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灸用可调节肢体支撑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35678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50
本技术涉及一种针灸用可调节肢体支撑架,包括:基座,包括上表面,所述上表面设有转动组件;第一调节臂,一端与所述转动组件固定连接;第二调节臂,一端通过第一调节组件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调节臂的另一端;调节架,一端通过第二调节组件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调节臂的另一端,另一端设有安置部。在使用时,针灸医师能够通过转动组件、第一调节组件、第二调节组件三者的配合,更加灵活地调节调节架的支撑角度,也便于调节架的安置部对患者的肢体进行支撑且提高肢体的支撑高度,同时还便于针灸医师在患者固定体位时对肢体上、下、侧面部位穴位的取用,避免了碰针、压针、弯针甚至断针的风险,缓解了患者的紧张情绪,放松肢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针灸辅助器械,具体涉及一种针灸用可调节肢体支撑架


技术介绍

1、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起源于古代的砭石,是我国中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国中医通常采用针刺或火灸人体穴位来治疗疾病。在针灸治疗过程中,一般需要患者采用仰卧位、俯卧位、侧卧位等舒适卧位,例如,当患者处于仰卧位治疗时,针灸医师扎针时要考虑患者体位,一般选用身体正面的穴位,但有些疾病为了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需要联用肢体侧面和背面的穴位。

2、在针灸治疗时,针灸医师通常需要选取肢体背面及侧面的穴位,在进行留针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碰针、压针、弯针甚至断针的风险,从而引发医疗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针灸用可调节肢体支撑架,以解决在对患者的肢体背面及侧面的穴位,在进行留针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碰针、压针、弯针甚至断针的风险的技术问题。

2、本技术公开一种针灸用可调节肢体支撑架,该针灸用可调节肢体支撑架包括基座、第一调节臂、第二调节臂、调节架,基座包括上表面,所述上表面设有转动组件;第一调节臂的一端与所述转动组件固定连接;第二调节臂的一端通过第一调节组件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调节臂的另一端;调节架的一端通过第二调节组件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调节臂的另一端,调节架的另一端设有安置部。

3、进一步的,所述基座包括底板,底板的形状呈圆盘状或矩形体状。

4、进一步的,所述底板的底面设有呈u型的夹持槽,所述基座还包括夹持板、调节螺栓,夹持板位于所述夹持槽内,且活动连接于所述夹持槽;调节螺栓的一端贯穿所述夹持槽的侧壁至所述夹持槽内,该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夹持板;所述夹持板能够随着所述调节螺栓的转动而在所述夹持槽内移动。

5、进一步的,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转动轴、轴承、转动套,转动轴设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上;轴承套设于所述转动轴上;转动套套设于所述轴承上;所述轴承及所述转动轴均位于所述转动套的转动腔内。

6、进一步的,所述转动组件还包括销轴,销轴可拆卸地穿设于所述转动套的定位孔及所述转动轴的定位孔。

7、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架包括支撑子架、活动子架,支撑子架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二调节组件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调节臂的另一端;活动子架滑动连接于所述支撑子架的另一端。

8、进一步的,所述活动子架中部位置内凹形成所述安置部,所述安置部设有柔性涂层。

9、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子架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的滑轨,两根所述滑轨相对的一侧均设有滑槽;所述活动子架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侧均设有滑块;通过将所述滑块设于所述滑槽内的方式,实现了所述活动子架滑动连接于所述支撑子架。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转盘、第一插销,第一转盘包括多个限位孔,多个所述限位孔围绕所述第一转盘的中心均匀布设;所述第一转盘设于所述第一调节臂的另一端;所述第二调节臂的一端设有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一容纳槽的侧壁上设有限位孔;所述第一转盘位于所述第一容纳槽内,且所述第一转盘与所述第二调节臂的一端铰接;当所述第一容纳槽的限位孔与所述第一转盘的多个所述限位孔中任一限位孔对齐时,通过第一插销穿设固定。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调节组件包括第二转盘、第二插销,第二转盘包括多个限位孔,多个所述限位孔围绕所述第二转盘的中心均匀布设;所述第二转盘设于所述支撑子架的一端;所述第二调节臂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二容纳槽的侧壁上设有限位孔;所述第二转盘位于所述第二容纳槽内,且所述第二转盘与所述第二调节臂的另一端铰接;当所述第二容纳槽的限位孔与所述第二转盘的多个所述限位孔中任一限位孔对齐时,通过第二插销穿设固定。

12、本技术提供的针灸用可调节肢体支撑架,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13、1、本技术的针灸用可调节肢体支撑架整体结构轻便,在不使用时能够在其进行折叠进行储存,有效节约了收纳空间。在使用时,针灸医师能够通过转动组件、第一调节组件、第二调节组件三者的配合,更加灵活地调节调节架的支撑角度,也便于调节架的安置部对患者的肢体进行支撑且提高肢体的支撑高度,同时还便于针灸医师在患者固定体位时对肢体上、下、侧面部位穴位的取用,避免了碰针、压针、弯针甚至断针的风险,缓解了患者的紧张情绪,放松肢体。

14、2、采用木质或塑料的活动子架能够降低因为气温变化而导致的皮肤不适感。

15、3、多根活动杆的表面涂敷有橡胶或硅胶材料并形成柔性涂层。柔性涂层能够降低因为气温变化而导致的皮肤不适感。

16、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技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针灸用可调节肢体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灸用可调节肢体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针灸用可调节肢体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1)的底面设有呈U型的夹持槽(12),所述基座(1)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针灸用可调节肢体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2)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针灸用可调节肢体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2)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针灸用可调节肢体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架(7)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针灸用可调节肢体支撑架,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针灸用可调节肢体支撑架,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针灸用可调节肢体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组件(4)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针灸用可调节肢体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组件(6)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灸用可调节肢体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灸用可调节肢体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针灸用可调节肢体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1)的底面设有呈u型的夹持槽(12),所述基座(1)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针灸用可调节肢体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2)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针灸用可调节肢体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越王宇航洪秋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