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移动式轻型车辆缓冲防撞拦截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移动式轻型车辆缓冲防撞拦截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38544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防撞护栏技术领域,具体是设计了一种移动式轻型车辆缓冲防撞拦截装置,包括支撑底板和设置在支撑底板上端的防护架,所述防护架包括设置在支撑底板上端的阻挡架、设置在阻挡架前侧的前支架和设置在阻挡架后侧的后支架,所述阻挡架竖立设置且下端铰接于支撑底板上端,所述前支架一端与阻挡架前侧固定、另一端向前伸出并倾斜向下,所述后支架一端与阻挡架固定、另一端向后伸出并倾斜向下。本设计与地面不固定,发生撞击后随车辆在地面滑动,不会与车辆产生直接的反作用力,同时可以架起车辆,使前驱动车辆失去前进动力,可以在车辆撞击后进行有效缓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失控小型轿车防撞拦截,具体是设计了一种移动式轻型车辆缓冲防撞拦截装置


技术介绍

1、公路养护施工作业通常在不封闭交通的情况下进行,占用部分车道容易形成道路瓶颈,加之高速的交通流和复杂的作业环境,行经车辆冲入公路养护作业控制区造成人员伤亡的事故时有发生。布设的交通锥安全防护能力不足,塑料隔离栏(水马)、混凝土隔离墩(石马)等其他安全设施笨重无法移动,防撞缓冲车造价昂贵且对被撞车辆会造成巨大反作用力,车内人员伤害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小型轿车冲撞公路养护作业控制区后同时保护养护施工人员和失控小型轿车内人员安全问题,设计了一种移动式轻型车辆缓冲防撞拦截装置,在车辆撞击后,可以对小型轿车起到缓冲作用,有效降低车辆损伤,同时也能够保护公路养护施工人员人身安全。

2、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移动式轻型车辆缓冲防撞拦截装置,包括支撑底板和设置在支撑底板上端的防护架,所述防护架包括设置在支撑底板上端的阻挡架、设置在阻挡架前侧的前支架和设置在阻挡架后侧的后支架,所述阻挡架竖立设置且下端铰接于支撑底板上端,所述前支架一端与阻挡架前侧固定、另一端向前伸出并倾斜向下,所述后支架一端与阻挡架固定、另一端向后伸出并倾斜向下。

3、所述前支架前端与支撑底板下端面齐平,所述后支架后端高于支撑底板下端面。

4、所述后支架后端上设置有滚轮且滚轮下端高于支撑底板下端面。

5、所述阻挡架上端设置有扶手。

6、所述阻挡架前端面与支撑底板上端面之间倾斜设置有拉紧弹簧。

7、所述后支架与支撑底板之间设置有顶紧弹簧。

8、所述前支架和阻挡架两侧连接位置上固定有三角板,所述三角板之间固定有加强柱且加强柱位于前支架下方。

9、所述前支架和阻挡架上夹角位置设置有指示板。

10、所述阻挡架包括竖立设置在支撑底板上端的立柱和设置在立柱之间的连接柱,所述立柱横向并排且间隔铰接于支撑底板上端。

11、所述前支架包括固定在立柱前侧的横柱和设置在横柱之间的固定柱,所述横柱横向并排间隔设置且横柱与立柱对应设置,所述横柱一端分别固定于立柱中部、另一端向前伸出且中部向下弯折倾斜;所述后支架包括固定在立柱后侧的悬臂,所述悬臂一端与立柱下部后侧固定、另一端向后伸出并倾斜向下。

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计了一种移动式轻型车辆缓冲防撞拦截装置后,在小型轿车撞击到防撞拦截装置上时,小型轿车受到前支架的导向和阻挡架的阻挡落在前支架上,借助车辆的冲击力,阻挡架、前支架和后支架整体后仰,使小型轿车前端架在前支架上,前轮与地面脱离,前轮驱动的小型轿车此时会失去前进动力。

13、支撑地板与地面不固定,小型轿车撞击后,防撞拦截装置后支架上的滚轮触地,滚轮为锁紧状态,整个防撞拦截装置随着车辆的惯性在路面滑动,同时拉紧弹簧和顶紧弹簧在滑动过程中吸收动能,进行缓冲,直至车辆停止。本设计在小型轿车撞击后于地面上滑动,不会与车辆产生直接的反作用力,同时架起小型轿车前轮,使前驱动车辆失去前进动力,可以大幅度降低车辆撞击力度,起到有效缓冲作用,并且方便更换、移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式轻型车辆缓冲防撞拦截装置,包括支撑底板(1)和设置在支撑底板(1)上端的防护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架包括设置在支撑底板(1)上端的阻挡架(2)、设置在阻挡架(2)前侧的前支架(3)和设置在阻挡架(2)后侧的后支架(4),所述阻挡架(2)竖立设置且下端铰接于支撑底板(1)上端,所述前支架(3)一端与阻挡架(2)前侧固定、另一端向前伸出并倾斜向下,所述后支架(4)一端与阻挡架(2)固定、另一端向后伸出并倾斜向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轻型车辆缓冲防撞拦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架(3)前端与支撑底板(1)下端面齐平,所述后支架(4)后端高于支撑底板(1)下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轻型车辆缓冲防撞拦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支架(4)后端上设置有滚轮(5)且滚轮(5)下端高于支撑底板(1)下端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轻型车辆缓冲防撞拦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架(2)上端设置有扶手(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轻型车辆缓冲防撞拦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架(2)前端面与支撑底板(1)上端面之间倾斜设置有拉紧弹簧(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轻型车辆缓冲防撞拦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支架(4)与支撑底板(1)之间设置有顶紧弹簧(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轻型车辆缓冲防撞拦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架(3)和阻挡架(2)两侧连接位置上固定有三角板(9),所述三角板(9)之间固定有加强柱(10)且加强柱(10)位于前支架(3)下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轻型车辆缓冲防撞拦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架(3)和阻挡架(2)上夹角位置设置有指示板(1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轻型车辆缓冲防撞拦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架(2)包括竖立设置在支撑底板(1)上端的立柱(12)和设置在立柱(12)之间的连接柱(13),所述立柱(12)横向并排且间隔铰接于支撑底板(1)上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移动式轻型车辆缓冲防撞拦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架(3)包括固定在立柱(12)前侧的横柱(14)和设置在横柱(14)之间的固定柱(15),所述横柱(14)横向并排间隔设置且横柱(14)与立柱(12)对应设置,所述横柱(14)一端分别固定于立柱(12)中部、另一端向前伸出且中部向下弯折倾斜;所述后支架(4)包括固定在立柱(12)后侧的悬臂(16),所述悬臂(16)一端与立柱(12)下部后侧固定、另一端向后伸出并倾斜向下。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式轻型车辆缓冲防撞拦截装置,包括支撑底板(1)和设置在支撑底板(1)上端的防护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架包括设置在支撑底板(1)上端的阻挡架(2)、设置在阻挡架(2)前侧的前支架(3)和设置在阻挡架(2)后侧的后支架(4),所述阻挡架(2)竖立设置且下端铰接于支撑底板(1)上端,所述前支架(3)一端与阻挡架(2)前侧固定、另一端向前伸出并倾斜向下,所述后支架(4)一端与阻挡架(2)固定、另一端向后伸出并倾斜向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轻型车辆缓冲防撞拦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架(3)前端与支撑底板(1)下端面齐平,所述后支架(4)后端高于支撑底板(1)下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轻型车辆缓冲防撞拦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支架(4)后端上设置有滚轮(5)且滚轮(5)下端高于支撑底板(1)下端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轻型车辆缓冲防撞拦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架(2)上端设置有扶手(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轻型车辆缓冲防撞拦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架(2)前端面与支撑底板(1)上端面之间倾斜设置有拉紧弹簧(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轻型车辆缓冲防撞拦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宏利周炜朱立伟任春晓陈杰张学文晋杰秦世龙张禄汪云峰
申请(专利权)人: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