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应力锚索编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37478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51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应力锚索编束装置,包括导轨模块、导入牵引模块、架线环卡槽模块、分离模块以及紧箍环卡槽模块,导入牵引模块、架线环卡槽模块、分离模块以及紧箍环卡槽模块依次间隔设置于导轨模块上,导入牵引模块、架线环卡槽模块、分离模块以及紧箍环卡槽模块在同轴线上依次穿设钢绞线,导入牵引模块通过驱动组件带动架线环卡槽模块、分离模块以及紧箍环卡槽模块沿导轨模块移动,使钢绞线展开拉直,用于收集、截断以及整合长短不一的钢绞线,再将长度相同的钢绞线排齐,再利用导入牵引模块、架线环卡槽模块、分离模块以及紧箍环卡槽模块的调整推送,即可自动编出符合设计要求的锚索,有效提高下锚速率以及控制施工定位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的,具体涉及一种预应力锚索编束装置


技术介绍

1、预应力锚索将一端锚固在基岩或其它坚硬的岩层中,对另一端(自由端)进行张拉,有效利用岩土体的土体强度和承载能力,对岩土体实施压力,实现稳定岩土体的作用。通过施加预应力,建立后张预应力场,有效减轻工程造价。但在现场实施过程中,锚索的应用有如下问题:锚索索孔定位存在顶位不精确、锚索下放困难、锚索注浆比例不合理、锚墩混凝土强度不足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应力锚索编束装置,其中导入牵引模块通过驱动组件带动架线环卡槽模块、分离模块以及紧箍环卡槽模块沿导轨模块移动,使钢绞线展开拉直,即可自动编出符合设计要求的锚索,有效提高下锚速率以及控制施工定位精度,从而达到节省工程造价、提高施工效率的目的。

2、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预应力锚索编束装置,包括导轨模块、导入牵引模块、架线环卡槽模块、分离模块以及紧箍环卡槽模块;

4、所述导入牵引模块、所述架线环卡槽模块、所述分离模块以及所述紧箍环卡槽模块依次间隔设置于所述导轨模块上;

5、所述导入牵引模块、所述架线环卡槽模块、所述分离模块以及所述紧箍环卡槽模块在同轴线上依次穿设有钢绞线;

6、所述导入牵引模块上设置驱动组件,所述导入牵引模块通过所述驱动组件带动所述架线环卡槽模块、所述分离模块以及所述紧箍环卡槽模块沿所述导轨模块移动,将钢绞线展开拉直。

7、在本方案中,导入牵引模块、架线环卡槽模块、分离模块以及紧箍环卡槽模块依次间隔设置于导轨模块上,将钢绞线依次穿设于上述模块中,导入牵引模块通过驱动组件带动架线环卡槽模块、分离模块以及紧箍环卡槽模块沿导轨模块移动,使钢绞线展开拉直,用于收集、截断以及整合长短不一的钢绞线,再将长度相同的钢绞线排齐,再利用导入牵引模块、架线环卡槽模块、分离模块以及紧箍环卡槽模块的调整推送,即可自动编出符合设计要求的锚索,有效提高下锚速率以及控制施工定位精度,从而达到节省工程造价、提高施工效率的目的。

8、作为所述预应力锚索编束装置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导入牵引模块、所述架线环卡槽模块、所述分离模块以及所述紧箍环卡槽模块的底面均设置有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使所述导入牵引模块、所述架线环卡槽模块、所述分离模块以及所述紧箍环卡槽模块之间的间距可调,用于满足不同施工要求的预应力锚索规格,提高本装置的适用性。

9、作为所述预应力锚索编束装置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导入牵引模块包括设置于所述导轨模块上的第一架体和伸缩驱动组件,所述第一架体的中部设置有用于夹持所述钢绞线的夹持块,所述伸缩驱动组件固定于所述第一架体上,为所述夹持块提供夹持力,通过夹持块还可更好的对长短不一的钢绞线进行整合。

10、作为所述预应力锚索编束装置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夹持块包括第一夹持块、第二夹持块以及第三夹持块,所述第一夹持块、所述第二夹持块以及所述第三夹持块同轴心设置并分别与对应所述伸缩驱动组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夹持块、所述第二夹持块以及所述第三夹持块彼此相邻结合面之间设置夹持孔,所述钢绞线通过所述夹持孔的开合予以固定,可进一步提高对长短不一的钢绞线的整合效率。

11、作为所述预应力锚索编束装置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夹持孔为锥形孔,可满足不同直径大小的钢绞线的夹持,并且所述夹持孔的内壁面设置有伸缩固定套,通过伸缩固定套与夹持孔的配合,使钢绞线夹持更稳固,不易脱落。

12、作为所述预应力锚索编束装置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架线环卡槽模块包括第二架体和架线环,所述第二架体设置于所述导轨模块上,所述第二架体上侧设置有匹配所述架线环的凹槽,所述凹槽壁面设置有第一限位块,所述架线环的外侧壁设置有匹配所述第一限位块的第一限位卡槽,架线环通过第一限位块的限位,避免在钢绞线伸展过程中架线环错位。

13、作为所述预应力锚索编束装置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分离模块包括第三架体和支撑板,所述第三架体设置于所述导轨模块上,所述支撑板成对设置并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三架体的中部,成对设置的所述支撑板之间间隔设置分离板,间隔设置的所述分离板形成隔离所述钢绞线的隔离空间,避免钢绞线在伸展过程中彼此交错,影响编锚效率。

14、作为所述预应力锚索编束装置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位于上侧的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匹配所述分离板的通孔,位于下侧的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匹配所述分离板的固定槽,用于在编锚完成后能便捷的取出锚索束。

15、作为所述预应力锚索编束装置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紧箍环卡槽模块包括第四架体和紧箍环,所述第四架体设置于所述导轨模块上,所述第四架体上侧设置有匹配所述紧箍环的凹槽,所述凹槽壁面设置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紧箍环的外侧壁设置有匹配所述第二限位块的第二限位卡槽,紧箍环通过第二限位块的限位,避免在钢绞线伸展过程中紧箍环错位。

16、作为所述预应力锚索编束装置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导入牵引模块、所述架线环卡槽模块、所述分离模块以及所述紧箍环卡槽模块为一组编束组件,所述导轨模块设置有多组所述编束组件,用于满足不同施工要求的预应力锚索规格,提高本装置的适用性。

17、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8、本技术提供一种预应力锚索编束装置,包括导轨模块、导入牵引模块、架线环卡槽模块、分离模块以及紧箍环卡槽模块,其中,导入牵引模块、架线环卡槽模块、分离模块以及紧箍环卡槽模块依次间隔设置于导轨模块上,导入牵引模块、架线环卡槽模块、分离模块以及紧箍环卡槽模块在同轴线上依次穿设钢绞线,导入牵引模块通过驱动组件带动架线环卡槽模块、分离模块以及紧箍环卡槽模块沿导轨模块移动,使钢绞线展开拉直,用于收集、截断以及整合长短不一的钢绞线,再将长度相同的钢绞线排齐,再利用导入牵引模块、架线环卡槽模块、分离模块以及紧箍环卡槽模块的调整推送,即可自动编出符合设计要求的锚索,有效提高下锚速率以及控制施工定位精度,从而达到节省工程造价、提高施工效率的目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应力锚索编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轨模块(1)、导入牵引模块(2)、架线环卡槽模块(4)、分离模块(6)以及紧箍环卡槽模块(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锚索编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入牵引模块(2)、所述架线环卡槽模块(4)、所述分离模块(6)以及所述紧箍环卡槽模块(7)的底面均设置有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使所述导入牵引模块(2)、所述架线环卡槽模块(4)、所述分离模块(6)以及所述紧箍环卡槽模块(7)之间的间距可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锚索编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入牵引模块(2)包括设置于所述导轨模块(1)上的第一架体(21)和伸缩驱动组件(22),所述第一架体(21)的中部设置有用于夹持所述钢绞线(5)的夹持块(23),所述伸缩驱动组件(22)固定于所述第一架体(21)上,为所述夹持块(23)提供夹持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预应力锚索编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块(23)包括第一夹持块、第二夹持块以及第三夹持块,所述第一夹持块、所述第二夹持块以及所述第三夹持块同轴心设置并分别与对应所述伸缩驱动组件(2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夹持块、所述第二夹持块以及所述第三夹持块彼此相邻结合面之间设置夹持孔(24),所述钢绞线(5)通过所述夹持孔(24)的开合予以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预应力锚索编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孔(24)为锥形孔,所述夹持孔(24)的内壁面设置有伸缩固定套(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锚索编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架线环卡槽模块包括第二架体(41)和架线环(42),所述第二架体(41)设置于所述导轨模块(1)上,所述第二架体(41)上侧设置有匹配所述架线环(42)的凹槽,所述凹槽壁面设置有第一限位块(46),所述架线环(42)的外侧壁设置有匹配所述第一限位块(46)的第一限位卡槽(4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锚索编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模块(6)包括第三架体(61)和支撑板(62),所述第三架体(61)设置于所述导轨模块(1)上,所述支撑板(62)成对设置并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三架体(61)的中部,成对设置的所述支撑板(62)之间间隔设置分离板(63),间隔设置的所述分离板(63)形成隔离所述钢绞线(5)的隔离空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预应力锚索编束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上侧的所述支撑板(62)上设置有匹配所述分离板(63)的通孔,位于下侧的所述支撑板(62)上设置有匹配所述分离板(63)的固定槽(64)。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锚索编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箍环卡槽模块(7)包括第四架体(71)和紧箍环(72),所述第四架体(71)设置于所述导轨模块(1)上,所述第四架体(71)上侧设置有匹配所述紧箍环(72)的凹槽,所述凹槽壁面设置有第二限位块(75),所述紧箍环(72)的外侧壁设置有匹配所述第二限位块(75)的第二限位卡槽(74)。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预应力锚索编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入牵引模块(2)、所述架线环卡槽模块(4)、所述分离模块(6)以及所述紧箍环卡槽模块(7)为一组编束组件,所述导轨模块(1)设置有多组所述编束组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应力锚索编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轨模块(1)、导入牵引模块(2)、架线环卡槽模块(4)、分离模块(6)以及紧箍环卡槽模块(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锚索编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入牵引模块(2)、所述架线环卡槽模块(4)、所述分离模块(6)以及所述紧箍环卡槽模块(7)的底面均设置有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使所述导入牵引模块(2)、所述架线环卡槽模块(4)、所述分离模块(6)以及所述紧箍环卡槽模块(7)之间的间距可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锚索编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入牵引模块(2)包括设置于所述导轨模块(1)上的第一架体(21)和伸缩驱动组件(22),所述第一架体(21)的中部设置有用于夹持所述钢绞线(5)的夹持块(23),所述伸缩驱动组件(22)固定于所述第一架体(21)上,为所述夹持块(23)提供夹持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预应力锚索编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块(23)包括第一夹持块、第二夹持块以及第三夹持块,所述第一夹持块、所述第二夹持块以及所述第三夹持块同轴心设置并分别与对应所述伸缩驱动组件(2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夹持块、所述第二夹持块以及所述第三夹持块彼此相邻结合面之间设置夹持孔(24),所述钢绞线(5)通过所述夹持孔(24)的开合予以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预应力锚索编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孔(24)为锥形孔,所述夹持孔(24)的内壁面设置有伸缩固定套(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锚索编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架线环卡槽模块包括第二架体(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陆阳杜清泉肖育杰万银磊邓贵元刘凤丽方相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