装有滑动板(42),所述拉弯底座(41)内安装有第八气缸(415),所述滑动板(4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型材磁流变弹性体内支撑多点拉弯耦合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弯耦合成形装置包括多点拉弯装置(4)和磁流变弹性体(3),所述多点拉弯装置(4)上安装有磁场发生装置(5),所述多点拉弯装置(4)两端安装有拉弯夹钳(2),所述磁流变弹性体(3)用于支撑型材内壁,所述拉弯夹钳(2)用于拉伸和扭转型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型材磁流变弹性体内支撑多点拉弯耦合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点拉弯装置(4)包括拉弯底座(41)和模具头体(413),所述拉弯底座(41)上安装有滑动板(42),所述拉弯底座(41)内安装有第八气缸(415),所述滑动板(42)顶端安装有升降座(43)和方立柱(44),所述滑动板(42)底端安装有推块(416),所述第八气缸(415)输出轴与推块(416)连接,所述升降座(43)内安装有第九气缸(414),所述第九气缸(414)输出轴上安装有下立柱(48),所述下立柱(48)上安装有连杆器(49),所述连杆器(49)上安装有第一气缸(410),所述第一气缸(410)输出轴上安装有压片(411),所述方立柱(44)上安装有横杆(45),所述横杆(45)上安装有夹片(46),所述横杆(45)一端安装有顶块(47),所述顶块(47)上活动安装有上立柱(412),所述模具头体(413)底端与下立柱(48)连接,所述模具头体(413)顶端与上立柱(412)连接,所述磁场发生装置(5)顶端与上立柱(412)连接,所述磁场发生装置(5)底端与下立柱(48)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型材磁流变弹性体内支撑多点拉弯耦合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弯夹钳(2)包括夹具本体(22)和第一夹钳底座(21),所述第一夹钳底座(21)上安装有第二夹钳底座(27),所述第二夹钳底座(27)上安装有气缸底座(210),所述气缸底座(210)上分别安装有第二气缸(25)和第三气缸(26),所述第二气缸(25)输出轴通过气缸铰链(29)与第二轴承(24)活动连接,所述第三气缸(26)输出轴通过气缸铰链(29)与第一轴承(23)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轴承(23)底端通过连接件安装有电机(28),所述夹具本体(22)分别与第一轴承(23)和第二轴承(24)活动连接,所述电机(28)输出轴上安装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通过皮带与夹具本体(22)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型材磁流变弹性体内支撑多点拉弯耦合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本体(22)包括夹具壳(221)、第三螺纹杆(227)、管道连接环(229)和第一螺纹杆(225),所述夹具壳(221)内安装有第四气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策,孙浩,李义,于开锋,宋相军,梁继才,滕菲,孙世杰,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