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空调制造技术_技高网

空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43592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54
本公开的空调包括:基座壳体,被配置为包括吸入端口,空气通过所述吸入端口被吸入,并且所述基座壳体在其中容纳过滤器;塔式壳体,被配置为设置在所述基座壳体的上方并包括排出端口,从所述吸入端口被吸入的空气通过所述排出端口被排出;以及加热器,被配置为设置在所述塔式壳体内,以对所述空气进行加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涉及一种包括加热器的空调,所述加热器用于对通过附壁效应(coandaeffect,康达效应)排出的空气进行加热。


技术介绍

1、一般而言,鼓风机是一种驱动风扇以产生空气流的机械装置。在相关技术中,鼓风机具有围绕旋转轴线旋转的风扇,并且一电机使风扇旋转以产生风。

2、使用了轴流式风扇(axial fan)的相关技术的风扇具有在较宽范围内提供风的优点,但存在的问题是,该风扇不能在狭窄区域内集中地(intensively,强烈地)提供风。

3、日本专利第2019-107643号公开了一种通过使用附壁效应来向用户提供风的风扇。

4、在相关技术的风扇的情况中,没有公开用于控制通过附壁效应排出的空气的路径或改变被排出的空气的形状的技术。因此,在相关技术的风扇的情况中,存在以下问题:排出空气的流速非常慢,排出空气的方向不能改变,并且排出空气难以到达远处的用户。

5、此外,韩国专利第2003-0053400号公开了一种通过直护套加热器(straightsheath heater)和方形散热鳍片之间(通过紧密接触和焊接)的机械接触来传递热量的板形散热板结构。该现有技术具有板状结构,因此,在布置在壳体内时占用大量空间,并且形状转换受到限制。

6、此外,相关技术的直护套加热器仅可在一个方向上执行热交换,并且仅可在局部表面上使用焊接方法。因此,由于外部冲击、热量或氧化而导致存在可靠性(使用寿命)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技术问题

>2、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用于空调的风扇装置,其能够将通过排出端口排出的空气的温度控制到用户期望温度。

3、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其能够朝向排出端口引导流动的空气,同时减少对排出空气进行加热的加热器所占用的空间。

4、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其中用于对空气进行加热的加热器具有耐热、抗冲击和抗氧化性。

5、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其能够在各个方向上并以各种形式将通过排出端口排出的空气排出。

6、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其可以将盖和主体没有间隙地紧密联接,并且当将盖和主体彼此分离时,通过向盖分离单元施加外力,可以容易地将主体和盖彼此分离。

7、技术解决方案

8、本公开包括被连接到两个散热管的多个散热销(heat-radiating pin,散热鳍片)。

9、具体地,根据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空调,其包括:基座壳体,被配置为包括吸入端口,空气通过所述吸入端口被吸入,并且所述基座壳体中容纳过滤器;塔式壳体,被配置为设置在所述基座壳体的上方并包括排出端口,从所述吸入端口被吸入的空气通过所述排出端口被排出;以及加热器,被配置为设置在所述塔式壳体内,以对空气进行加热,其中,所述加热器包括:散热管,被配置为包括彼此平行设置的第一散热管和第二散热管,以及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一散热管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散热管的一端彼此连接的第三散热管;以及多个散热销,被配置为联接到所述第一散热管和所述第二散热管,并且所述第一散热管在第一方向上延伸,所述散热销形成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的散热表面。

10、所述第三散热管可以具有曲率。

11、所述散热销可以包括:第一管孔,所述第一散热管被插入到所述第一管孔中;以及第二管孔,所述第二散热管被插入到所述第二管孔中。

12、所述散热销的散热表面可以是所述散热销的最宽表面。

13、所述散热销的散热表面可以限定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表面。

14、所述散热销被布置成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彼此间隔开。

15、所述多个散热销的节距可以小于所述第一散热管与所述第二散热管之间的分隔距离。

16、所述排出端口可以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并且所述散热销可以改变吸入的空气的方向,以将所述空气引导至所述排出端口。

17、所述散热销的材料和所述散热管的材料可以彼此不同。

18、所述加热器还可以包括被联接到所述第三散热管的顶部散热构件。

19、所述顶部散热构件可以包括:连接器,所述第三散热管的至少一部分被插入到所述连接器中;以及多个顶部散热销,被配置为被连接到所述连接器,并具有比所述连接器的表面积大的表面积。

20、所述空调还可以包括保护盖,所述保护盖被配置为防止加热器与外部接触,并使空气流向所述加热器。

21、所述保护盖可以被形成为与所述散热销间隔开以包围至少所述散热销,并且包括盖入口和盖排出端口,空气流入所述盖入口,所述盖内的空气通过所述排出端口被排出。

22、将所述盖入口的中心与所述盖排出端口的中心相互连接的线可以在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的方向上延伸。

23、所述保护盖可以包括:第一保护盖,其由耐热材料形成;以及第二保护盖,设置在所述第一保护盖和所述加热器之间,并由保温材料(insulation material,隔离材料)形成。

24、所述加热器还可以包括紧固板,所述保护盖被联接到所述紧固板,并且所述紧固板可被联接到所述第一散热管和所述第二散热管。

25、所述紧固板可以被联接到所述塔式壳体。

26、所述散热销的一端可以设置成比所述散热销的另一端更靠近所述排出端口,并且所述散热销的该一端可以定位成高于所述散热销的该另一端。

27、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案,提供了一种空调,其包括:基座壳体,被配置为包括吸入端口,空气通过所述吸入端口被吸入,并且所述基座壳体被配置为在其中容纳过滤器;塔式壳体,被配置为设置在所述基座壳体的上方并被配置为包括第一塔和第二塔,所述第一塔和第二塔中均具有空气流动路径并被形成为彼此间隔开;吹风空间(blowing space,吹气空间),被配置为形成在第一塔和第二塔之间;第一排出端口,被配置为形成在所述第一塔中,并将所述被吸入的空气排出到所述吹风空间;第二排出端口,被配置为形成在所述第二塔中,并将被吸入的空气排出到所述吹风空间;以及加热器,被配置为设置在所述塔式壳体内,并且设置为与所述第一排出端口和所述第二排出端口中的至少一个相邻,其中,所述加热器包括:散热管,被配置为包括彼此平行设置的第一散热管和第二散热管,及被配置为将第一散热管的一端和第二散热管的一端彼此连接的第三散热管;以及多个散热销,被配置为联接到所述第一散热管和所述第二散热管,并且所述第一散热管在第一方向上延伸,所述多个散热销形成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的散热表面。

28、根据本公开的又另一方案,提供了一种空调,其包括:基座壳体,被配置为包括吸入端口,空气通过所述吸入端口被吸入,并且所述基座壳体在其中容纳过滤器;塔式壳体,被配置为设置在所述基座壳体的上方并包括第一塔和第二塔,所述第一塔和所述第二塔中均具有空气流动路径并被形成为彼此间隔开;吹风空间,被配置为形成在所述第一塔和所述第二塔之间;第一排出端口,被配置为形成在所述第一塔中,并将所述被吸入的空气排出到所述吹风空间;第二排出端口,被配置为形成在所述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调,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其中,所述加热器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其中,所述多个散热销包括:第一管孔,所述第一散热管被插入到所述第一管孔中;以及第二管孔,所述第二散热管被插入到所述第二管孔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其中,所述散热表面是所述多个散热销的每一个的最宽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其中,所述散热表面限定与所述加热器的所述纵向垂直的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其中,所述多个散热销布置成在所述加热器的所述纵向上彼此间隔开。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其中,所述多个散热销的节距小于所述第一散热管和所述第二散热管之间的分隔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其中,所述多个散热销改变被吸入的空气的方向,以将所述空气引导至所述排出端口。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其中,所述多个散热销的材料和所述散热管的材料彼此不同。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其中,所述加热器还包括与所述第三散热管联接的顶部散热构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其中,所述加热器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其中,所述多个散热销包括:第一管孔,所述第一散热管被插入到所述第一管孔中;以及第二管孔,所述第二散热管被插入到所述第二管孔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其中,所述散热表面是所述多个散热销的每一个的最宽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其中,所述散热表面限定与所述加热器的所述纵向垂直的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昌谦崔硕浩朴亨镐金厚辰崔智恩李昌勋郑裁赫金柱贤金容民崔致英
申请(专利权)人:LG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