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机组循环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233242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48
本技术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机组循环水系统,所述空调机组循环水系统包括:第一管路、第二管路、第三管路、空调机组热交换器、压差控制装置、第一流量控制装置、混水泵和温度检测装置。传统的空调机组循环水系统将空调机组换热器直接与空调冷水管路连接,空调机组换热器的进水流量和进水温度将受到空调冷水管路的影响而产生波动,造成空调机组换热器的送风温度波动而导致空调区域无法实现高精度温度控制,现采用压差控制装置、第一流量控制装置与温度检测装置的配合设置,使得空调机组供水温度恒定,实现对空调机组的供水温度和流量进行高精度控制,为空调机组实现高精度送风温度控制提供条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空调机组,具体涉及一种空调机组循环水系统


技术介绍

1、目前,现代的恒温室和实验室等高精度温度控制环境通常使用空调机组来实现。这些空调机组采用冷水作为介质,通过水-空气换热器将冷水与空气进行换热,室内的空气经过水-空气换热器的空气侧换热降温后送至室内,在室内吸收工艺设备、实验设备等散热后再回到空调机组进行换热,形成空气侧循环换热环路。室内空气中的热量在水-空气换热器中由冷水介质吸收,吸热后的冷水回至冷源降温后,再被输送到水-空气换热器,从而形成水侧循环换热环路。要实现高精度恒定温度的室内环境,恒温空调机组的送风温度必须是高精度控制的,换热器的水侧循环换热环路的温度、流量的稳定和调节性能是送风温度实现高精度控制的主要影响因素。

2、空调机组循环水系统通常是采用电动二通调节阀来调节进入机组换热器的水流量,往往存在以下问题:空调机组热交换器中水流量和水温度受到冷源管路系统的其他换热器的流量和温度变化的影响,当系统中的其他机组换热器流量发生变化时,空调机组热交换器的流量也会相应波动;当整个空调系统的空调负荷变化时,冷源会进行加载或卸载,导致冷源出水温度发生波动,空调机组热交换器的进水温度也会随之波动;常规冷源的供回水温差范围较大,而空调机组对温度控制的要求较高,因此电动二通阀的调节精度和性能难以满足要求。

3、因此,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空调机组循环水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空调机组循环水系统,包括:第一管路、第二管路、第三管路、空调机组热交换器、压差控制装置、第一流量控制装置、混水泵和温度检测装置;

2、所述第一管路的一端与所述空调机组热交换器的进水口连接,另一端用于使冷源侧的第一冷冻水进入到第一管路内;

3、所述第二管路的一端与所述空调机组热交换器的出水口连接,另一端用于使第二管路内的第二冷冻水排入到冷源侧;

4、所述第三管路连接于所述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之间,所述第三管路与所述第一管路的连接位置位于所述压差控制装置与所述空调机组热交换器的进水口之间。

5、所述压差控制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管路;

6、所述第一流量控制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管路上,所述第三管路与所述第二管路相连接,所述第三管路与所述第二管路的连接点位于所述空调机组热交换器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一流量控制装置之间;

7、所述混水泵用于将所述第一管路内进入的第一冷冻水和所述第三管路内回流至所述第一管路的第二冷冻水混合;

8、所述温度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管路用于检测所述第一管路内第三冷冻水的温度;所述第一流量控制装置被配置为:所述第一流量控制装置基于所述温度检测装置检测的温度值调节所述第二管路的流量,所述温度检测装置的检测温度值高于第一温度设定值时,增大所述第一流量控制装置开度;所述温度检测装置的检测温度值低于第一温度设定值时,减小所述第一流量控制装置开度。

9、可选地,还包括第四管路和第二流量控制装置,所述第四管路连接于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二管路之间,所述第二流量控制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管路上,用于分配第一管路中流动至所述空调机组热交换器的进水口的流量以及流动至所述第四管路内的流量;所述第四管路与所述第一管路的连接位置位于所述空调机组热交换器的进水口和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第三管路连接位置之间,所述第四管路和所述第二管路的连接位置位于所述空调机组热交换器的出水口和所述第二管路与所述第四管路连接位置之间。

10、可选地,所述第二流量控制装置被配置为:所述第二流量控制装置根据空调机组热交换器出口空气温度调节其开度,空调机组热交换器出口空气温度高于第二温度设定值时减少从所述第一管路进入至所述第四管路的流量,以使得从所述第一管路进入所述空调机组热交换器的流量增大;空调机组热交换器出口空气温度低于第二温度设定值时增大从所述第一管路进入至所述第四管路的流量,以使得从所述第一管路进入所述空调机组热交换器的流量减少。

11、可选地,所述空调机组循环水系统还包括混水泵,所述混水泵设置于所述第一管路,所述混水泵位于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第四管路连接位置以及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第三管路连接位置之间,所述混水泵的出口通过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空调机组热交换器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温度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混水泵的出口处。

12、可选地,所述空调机组循环水系统还包括阻力件,所述阻力件为静态平衡阀;所述阻力件设置于所述第四管路,用于调节所述第四管路内第三冷冻水阻力,以使得所述第四管路内第三冷冻水的阻力与所述空调机组热交换器内的阻力相同。

13、可选地,所述压差控制装置用于调节所述冷源侧与所述第一管路相连通的进水口和所述冷源侧与所述第二管路相连通的出水口之间的压差。

14、可选的,所述第二流量控制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四管路的连接点处,所述第二流量控制装置入口与所述混水泵的出口连通,所述第二流量控制装置一出口端与所述第四管路相连通,所述第二流量控制装置另外一出口端与所述空调机组热交换器的进水口连通。

15、可选地,所述温度检测装置为温度传感器。

16、可选地,所述第三管路用于将从所述第四管路和所述空调机组热交换器流入至所述第二管路内第二冷冻水回流至第一管路内。

17、可选地,所述空调机组循环水系统还包括冷源侧,所述冷源侧用于向所述第一管路提供第一冷冻水,并使得部分所述第二管路内的第二冷冻水排入至所述冷源侧。

18、综上所述,本技术属于空调
,具体涉及一种空调机组循环水系统,所述空调机组循环水系统包括:第一管路、第二管路、第三管路、空调机组热交换器、压差控制装置、第一流量控制装置和温度检测装置。传统的空调机组循环水系统将空调机组换热器直接与空调冷水管路连接,空调机组换热器的进水流量和进水温度将受到空调冷水管路的影响而产生波动,造成空调机组换热器的送风温度波动而导致空调区域无法实现高精度温度控制,现采用压差控制装置、第一流量控制装置与温度检测装置的配合设置,使得空调机组供水温度恒定,实现对空调机组的供水温度和流量进行高精度控制,为空调机组实现高精度送风温度控制提供条件。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调机组循环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管路、第二管路、第三管路、空调机组热交换器、压差控制装置、第一流量控制装置、混水泵、冷源侧和温度检测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机组循环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四管路和第二流量控制装置,所述第四管路连接于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二管路之间,所述第二流量控制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管路上,用于分配第一管路中流动至所述空调机组热交换器的进水口的流量以及流动至所述第四管路内的流量;所述第四管路与所述第一管路的连接位置位于所述空调机组热交换器的进水口和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第三管路连接位置之间,所述第四管路与所述第二管路的连接位置位于所述空调机组热交换器的出水口和所述第二管路与所述第四管路连接位置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空调机组循环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流量控制装置被配置为:所述第二流量控制装置根据空调机组热交换器出口空气温度调节其开度,空调机组热交换器出口空气温度高于第二温度设定值时减少从所述第一管路进入至所述第四管路的流量,以使得从所述第一管路进入所述空调机组热交换器的流量增大;空调机组热交换器出口空气温度低于第二温度设定值时增大从所述第一管路进入至所述第四管路的流量,以使得从所述第一管路进入所述空调机组热交换器的流量减少。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空调机组循环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水泵设置于所述第一管路,所述混水泵位于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第四管路连接位置以及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第三管路连接位置之间,所述混水泵的出口通过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空调机组热交换器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温度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混水泵的出口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空调机组循环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机组循环水系统还包括阻力件,所述阻力件为静态平衡阀;所述阻力件设置于所述第四管路,用于调节所述第四管路内第三冷冻水阻力,以使得所述第四管路内第三冷冻水的阻力与所述空调机组热交换器内的阻力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机组循环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差控制装置用于调节所述冷源侧与所述第一管路相连通的进水口和所述冷源侧与所述第二管路相连通的出水口之间的压差。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空调机组循环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流量控制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四管路的连接点处,所述第二流量控制装置入口与所述混水泵的出口连通,所述第二流量控制装置一出口端与所述第四管路相连通,所述第二流量控制装置另外一出口端与所述空调机组热交换器的进水口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机组循环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检测装置为温度传感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空调机组循环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管路用于将从所述第四管路和所述空调机组热交换器流入至所述第二管路内第二冷冻水回流至第一管路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机组循环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机组循环水系统还包括冷源侧,所述冷源侧用于向所述第一管路提供第一冷冻水,并使得部分所述第二管路内的第二冷冻水排入至所述冷源侧。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机组循环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管路、第二管路、第三管路、空调机组热交换器、压差控制装置、第一流量控制装置、混水泵、冷源侧和温度检测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机组循环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四管路和第二流量控制装置,所述第四管路连接于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二管路之间,所述第二流量控制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管路上,用于分配第一管路中流动至所述空调机组热交换器的进水口的流量以及流动至所述第四管路内的流量;所述第四管路与所述第一管路的连接位置位于所述空调机组热交换器的进水口和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第三管路连接位置之间,所述第四管路与所述第二管路的连接位置位于所述空调机组热交换器的出水口和所述第二管路与所述第四管路连接位置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空调机组循环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流量控制装置被配置为:所述第二流量控制装置根据空调机组热交换器出口空气温度调节其开度,空调机组热交换器出口空气温度高于第二温度设定值时减少从所述第一管路进入至所述第四管路的流量,以使得从所述第一管路进入所述空调机组热交换器的流量增大;空调机组热交换器出口空气温度低于第二温度设定值时增大从所述第一管路进入至所述第四管路的流量,以使得从所述第一管路进入所述空调机组热交换器的流量减少。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空调机组循环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水泵设置于所述第一管路,所述混水泵位于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第四管路连接位置以及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第三管路连接位置之间,所述混水泵的出口通过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学锦朱喆赵霖李晓菲顾思源沈彬彬宋凯华贺江波任家龙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