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撑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42177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54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支撑架,涉及电子产品支撑技术领域。支撑架包括底座、安装座、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的一端与底座转动连接;第二连杆的一端与第一连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第二连杆相对第一连杆可沿周向转动,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安装座转动连接。能够多样化的调节电子产品,改变电子产品的角度和高度,提升用户使用体验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子产品支撑,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支撑架


技术介绍

1、市面上有诸多的电子产品支撑架,如手机支架,可置于平台上实现对手机的固定支撑,以便用户解放双手提升观看手机时的舒适性,但是这种手机支架无法随时根据用户所处的不同环境位置多样化的调节手机的位置,用户的使用体验感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撑架,能够根据需要多样化的调节电子产品,改变电子产品的高度和角度,提升用户使用体验感。

2、本申请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支撑架,包括:底座、安装座、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相对所述第一连杆可沿周向转动,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座连接。

4、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通过转轴件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形成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形成有第二安装孔,所述转轴件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上,所述转轴件的另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孔上,以使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可转动连接。

5、可选地,所述转轴件与所述第一安装孔以及所述第二安装孔过盈配合连接。

6、可选地,所述转轴件为一字阻尼转轴。

7、可选地,所述第一安装孔上形成有第一限位槽,所述转轴件的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一限位槽上;所述第二安装孔上形成有第二限位槽,所述转轴件的另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二限位槽上。

8、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同轴设置。

9、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为刚性连接。

10、可选地,所述底座靠近所述安装座的一侧形成有连通的第一容置槽和第二容置槽,所述第一连杆一端设于所述第一容置槽内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所述第二连杆和所述安装座能够位于所述第二容置槽内。

11、可选地,所述底座背离所述安装座的一侧设置有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被设置为将所述底座固定在安装平台上。

12、可选地,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弹性件和滑动板,所述第一夹板设于滑动板的一端,所述所述滑动板与所述底座滑动连接,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夹板背离所述第一夹板的一侧连接,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滑动板的另一端连接,以使所述滑动板在底座上滑动时压缩所述弹性件调节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之间的距离。

13、可选地,所述夹持组件还包括:拨钮,所述底座上形成有滑槽,所述拨钮通过滑块与所述滑动板远离第一夹板的一端连接,所述滑块位于所述滑槽内,并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

14、可选地,述第一夹板与所述滑动板一体成型。

15、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

16、本实施例的支撑架,通过设置底座用以为本实施例整体提供稳定的支撑环境,安装座用于固定电子产品,为电子产品提供安装环境,安装座和底座通过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连接。通过设置第一连杆与底座转动连接,以使第一连杆能够在底座上进行仰俯运动,实现调整设置在安装座上电子产品高度的目的,第二连杆与安装座转动连接,以使安装座能够在第二连杆上进行仰俯运动,实现调整设置在安装座上电子产品高度的目的。并通过设置第二连杆与第一连杆转动连接,且第二连杆相对第一连杆可沿周向转动,能够在第二连杆转动时,带动与第二连杆连接的安装座转动,实现设于安装座上的电子产品的转动,实现调整电子产品角度的目的。用户可根据环境位置变化多样化的调整电子产品,以使电子产品摆放角度和高度至最佳观赏位置,调节方式便捷,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30)与所述第二连杆(40)通过转轴件(50)连接,所述第一连杆(30)的一端形成有第一安装孔(310),所述第二连杆(40)的一端形成有第二安装孔(410),所述转轴件(50)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310)内,所述转轴件(50)的另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孔(410)内,以使所述第一连杆(30)与所述第二连杆(40)可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件(50)与所述第一安装孔(310)以及所述第二安装孔(410)过盈配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件(50)为一字阻尼转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孔(310)上形成有第一限位槽(311),所述转轴件(50)的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一限位槽(311)上;所述第二安装孔(410)上形成有第二限位槽(411),所述转轴件(50)的另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二限位槽(411)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30)与所述第二连杆(40)同轴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30)与所述第二连杆(40)为刚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靠近所述安装座(20)的一侧形成有连通的第一容置槽(110)和第二容置槽(120),所述第一连杆(30)一端设于所述第一容置槽(110)内与所述底座(10)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30)、所述第二连杆(40)和所述安装座(20)能够位于所述第二容置槽(120)内。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上还设置有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被设置为将所述底座(10)固定在安装平台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包括: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还包括: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板(610)与所述滑动板(650)一体成型。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30)与所述第二连杆(40)通过转轴件(50)连接,所述第一连杆(30)的一端形成有第一安装孔(310),所述第二连杆(40)的一端形成有第二安装孔(410),所述转轴件(50)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310)内,所述转轴件(50)的另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孔(410)内,以使所述第一连杆(30)与所述第二连杆(40)可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件(50)与所述第一安装孔(310)以及所述第二安装孔(410)过盈配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件(50)为一字阻尼转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孔(310)上形成有第一限位槽(311),所述转轴件(50)的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一限位槽(311)上;所述第二安装孔(410)上形成有第二限位槽(411),所述转轴件(50)的另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二限位槽(411)上。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汝锋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李森智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