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框架模块化结构的连接节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33411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48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钢框架模块化结构的连接节点,包括:顶部连接盒,其设置于下模块的上端拐角处,其上端固定设置有连接杆;底部连接盒,其设置于上模块的下端拐角处,其上端设置有紧固槽,所述底部连接盒上朝向上模块的内角方向开设有与紧固槽连通的敞口,所述紧固槽内设置有用于锁紧连接杆的紧固组件。本技术通过在上模块的内角方向开设敞口,使得在多个下模块与多个上模块以对应拐角相贴时,敞口不受遮蔽,接着,顶部连接盒上的连接杆向上穿过底部连接盒并将上端延伸至紧固槽内,于是,通过敞口与紧固槽的连通,可方便的将紧固组件设置于紧固槽内以进行锁紧连接杆的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具体涉及一种钢框架模块化结构的连接节点


技术介绍

1、模块化建筑是一种新兴的装配式建筑,其建筑主体由多个模块化盒子组装而成,由于模块化盒子的结构体系、围护门窗、装饰装修及管线设备等均在预制工厂已经加工完成,所以在施工现场,仅仅只要将模块化盒子之间进行可靠连接,模块化建筑即可完成建造,施工速度非常迅速,施工现场也十分绿色环保。

2、如专利文件cn206538873u公开的一种准确定位的集装箱房屋模块间连接点结构,该房屋模块之间在连接时,需要在房屋模块外部施工,需要搭设专门的支撑架,而且在下面4个模块和上面4个模块的交接节点处,8个模块的钢框架节点之间将施工操作面完全封堵,施工连接困难。再比如专利专利文件cn217352866u公开的一种模块化钢框架结构及模块间连接装置,该模块连接装置的精度要求非常高、制作加工困难,施工的时候操作面很多,且施工操作面与已完成模块化建筑的围护及内装饰干涉很多,需要将大范围的围护及内装饰拆除才能进行施工安装,极大的影响了施工效率。

3、如上述专利的现有技术中,现有的模块化建筑及其之间的连接方式非常繁琐,连接节点的制作精度要求很高,制作起来十分困难,实际施工操作面与已完成模块化建筑的围护及内装饰干涉很多,施工连接不方便。因此亟需一种钢框架模块化结构的连接节点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钢框架模块化结构的连接节点,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钢框架模块化结构的连接节点,其用于将下模块的上端与上模块的下端之间紧密连接,包括:顶部连接盒,其设置于下模块的上端拐角处,其上端固定设置有连接杆;底部连接盒,其设置于上模块的下端拐角处,其上端设置有紧固槽,所述底部连接盒上朝向上模块的内角方向开设有与紧固槽连通的敞口,所述连接杆上端贯穿底部连接盒以延伸至紧固槽内,所述紧固槽内设置有用于锁紧连接杆的紧固组件。

4、优选的,所述顶部连接盒上开设有上下贯穿的连接孔,所述连接杆穿过连接孔并与顶部连接盒焊接固定。

5、优选的,所述底部连接盒下端开设有与连接杆相匹配的贯穿孔,所述贯穿孔上端与紧固槽连通。

6、优选的,所述下模块与上模块均设置有四个,且以拐角的顶部连接盒以及底部连接盒矩形阵列并拢贴合在一起设置,多个所述下模块与上模块之间设置有连接板,多个所述连接杆均贯穿同一连接板设置。

7、优选的,所述紧固组件包括垫板,所述垫板套设在连接杆上,所述垫板上设置有位置相对的第一导轨与第二导轨,所述第一导轨上可升降设置有浮块,所述第二导轨上滑动设置有爬升块,所述浮块上螺纹贯穿连接有螺栓,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与螺栓相匹配的通孔,所述爬升块一端面设置有与螺栓相匹配的凹槽,所述螺栓一端朝向敞口并固定设置有操作头。

8、优选的,所述第二导轨内设置有斜滑槽,所述爬升块侧壁设置有与斜滑槽相匹配的斜滑块。

9、优选的,所述第二导轨内壁设置有磁片,所述爬升块为可磁吸材料制成。

1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1、该钢框架模块化结构的连接节点通过在上模块的内角方向开设敞口,使得在多个下模块与多个上模块以对应拐角相贴时,敞口不受遮蔽,接着,顶部连接盒上的连接杆向上穿过底部连接盒并将上端延伸至紧固槽内,于是,通过敞口与紧固槽的连通,可方便的将紧固组件设置于紧固槽内以进行锁紧连接杆的操作,且整体连接操作面少,施工时无干涉,对已完成模块化建筑的围护及内装饰影响也极小。

12、应当理解,前面的一般描述和以下详细描述都仅是示例性和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本公开。

13、本申请文件提供本公开中描述的技术的各种实现或示例的概述,并不是所公开技术的全部范围或所有特征的全面公开。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框架模块化结构的连接节点,其用于将下模块的上端与上模块的下端之间紧密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框架模块化结构的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连接盒(1)上开设有上下贯穿的连接孔,所述连接杆(3)穿过连接孔并与顶部连接盒(1)焊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框架模块化结构的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连接盒(2)下端开设有与连接杆(3)相匹配的贯穿孔,所述贯穿孔上端与紧固槽(4)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框架模块化结构的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块与上模块均设置有四个,且以拐角的顶部连接盒(1)以及底部连接盒(2)矩形阵列并拢贴合在一起设置,多个所述下模块与上模块之间设置有连接板(6),多个所述连接杆(3)均贯穿同一连接板(6)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框架模块化结构的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组件包括垫板(7),所述垫板(7)套设在连接杆(3)上,所述垫板(7)上设置有位置相对的第一导轨(8)与第二导轨(9),所述第一导轨(8)上可升降设置有浮块(10),所述第二导轨(9)上滑动设置有爬升块(11),所述浮块(10)上螺纹贯穿连接有螺栓(12),所述连接杆(3)上设置有与螺栓(12)相匹配的通孔(13),所述爬升块(11)一端面设置有与螺栓(12)相匹配的凹槽(14),所述螺栓(12)一端朝向敞口(5)并固定设置有操作头(1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钢框架模块化结构的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轨(9)内设置有斜滑槽(16),所述爬升块(11)侧壁设置有与斜滑槽(16)相匹配的斜滑块(17)。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钢框架模块化结构的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轨(9)内壁设置有磁片(18),所述爬升块(11)为可磁吸材料制成。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框架模块化结构的连接节点,其用于将下模块的上端与上模块的下端之间紧密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框架模块化结构的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连接盒(1)上开设有上下贯穿的连接孔,所述连接杆(3)穿过连接孔并与顶部连接盒(1)焊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框架模块化结构的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连接盒(2)下端开设有与连接杆(3)相匹配的贯穿孔,所述贯穿孔上端与紧固槽(4)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框架模块化结构的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块与上模块均设置有四个,且以拐角的顶部连接盒(1)以及底部连接盒(2)矩形阵列并拢贴合在一起设置,多个所述下模块与上模块之间设置有连接板(6),多个所述连接杆(3)均贯穿同一连接板(6)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框架模块化结构的连接节点,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超陈甫亮廖智强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金鹏绿色建筑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