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极化码帧间联合译码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24193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极化码帧间联合译码方法,属于信源信道编码领域。该方法包括:确定极化码编解码模型;对信息位可靠度进行再估计,在确定的极化码编解码模型下,训练出信道可靠度再估计离线表Q;根据可靠度再估计离线表Q进行极化码再构造,极化码进行可靠度再估计,得到信息位比特信道的真实可靠度,根据比特信道的真实可靠度进行比特信道重排序,实现极化码的不等差错保护传输;利用极化码的不等差错特性,挑选出极化码码流中易错的位作为帧间纠错的纠错集,对极化码进行帧间纠错,实现极化码的帧间联合译码算法;将位高编码和/或算术编码引入帧间联合译码算法以实现极化码不等差错保护传输。本方法能够有效的提升图像传输的PSN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信源信道编码领域,涉及一种极化码帧间联合译码方法


技术介绍

1、2009年,arikan提出来的一种基于信道极化的编码方案,并且证明极化码在码长无限长时能够达到二进制离散无记忆信道的信道容量。这使得极化码成为第一个在理论上被严格证明能够达到对称信道容量的信道编码方案,是信道编码理论的一个里程碑,引起了国内外研究学者的高度重视,掀起了针对极化码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热潮。

2、信道极化是通过信道结合和信道分裂操作将一组独立的信道极化为信道容量趋于两极的过程,这一组独立的信道可以是实际意义上相互独立的信道,也可以是一个信道上时间相互独立的信道。在实际应用中通常采用一个信道的不同时隙进行极化。当码字无限长时,极化信道数无限多,其中一部分极化信道的信道容量趋近于1,另一部分极化信道的信道容量趋近于0,在容量趋近于1的极化信道上传输数据,在容量趋近于0的极化信道上传输收发双方已知的信息,从而使极化码编码达到信道容量。

3、实际应用中极化码的编码长度有限,信道极化不完全,导致极化信道具有不同的可靠度,首先需要进行信道估计进行极化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极化码帧间联合译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极化码帧间联合译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确定极化码编解码模型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极化码帧间联合译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使用蒙特卡洛构造算法进行信道估计,以获得信道可靠度再估计离线表Q的步骤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极化码帧间联合译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包括如下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极化码帧间联合译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中,定义极化码P(N,K,M,A,Ac,Ae),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极化码帧间联合译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极化码帧间联合译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确定极化码编解码模型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极化码帧间联合译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使用蒙特卡洛构造算法进行信道估计,以获得信道可靠度再估计离线表q的步骤包括:

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雷薛加迪何子旸刘宇昌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邮电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