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42563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54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背板、中框和卡钩结构,所述背板和所述中框通过所述卡钩结构配合固定;所述卡钩结构包括卡钩和卡槽,所述卡钩设置在所述背板上,所述卡槽设置在所述中框上,所述卡钩与所述卡槽卡合连接;本申请通过以上设计,背光模组拆装方便,且能够避免多次拆装影响良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显示,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1、mini led(mini light emitting diode,简称mini led)又名“次毫米发光二极管”,它是led微缩化和矩阵化后的技术产物,是指芯片尺寸介于50~200μm之间的led器件,介于小间距led和microled之间。mini led显示装置采用直下式背光方式,大大提升背光源数量,配合分区控光技术,实现区域亮度调节,带来更好的视觉体验。

2、现有的mini led背板和中框的固定,需要背板上对应开设通孔,将中框对应通孔的位置进行卡扣固定,而这样背板与中框组装作业困难,且折卸也不方便,容易对背光模组造成损伤;而且由于通孔的存在,会造成外面的异物会通过通孔进入背光模组内,影响良率,因此,以上问题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拆装方便、保证良率的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2、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背板、中框和卡钩结构,所述背板和所述中框通过所述卡钩结构配合固定;

3、所述卡钩结构包括卡钩和卡槽,所述卡钩设置在所述背板上,所述卡槽设置在所述中框上,所述卡钩与所述卡槽卡合连接;

4、所述背板包括第一背板和第二背板,所述第一背板与所述第二背板垂直设置,所述卡钩包括第一卡钩和第二卡钩,所述第一卡钩设置在所述第一背板上,所述第二卡钩设置在所述第二背板上;

5、所述中框包括垂直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卡槽包括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设置在所述中框的第一侧面,所述第二卡槽设置在所述中框的第二侧面,所述第一卡槽与所述第一卡钩对应配合,所述第二卡槽与所述第二卡钩对应配合。

6、可选的,所述第一卡钩包括第一子卡钩和第二子卡钩,所述第一子卡钩和所述第二子卡钩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背板在第一方向上相互远离的两端;所述第二卡钩包括第三子卡钩和第四子卡钩,所述第三子卡钩和所述第四子卡钩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背板在第一方向上相互远离的两端;所述第一卡槽包括第一子卡槽和第二子卡槽,所述第二卡槽包括第三子卡槽和第四子卡槽,所述第一子卡槽和所述第二子卡槽分别设置在所述中框的第一侧面在第一方向上相互背离的两端,所述第三子卡槽和第四子卡槽分别设置在所述中框的第二侧面在第一方向相互背离的两端,所述第一子卡槽与所述第一子卡钩对应,所述第二子卡槽与所述第二子卡钩对应,所述第三子卡槽与所述第三子卡钩对应,所述第四子卡槽与所述第四子卡钩对应;

7、所述第一子卡钩与所述第一子卡槽配合、所述第三子卡钩与所述第三子卡槽配合对所述中框的第一端进行固定,所述第二子卡钩与所述第二子卡槽配合、所述第四子卡钩与所述第四子卡槽配合对所述中框的第二端进行固定。

8、可选的,所述第一卡钩和第二卡钩均为条形状,所述第一卡钩沿所述第一背板在第一方向上延伸设置,所述第二卡钩沿所述第二背板在第一方向上延伸设置;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也均为条形状;

9、其中,所述第一卡钩的长度与所述第一卡槽的长度相等,所述第二卡钩的长度与所述第二卡槽的长度相等。

10、可选的,所述第一卡钩包括多个第一子卡钩,所述第二卡钩包括多个第二子卡钩,多个所述第一子卡钩沿所述第一背板在第一方向上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第二子卡钩沿所述第二背板在第二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卡槽包括多个第一子卡槽,所述第二卡槽包括多个第二子卡槽,多个所述第一子卡槽沿所述中框的第一侧面在第一方向上间隔设置,且与多个所述第一子卡钩一一对应设置;多个所述第二子卡槽沿所述中框的第二侧面在第一方向上间隔设置,且与多个所述第二子卡钩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一子卡钩与所述第一子卡槽配合,所述第二子卡钩与所述第二子卡槽配合。

11、可选的,所述第一卡钩与所述第二卡钩配合形成一配合槽,所述中框还包括卡合部和抵接部,所述卡合部与所述配合槽配合卡接,所述抵接部分别与所述第一卡钩和所述第二卡钩抵接固定。

12、可选的,所述第一卡钩包括第一垂直凸起部、第一平面部和第一坡形凸起部,所述第一垂直凸起部与所述第一坡形凸起部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平面部一端与所述第一垂直凸起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坡形凸起部连接;所述第二卡钩包括第二垂直凸起部、第二平面部和第二坡形凸起部,所述第二垂直凸起部与所述第二坡形凸起部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平面部一端与所述第二垂直凸起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坡形凸起部连接;所述第一垂直部的垂直边的延长线与所述第二垂直部的垂直边的延长线相互垂直,以形成所述配合槽;所述抵接部包括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所述卡槽包括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设置在所述卡合部的一侧,所述第一凸块和所述第二凸块并列设置,且朝向所述第二卡钩,所述第二卡槽设置在所述第一凸块和所述第二凸块之间;所述第一垂直凸起部与所述第一卡槽配合,所述第一平面部与所述第一卡槽的槽底抵接;所述第二卡钩卡合在所述第二卡槽内,所述第二垂直凸起部与所述第一凸块抵接,所述第二平面部与所述第二卡槽的槽底抵接,所述第二坡形凸起部与所述第二凸块抵接。

13、可选的,所述中框还包括形变槽,所述形变槽设置在所述卡合部和所述第一凸块之间,且所述形变槽的开口朝向所述第二背板。

14、可选的,所述形变槽的的横截面为半圆形结构的1/2的形状,且所述形变槽的槽底为弧形面。

15、可选的,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子卡钩之间的间距为60-90㎜,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子卡钩之间的间距也为60-90㎜。

16、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以及如上所述的背光模组,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背光模组相对设置,所述背光模组为所述显示面板提供背光源。

17、相对于现有技术中背板和中框的固定需要在背板上对应开设通孔,将中框对应通孔的位置进行卡扣固定的方案来说,本申请的背光模组包括背板、中框和卡钩结构,背板和中框通过卡钩结构配合固定;卡钩结构包括卡钩和卡槽,卡钩设置在背板上,卡槽设置在中框上,卡钩与卡槽卡合连接;背板包括第一背板和第二背板,第一背板与第二背板垂直设置,卡钩包括第一卡钩和第二卡钩,第一卡钩设置在第一背板上,第二卡钩设置在第二背板上;中框包括垂直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卡槽包括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第一卡槽设置在中框的第一侧面,第二卡槽设置在中框的第二侧面,第一卡槽与第一卡钩对应配合,第二卡槽与第二卡钩对应配合;这样背板与中框进行卡合固定,拆装方便,避免在拆装过程中损伤背光模组,保证良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背板、中框和卡钩结构,所述背板和所述中框通过所述卡钩结构配合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钩包括第一子卡钩和第二子卡钩,所述第一子卡钩和所述第二子卡钩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背板在第一方向上相互远离的两端;所述第二卡钩包括第三子卡钩和第四子卡钩,所述第三子卡钩和所述第四子卡钩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背板在第一方向上相互远离的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钩和所述第二卡钩均为条形状,所述第一卡钩沿所述第一背板在第一方向上延伸设置,所述第二卡钩沿所述第二背板在第一方向上延伸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钩包括多个第一子卡钩,所述第二卡钩包括多个第二子卡钩,多个所述第一子卡钩沿所述第一背板在第一方向上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第二子卡钩沿所述第二背板在第一方向上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钩与所述第二卡钩配合形成一配合槽,所述中框还包括卡合部和抵接部,所述卡合部与所述配合槽配合卡接,所述抵接部分别与所述第一卡钩和所述第二卡钩抵接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钩包括第一垂直凸起部、第一平面部和第一坡形凸起部,所述第一垂直凸起部与所述第一坡形凸起部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平面部一端与所述第一垂直凸起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坡形凸起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还包括形变槽,所述形变槽设置在所述卡合部和所述第一凸块之间,且所述形变槽的开口朝向所述第二背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形变槽的横截面为半圆形结构的1/2的形状,且所述形变槽的槽底为弧形面。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子卡钩之间的间距为60-90㎜,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子卡钩之间的间距也为60-90㎜。

10.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以及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背光模组相对设置,所述背光模组为所述显示面板提供背光源。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背板、中框和卡钩结构,所述背板和所述中框通过所述卡钩结构配合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钩包括第一子卡钩和第二子卡钩,所述第一子卡钩和所述第二子卡钩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背板在第一方向上相互远离的两端;所述第二卡钩包括第三子卡钩和第四子卡钩,所述第三子卡钩和所述第四子卡钩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背板在第一方向上相互远离的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钩和所述第二卡钩均为条形状,所述第一卡钩沿所述第一背板在第一方向上延伸设置,所述第二卡钩沿所述第二背板在第一方向上延伸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钩包括多个第一子卡钩,所述第二卡钩包括多个第二子卡钩,多个所述第一子卡钩沿所述第一背板在第一方向上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第二子卡钩沿所述第二背板在第一方向上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钩与所述第二卡钩配合形成一配合槽,所述中框还包括卡合部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昭
申请(专利权)人: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