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用降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3469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用降温装置,属于混凝土技术领域,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用降温装置,包括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外侧面两端竖向开设有三个装配槽,所述装配槽的内部安装有连接座,所述第一侧板的外侧面安装有具备两个进水口的进水管。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利用相变材料的特性,对冷却用水进行降温,稳定冷却用水的水温,确保冷却用水特别在循环后端中的冷却效果,进一步结合所使用的半导体制冷器,高效节能的制冷效果,对完成循环的冷却用水再次降温,从而在保证整体降温效果的同时,实现定量体积用水的持续循环,同时设计的结构呈一体式可重复拆装使用,达到节约水资源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混凝土,具体涉及到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用降温装置


技术介绍

1、目前,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的方法有两类:第一类是原材料控制法,通过选用低热硅酸盐水泥、矿渣水泥等来降低混凝土水化热产生的温度,或者通过优化混凝土配合比、降低制拌温度来控制混凝土的绝热温升幅度和入模温度;第二类是布置冷却水管法,利用冷水来吸收混凝土的水化热,控制混凝土最高温度。

2、第一类方法,低水化热水泥成本较高,并且常需第二类方法辅助实施,才能达到较好的控制效果;第二类方法,当混凝土浇筑块的体积较小时,温度应力较小,利用冷却水管可有效控制混凝土块的温度和温度应力。但随着混凝土浇筑块的体积增大,冷却水管控制混凝土温度上升的能力下降,随着冷却水在冷却管路的前端中流动后温度升高,导致冷却水在管路后端中流动的冷却效果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用降温装置。

2、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用降温装置,包括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用降温装置,包括第一侧板(1)和第二侧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1)和第二侧板(2)外侧面两端竖向开设有三个装配槽(3),所述装配槽(3)的内部安装有连接座(4),所述第一侧板(1)的外侧面安装有具备两个进水口的进水管(5),所述进水管(5)的一个入口处安装有第一温度控制装置(6),所述第二侧板(2)外侧面的一端安装有安装盒(7),所述第二侧板(2)外侧面远离安装盒(7)的一端安装有出水管(8),所述安装盒(7)的顶端连通有输入管(9),所述安装盒(7)的侧面中心处安装有延伸至第二侧板(2)内侧面的输出管(10),所述第二侧板(2)的内部安装有第二温度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用降温装置,包括第一侧板(1)和第二侧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1)和第二侧板(2)外侧面两端竖向开设有三个装配槽(3),所述装配槽(3)的内部安装有连接座(4),所述第一侧板(1)的外侧面安装有具备两个进水口的进水管(5),所述进水管(5)的一个入口处安装有第一温度控制装置(6),所述第二侧板(2)外侧面的一端安装有安装盒(7),所述第二侧板(2)外侧面远离安装盒(7)的一端安装有出水管(8),所述安装盒(7)的顶端连通有输入管(9),所述安装盒(7)的侧面中心处安装有延伸至第二侧板(2)内侧面的输出管(10),所述第二侧板(2)的内部安装有第二温度控制装置(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用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温度控制装置(6)包括衔接块(12),所述衔接块(12)的一端与进水管(5)的入口处相连通,所述衔接块(12)的另一端连通有降温管(13),所述降温管(13)的内部安装有冷却座(14),所述冷却座(14)的顶部安装有温控罩(15),所述温控罩(15)的内部顶端安装有散热翼板(16),所述温控罩(15)内部底端安装有半导体制冷器(17),所述冷却座(14)的内部安装有冷却柱(1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用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温度控制装置(11)包括第一循环水路(19)和相变箱(20),所述第一循环水路(19)安装于第二侧板(2)的内部,所述第一循环水路(19)的进水端与输入管(9)相连通,所述第一循环水路(19)的出水端与输出管(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启显柯立立张杰苏岚吴杭州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市政环境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