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温杯加工用抛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38886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5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保温杯加工用抛光装置,涉及保温杯加工技术领域,包括工作台、外抛光单元和内抛光单元;工作台为矩形板状结构,所述工作台的下端四角分别固定连接四个支腿;外抛光单元包含隔板一、液压缸一、固定板一、伺服电机一和夹持组件,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右端固定连接隔板一的下端,所述隔板一的右端固定连接液压缸一的左端,所述液压缸一的输出轴贯穿隔板一固定连接固定板一的右端,所述固定板一的左端规定连接伺服电机一的右端,所述夹持组件安装于伺服电机一的输出轴上;内抛光单元安装于工作台上表面左端。本技术可降低操作复杂度,降低成本在同一工序内进行抛光,且可避免在抛光时出现死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保温杯加工,具体为一种保温杯加工用抛光装置


技术介绍

1、保温杯一般是由陶瓷或不锈钢加上真空层作成的盛水的容器,顶部有盖,密封严实,真空绝热层能使装在内部的水等液体延缓散热,以达到保温的目的,保温杯从保温瓶发展而来的,保温原理与保温瓶一样,只是人们为了方便把瓶做成杯。

2、保温杯加工时,需要对保温杯进行抛光处理,现有的抛光装置在进行抛光时,往往需要对保温杯内外分别进行抛光,需要进行两次进行抛光,操作繁琐复杂,抛光成本较高,无法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保温杯加工用抛光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保温杯加工用抛光装置,其可在同一工序对保温杯内外进行抛光,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保温杯加工用抛光装置,包括工作台、外抛光单元和内抛光单元;所述工作台为矩形板状结构,其下端四角分别固定连接四个支腿;所述外抛光单元包含隔板一、液压缸一、固定板一、伺服电机一和夹持组件;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右端固定连接隔板一的下端,所述隔板一的右端固定连接液压缸一的左端;所述液压缸一的输出轴贯穿隔板一固定连接固定板一的右端,所述固定板一的左端规定连接伺服电机一的右端,所述夹持组件安装于伺服电机一的输出轴上;所述内抛光单元安装于工作台上表面左端。

3、工作台用于承载主体结构,外抛光单元用于对保温杯的外部进行抛光工作,使用时可通过夹持组件对保温杯进行夹持固定,保温杯固定完成后,通过液压缸一带动夹持组件进行横向位移,便于对不同的位置进行抛光,同时,可通过伺服电机一带动夹持组件转动,可对保温杯外部不同的角度进行抛光,内抛光单元用于对保温杯内部进行抛光。

4、进一步的,所述夹持组件包含旋转柱、固定夹具、阻尼杆、弹簧和内夹具;所述伺服电机一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旋转柱的左端,所述旋转柱的周围固定连接三个固定夹具的内端,所述固定夹具的外端固定连接阻尼杆的一端,所述阻尼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内夹具的内端,所述阻尼杆的外部套接有弹簧。需要夹持时可将内夹具沿阻尼杆向内滑动,然后可将保温杯套接在内夹具外侧,然后可通过弹簧带动内夹具向外滑动,带动内夹具从保温杯内部向外撑住保温杯,内夹具采用柔性材料设计,可避免从对保温杯内部造成破坏,且可增大摩擦力,保证内部夹持稳固。

5、进一步的,所述外抛光单元还包含龙门架、液压缸二、l型隔板、伺服电机二和外抛光轮;所述工作台的上端固定连接龙门架的下端,所述龙门架的上端固定连接液压缸二的下端,所述液压缸二的输出轴贯穿龙门架固定连接l型隔板的上端,所述l型隔板的下端固定连接伺服电机二的上端,所述伺服电机二的输出轴贯穿l型隔板的右端固定连接外抛光轮。夹持完成后可进行外抛光轮进行抛光,使用时启动伺服电机二,伺服电机二带动外抛光轮转动,然后可通过控制液压缸二伸缩,带动外抛光轮上升或下降,在合适的位置对保温杯外部进行抛光。

6、进一步的,所述内抛光单元包含伸缩气缸、外夹具和抛光组件;所述龙门架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两个伸缩气缸的内端,两个伸缩气缸的输出轴贯穿龙门架分别固定连接两个外夹具,所述抛光组件安装于工作台上表面右端。外部完成抛光后可接触内部夹持状态,然后控制液压缸一缩短带动夹持组件位移,将保温杯翻转通过控制伸缩气缸伸长带动外夹具从外部进行夹持,便于对内部进行抛光。

7、进一步的,所述抛光组件包含隔板二、液压缸三、固定板二;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右端固定连接隔板二的下端,所述隔板二的右端固定连接液压缸三的左端,所述液压缸三的输出轴贯穿隔板二固定连接固定板二。抛光时可控制液压缸三伸长带动固定板二向保温杯方向位移。

8、进一步的,所述抛光组件还包含伺服电机三和内抛光轮;所述固定板二的右端固定连接伺服电机三的左端,所述伺服电机三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三个内抛光轮。启动伺服电机三带动内抛光轮转动,即可对保温杯内部进行抛光。

9、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述的保温杯加工用抛光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0、1、其可分别对保温杯的内部和外部进行抛光,可在同一工序对保温杯的内外进行抛光,避免保温杯在加工过程中需移动至其他工序进行抛光,降低操作复杂度,降低成本。

11、2、在抛光时可通过液压缸一与伺服电机一调整保温杯的位置和角度,可避免对保温杯进行抛光时出现死角。

12、3、本保温杯加工用抛光装置可降低操作复杂度,降低成本在同一工序内进行抛光,且可避免在抛光时出现死角,能够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保温杯加工用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外抛光单元(3)和内抛光单元(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温杯加工用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包含旋转柱(35)、固定夹具(36)、阻尼杆(37)、弹簧(38)和内夹具(39);所述伺服电机一(3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旋转柱(35)的左端,所述旋转柱(35)的周围固定连接三个固定夹具(36)的内端,所述固定夹具(36)的外端固定连接阻尼杆(37)的一端,所述阻尼杆(3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内夹具(39)的内端,所述阻尼杆(37)的外部套接有弹簧(3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保温杯加工用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抛光单元(3)还包含龙门架(310)、液压缸二(311)、L型隔板(312)、伺服电机二(313)和外抛光轮(314);所述工作台(1)的上端固定连接龙门架(310)的下端,所述龙门架(310)的上端固定连接液压缸二(311)的下端,所述液压缸二(311)的输出轴贯穿龙门架(310)固定连接L型隔板(312)的上端,所述L型隔板(312)的下端固定连接伺服电机二(313)的上端,所述伺服电机二(313)的输出轴贯穿L型隔板(312)的右端固定连接外抛光轮(3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保温杯加工用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抛光单元(4)包含伸缩气缸(41)、外夹具(42)和抛光组件;所述龙门架(310)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两个伸缩气缸(41)的内端,两个伸缩气缸(41)的输出轴贯穿龙门架(310)分别固定连接两个外夹具(42),所述抛光组件安装于工作台(1)上表面右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保温杯加工用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组件包含隔板二(43)、液压缸三(44)、固定板二(45);所述工作台(1)的上表面右端固定连接隔板二(43)的下端,所述隔板二(43)的右端固定连接液压缸三(44)的左端,所述液压缸三(44)的输出轴贯穿隔板二(43)固定连接固定板二(4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保温杯加工用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组件还包含伺服电机三(46)和内抛光轮(47);所述固定板二(45)的右端固定连接伺服电机三(46)的左端,所述伺服电机三(46)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三个内抛光轮(47)。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温杯加工用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外抛光单元(3)和内抛光单元(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温杯加工用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包含旋转柱(35)、固定夹具(36)、阻尼杆(37)、弹簧(38)和内夹具(39);所述伺服电机一(3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旋转柱(35)的左端,所述旋转柱(35)的周围固定连接三个固定夹具(36)的内端,所述固定夹具(36)的外端固定连接阻尼杆(37)的一端,所述阻尼杆(3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内夹具(39)的内端,所述阻尼杆(37)的外部套接有弹簧(3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保温杯加工用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抛光单元(3)还包含龙门架(310)、液压缸二(311)、l型隔板(312)、伺服电机二(313)和外抛光轮(314);所述工作台(1)的上端固定连接龙门架(310)的下端,所述龙门架(310)的上端固定连接液压缸二(311)的下端,所述液压缸二(311)的输出轴贯穿龙门架(310)固定连接l型隔板(312)的上端,所述l型隔板(312)的下端固定连接伺服电机二(313)的上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士胜王春香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泽宇杯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