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染源样本的预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37350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51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染源样本的预处理装置,涉及环境保护相关技术领域。本技术包括采集管、采集箱一、采集箱二、采集箱三和采集箱四,采集管包括处于同一直线上的主管一、主管二和主管三,支管一远离主管一的一端通过快插接头与采集箱一的前端贯通固定;支管二远离主管二的一端与采集箱二的前端贯通固定;支管三远离主管三的一端通与采集箱三的前端贯通固定;支管四的另一端与采集箱四端部贯通连接。本技术通过设置采集管、采集箱一、采集箱二、采集箱三、采集箱四、支管四、支管三、过滤器、快插接头,解决了无法在采样时进行样本的预处理以得到不同样本,以及预处理得到多种样本后无法及时脱离预处理部分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环境保护相关,特别是涉及一种污染源样本的预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1、污染源是指造成环境污染的污染物发生源,通常指向环境排放有害物质或对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场所、设备、装置或人体。按污染物的来源可分为天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人为污染源是指人类社会活动所形成的污染源。而天然污染源是指自然界自行向环境排放有害物质或造成有害影响的场所,如正在活动的火山。污染源按污染的主要对象,可分为大气污染源、水体污染源和土壤污染源等。其中对于大气污染源而言,多是需要采样后,分析气体内含有的污染物种类,才能有效的进行后续处理,但在气体污染源的采样过程中仍存在以下弊端:

2、1、在气体污染源的采集过程中,通常为了检测数据的的全面性,需要采集大量的样本,从而以检测气体污染源在不同环境下的数据(如无水干燥情况下、无颗粒物情况下等),而这些情况都需要在检测实验室进行,无法在采样现场进行处理,很容易导致数据的误差,故需要在采样时增加预处理功能,以得到各类不同的所需样本;

3、2、其次,若是需要多种类样本,则需要不同的样本储存容器,这就需要在预处理后及时的将样本保存,并与预处理部分脱离,以方便检测,但该功能目前仍需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染源样本的预处理装置,通过设置采集管、采集箱一、采集箱二、采集箱三、采集箱四、支管四、支管三、过滤器、快插接头,解决了无法在采样时进行样本的预处理以得到不同样本,以及预处理得到多种样本后无法及时脱离预处理部分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本技术为一种污染源样本的预处理装置,包括采集管、采集箱一、采集箱二、采集箱三和采集箱四,所述采集管包括处于同一直线上的主管一、主管二和主管三,所述主管一的一端固定有过滤器,过滤器远离主管一的一端固定有抽气机,所述抽气机远离过滤器的一端固定有主管二,主管二远离抽气机的一端固定有主管三;

4、通过主管一、过滤器、抽气机、主管二和主管三的依次设置,形成一条气体采样通路,主管一远离过滤器的一端靠近污染源进行采集,根据实际所需可加长主管一的长度,通过抽气机抽取污染源处的气体,从主管一的端口处吸引,再经过滤器、主管二、主管三依次排出;

5、所述主管一的周侧贯通固定有支管一,且支管一远离主管一的一端通过快插接头与采集箱一的前端贯通固定;所述主管二的周侧贯通固定有支管二,且支管二远离主管二的一端通过快插接头与采集箱二的前端贯通固定;所述主管三的周侧贯通固定有支管三,且支管三远离主管三的一端通过快插接头与采集箱三的前端贯通固定;

6、所述采集箱三的侧面通过快插接头贯通连接有支管四,且支管四的另一端通过快插接头与采集箱四端部贯通连接;

7、经过主管一的气体,有部分通过支管一进入采集箱一内,再经过滤器过滤后进入主管二内,进入主管二内的气体又有一部分通过支管二进入采集箱二,而主管三内的部分气体则通过支管三进入采集箱三内,最后采集箱三内的气体通过支管四进入采集箱内。

8、进一步地,所述支管三的内腔中固定有呈螺旋分布的电热管;电热管的设计分布,可将经过支管三内的气体进行高温蒸发,去除气体内留存的水分,得到高温低水分的气体样本。

9、进一步地,所述支管四的内腔中固定有呈螺旋分布的冷却循环管,且冷却管循环管的一端设有朝下设置的进水口,冷却循环管另一端设有朝上设置的出水口,且进水口和出水口皆贯穿支管四向外伸出;

10、冷却循环管连接外部的冷却水,从进水口进入,出水口导出,当采集箱三内的高温气体样本进入支管四时,被冷却循环管快速冷却,再进入采集箱四内收集。

11、进一步地,所述采集箱一、采集箱二、采集箱三的后端皆贯通固定有排气管,所述采集箱四远离支管四的一端也贯通固定有排气管,且所有排气管表面皆设有排气阀。

12、进一步地,所述过滤器内设有两个插槽,且插槽向上贯通过滤器顶部,两个插槽内分别插接有滤板一、滤板二,且滤板一相较滤板二更靠近主管一,滤板一内的滤孔小于滤板二内的滤孔;

13、滤板一和滤板二即为过滤气体样本内的鼓励颗粒物杂质使用,其内含气体过滤网等滤材。

14、进一步地,所述采集箱一、采集箱二、采集箱三和采集箱四的规格大小完全一致。

15、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6、本技术通过设置采集管、采集箱一、采集箱二、采集箱三、采集箱四、支管四、支管三、过滤器,解决了无法在采样时进行样本的预处理以得到不同样本的问题;经采集管中的主管一、主管二、主管三导向,配合不同的支管一、支管二、支管三和支管四导向,气体样本经过一定的处理,分别将进入采集箱一、采集箱二、采集箱三、采集箱四内,得到不同效果的气体样本,在采集时即可操作。

17、本技术通过设置采集箱一、采集箱二、采集箱三、采集箱四、快插接头,解决了预处理得到多种样本后无法及时脱离预处理部分的问题;采集箱一、采集箱二、采集箱三、采集箱四皆通过快插接头与相应的管道连接,在采集完成后,关闭快插接头上的阀门,再将快插接头与相应的管道拆卸下来,即可携带相应的采集箱进入实验室检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染源样本的预处理装置,包括采集管(1)、采集箱一(2)、采集箱二(3)、采集箱三(4)和采集箱四(5),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管(1)包括处于同一直线上的主管一(101)、主管二(102)和主管三(103),所述主管一(101)的一端固定有过滤器(104),过滤器(104)远离主管一(101)的一端固定有抽气机(105),所述抽气机(105)远离过滤器(104)的一端固定有主管二(102),主管二(102)远离抽气机(105)的一端固定有主管三(1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染源样本的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三(1031)的内腔中固定有呈螺旋分布的电热管(103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染源样本的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四(501)的内腔中固定有呈螺旋分布的冷却循环管(502),且冷却管循环管的一端设有朝下设置的进水口(5021),冷却循环管(502)另一端设有朝上设置的出水口(5022),且进水口(5021)和出水口(5022)皆贯穿支管四(501)向外伸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染源样本的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箱一(2)、采集箱二(3)、采集箱三(4)的后端皆贯通固定有排气管(7),所述采集箱四(5)远离支管四(501)的一端也贯通固定有排气管(7),且所有排气管(7)表面皆设有排气阀(70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染源样本的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104)内设有两个插槽(1041),且插槽(1041)向上贯通过滤器(104)顶部,两个插槽(1041)内分别插接有滤板一(1042)、滤板二(1043),且滤板一(1042)相较滤板二(1043)更靠近主管一(101),滤板一(1042)内的滤孔小于滤板二(1043)内的滤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染源样本的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箱一(2)、采集箱二(3)、采集箱三(4)和采集箱四(5)的规格大小完全一致。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染源样本的预处理装置,包括采集管(1)、采集箱一(2)、采集箱二(3)、采集箱三(4)和采集箱四(5),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管(1)包括处于同一直线上的主管一(101)、主管二(102)和主管三(103),所述主管一(101)的一端固定有过滤器(104),过滤器(104)远离主管一(101)的一端固定有抽气机(105),所述抽气机(105)远离过滤器(104)的一端固定有主管二(102),主管二(102)远离抽气机(105)的一端固定有主管三(1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染源样本的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三(1031)的内腔中固定有呈螺旋分布的电热管(103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染源样本的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四(501)的内腔中固定有呈螺旋分布的冷却循环管(502),且冷却管循环管的一端设有朝下设置的进水口(5021),冷却循环管(502)另一端设有朝上设置的出水口(5022),且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裴建军任保彦王庆庄李先成申家松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厚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