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玻璃钢塔器容器改造修复工艺制造技术_技高网

玻璃钢塔器容器改造修复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36214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玻璃钢塔器容器改造修复工艺,修复步骤如下:(1)将玻璃钢塔器容器内侧壁进行第一次打磨,形成凹槽面,凹槽面为上至与外部渗漏点相应处的上方,下至塔器容器的底部;(2)将打磨后的凹槽面清洗干净;(3)将玻纤布和短切毡分别浸透树脂,依次糊制在塔器容器的凹槽面上,并固化;(4)对固化后的糊制层进行第二次打磨处理;(5)再次将玻纤布和短切毡分别浸透树脂,并依次糊制在塔器容器的凹槽面上,并再次固化;(6)对再次固化后的糊制层进行第三次打磨处理;(7)安装内加强骨架,本发明专利技术优点是:形成稳固结构的修复层,将打磨后形成的凹槽面真补齐平,结构简单,修复成本低,且修复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玻璃钢塔器容器的,更具体地说是涉及玻璃钢塔器容器改造修复的。


技术介绍

1、玻璃钢具备性能稳定、机械强度高、耐腐蚀等优点,常被用于市政工程和化工等行业,作为排水、排污、容器和塔器使用,当经过长达数年的使用后,玻璃钢塔器容器就会容易出现渗漏的情况,由于玻璃钢塔器容器侧壁呈层状的结构特点,外部出现渗漏的情况后,较难在玻璃钢塔器容器内部准确找到渗漏点,且内部渗漏点与外部漏点的数量和位置均非完全对应,给后期的修复工作带来较大困难,目前行业内也没有十分行之有效的修补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能有效修补漏点,结构简单,修复成本低,效率高,且还能对筒体进行有效支撑加固的玻璃钢塔器容器改造修复工艺

2、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3、玻璃钢塔器容器改造修复工艺,修复步骤如下:

4、(1)将玻璃钢塔器容器内侧壁进行第一次打磨,形成凹槽面,凹槽面为上至与外部渗漏点相应处的上方,下至塔器容器的底部;

5、(2)将打磨后的凹槽面清洗干净;

6、(3)将玻纤布和短切毡分别浸透树脂,依次糊制在塔器容器的凹槽面上,并固化;

7、(4)对固化后的糊制层进行第二次打磨处理;

8、(5)再次将玻纤布和短切毡分别浸透树脂,并依次糊制在塔器容器的凹槽面上,并再次固化;

9、(6)对再次固化后的糊制层进行第三次打磨处理,使得经两次糊制工序后的厚度与原塔器容器内侧壁齐平;

10、(7)安装内加强骨架。

11、优选的,所述加强骨架包括有横向支撑柱和纵向支撑柱,所述横向支撑柱和纵向支撑柱分别为多根,该横向支撑柱和纵向支撑柱分别交错贴附固定在塔器容器内的糊制层表面上,且各相邻的横向支撑柱和纵向支撑柱之间固定连接,最顶层的各横向支撑柱罩置在塔器容器内原内壁与糊制层的相衔接处。

12、优选的,各相邻所述纵向支撑柱相互错开分布,各相邻所述横向支撑柱分层呈环状分布。

13、优选的,各相邻所述横向支撑柱相互错开分布,各相邻所述纵向支撑柱呈竖直排列。

14、优选的,各相邻所述横向支撑柱分层呈环状分布,各相邻所述纵向支撑柱呈竖直排列。

15、优选的,所述横向支撑柱的截面为中空的弧形结构。

16、优选的,所述横向支撑柱的截面为实心的弧形结构。

17、优选的,各所述横向支撑柱与糊制层贴合处均涂覆有防渗材料。

18、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技术解决方案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9、通过将渗漏处的塔器容器内侧壁先进行打磨形成凹槽面,再在凹槽面处分两次糊制浸透树脂的玻纤布和短切毡,形成稳固结构的修复层,将打磨后形成的凹槽面真补齐平,结构简单,修复成本低,且修复效率高。

20、通过在修复层表面安装加强骨架,一方面可对修复层起到支撑作用,另一方面也可对塔器容器的底部起到加固作用。

21、通过将截面为中空的弧形横向支撑柱或实心的弧形横向支撑柱罩置在内壁上修复层与原内壁的衔接处,可以对衔接处起到密封作用,避免再次形成新的渗漏点。

22、通过在各横向支撑柱与修复层相接触的上下转角处涂上防渗材料,可以使横向支撑柱与修复层接触的一面不会被腐蚀,提高了塔器容器的使用寿命。

23、通过在凹槽面内重新铺设修复层,在塔器容器内侧形成新的且完整的防渗层结构,再在修复层处安装横向支撑柱和纵向支撑柱能更好的固定修复层,同时能对塔器容器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

24、横向支撑柱和纵向支撑柱分别交错贴附支撑固定在塔器容器内侧的修复层表面上;各相邻所述纵向支撑柱相互错开分布,各相邻所述横向支撑柱分层呈环状分布;或各相邻所述横向支撑柱相互错开分布,各相邻所述纵向支撑柱呈竖直排列;或各相邻所述横向支撑柱分层呈环状分布,各相邻所述纵向支撑柱呈竖直排列;且各相邻的横向支撑柱和纵向支撑柱之间固定连接,通过上述各种排列结构,可以使横向支撑柱和纵向支撑柱能适应不同的塔器容器和不同的修复层需要。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玻璃钢塔器容器改造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修复步骤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钢塔器容器改造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骨架包括有横向支撑柱和纵向支撑柱,所述横向支撑柱和纵向支撑柱分别为多根,该横向支撑柱和纵向支撑柱分别交错贴附固定在塔器容器内的糊制层表面上,且各相邻的横向支撑柱和纵向支撑柱之间固定连接,最顶层的各横向支撑柱罩置在塔器容器内原内壁与糊制层的相衔接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玻璃钢塔器容器改造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各相邻所述纵向支撑柱相互错开分布,各相邻所述横向支撑柱分层呈环状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玻璃钢塔器容器改造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各相邻所述横向支撑柱相互错开分布,各相邻所述纵向支撑柱呈竖直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玻璃钢塔器容器改造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各相邻所述横向支撑柱分层呈环状分布,各相邻所述纵向支撑柱呈竖直排列。

6.根据权利要求2、3、4或5所述玻璃钢塔器容器改造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支撑柱的截面为中空的弧形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2、3、4或5所述玻璃钢塔器容器改造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支撑柱的截面为实心的弧形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2、3、4或5所述玻璃钢塔器容器改造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横向支撑柱与糊制层贴合处均涂覆有防渗材料。

...

【技术特征摘要】

1.玻璃钢塔器容器改造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修复步骤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钢塔器容器改造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骨架包括有横向支撑柱和纵向支撑柱,所述横向支撑柱和纵向支撑柱分别为多根,该横向支撑柱和纵向支撑柱分别交错贴附固定在塔器容器内的糊制层表面上,且各相邻的横向支撑柱和纵向支撑柱之间固定连接,最顶层的各横向支撑柱罩置在塔器容器内原内壁与糊制层的相衔接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玻璃钢塔器容器改造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各相邻所述纵向支撑柱相互错开分布,各相邻所述横向支撑柱分层呈环状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玻璃钢塔器容器改造修复工艺,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建军张学勇龚朝利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群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