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叠合楼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32874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48
本技术公开了预制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叠合楼板,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该预制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叠合楼板包括四组叠合楼板,四组所述叠合楼板为两对且相互连接,两对所述叠合楼板的左右连接端设置有第一连接组件,两对所述叠合楼板的前后连接端设置有第二连接组件,四组所述叠合楼板之间的连接端设置有固定组件。该叠合楼板通过左右端设置的第一连接组件进行插接,侧前后的叠合楼板通过第二连接组件进行插接,通过连接组件使得叠合楼板之间不易晃动,两对叠合楼板插接后通过固定组件进行固定,使得叠合楼板之间得到固定后不易晃动脱落,通过叠合楼板外侧的连接钢筋与另外的钢筋进行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材料,具体为预制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叠合楼板


技术介绍

1、叠合楼板是由预制板和现浇钢筋混凝土层叠合而成的装配整体式楼板。叠合楼板整体性好,板的上下表面平整,便于饰面层装修,适用于对整体刚度要求较高的高层建筑和大开间建筑。

2、叠合楼板在使用时,需要将多块楼板叠合在一起,再进行浇筑,为了使楼板能够准确叠合在一起,需要在楼板上设置定位组件。

3、现有的叠合楼板安装过程大多较为复杂,其现有的叠合楼板拼接时,连接端不能精确的合并,叠合楼板之间不够牢固紧贴,导致拼接的叠合楼板较为松动,会出现裂缝,以及对安全存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预制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叠合楼板,解决了现有的叠合楼板直接的拼接不够牢固紧贴,导致会出现安全隐患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预制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叠合楼板包括四组叠合楼板,四组所述叠合楼板为两对且相互连接,两对所述叠合楼板的左右连接端设置有第一连接组件,两对所述叠合楼板的前后连接端设置有第二连接组件,四组所述叠合楼板之间的连接端设置有固定组件。

5、优选的,四组所述叠合楼板的外侧设置有连接钢筋。

6、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连心槽、插杆、连心块、插孔,所述叠合楼板的右端开设有连心槽,所述连心槽内连接有多组插杆,右端的所述叠合楼板连接有连心块,且连心块与连心槽相适配,所述连心块内开设有多组插孔,且插孔与插杆相连接。

7、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杆、连接洞、插接块、第二连接杆,所述叠合楼板的前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叠合楼板的凹槽内连接有多组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下侧且位于叠合楼板的前端开设有多组连接洞,前侧的所述叠合楼板的后端连接有插接块,且插接块的一侧开设有多组与第一连接杆相适配的插洞,所述插接块的下端连接有多组第二连接杆,且第二连接杆连接于叠合楼板的一侧,所述第二连接杆与连接洞相连接。

8、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螺栓、螺帽、固定板,所述螺栓通过固定板螺纹连接于两对叠合楼板的连接端,所述螺栓的下侧螺纹连接有螺帽,所述螺帽套接于叠合楼板的下端。

9、优选的,所述叠合楼板和固定板连接螺栓处均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叠合楼板的下端开设有与螺帽相适配的卡槽。

10、(三)有益效果

11、本技术提供了预制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叠合楼板。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2、该叠合楼板通过左右端设置的第一连接组件进行插接,使得左右的叠合楼板进行插接,侧前后的叠合楼板通过第二连接组件进行插接,通过连接组件使得叠合楼板之间不易晃动,两对叠合楼板插接后通过固定组件进行固定,使得叠合楼板之间得到固定后不易晃动脱落,通过叠合楼板外侧的连接钢筋与另外的钢筋进行连接,使得多组叠合楼板之间进行连接,连接后进行水泥灌注固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预制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叠合楼板,包括四组叠合楼板(1),其特征在于:四组所述叠合楼板(1)为两对且相互连接,两对所述叠合楼板(1)的左右连接端设置有第一连接组件(2),两对所述叠合楼板(1)的前后连接端设置有第二连接组件(3),四组所述叠合楼板(1)之间的连接端设置有固定组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叠合楼板,其特征在于:四组所述叠合楼板(1)的外侧设置有连接钢筋(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叠合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2)包括连心槽(21)、插杆(22)、连心块(23)、插孔(24),所述叠合楼板(1)的右端开设有连心槽(21),所述连心槽(21)内连接有多组插杆(22),右端的所述叠合楼板(1)连接有连心块(23),且连心块(23)与连心槽(21)相适配,所述连心块(23)内开设有多组插孔(24),且插孔(24)与插杆(22)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叠合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组件(3)包括第一连接杆(31)、连接洞(32)、插接块(33)、第二连接杆(34),所述叠合楼板(1)的前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叠合楼板(1)的凹槽内连接有多组第一连接杆(31),所述第一连接杆(31)的下侧且位于叠合楼板(1)的前端开设有多组连接洞(32),前侧的所述叠合楼板(1)的后端连接有插接块(33),且插接块(33)的一侧开设有多组与第一连接杆(31)相适配的插洞,所述插接块(33)的下端连接有多组第二连接杆(34),且第二连接杆(34)连接于叠合楼板(1)的一侧,所述第二连接杆(34)与连接洞(32)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叠合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4)包括螺栓(41)、螺帽(42)、固定板(43),所述螺栓(41)通过固定板(43)螺纹连接于两对叠合楼板(1)的连接端,所述螺栓(41)的下侧螺纹连接有螺帽(42),所述螺帽(42)套接于叠合楼板(1)的下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预制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叠合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叠合楼板(1)和固定板(43)连接螺栓(41)处均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叠合楼板(1)的下端开设有与螺帽(42)相适配的卡槽。

...

【技术特征摘要】

1.预制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叠合楼板,包括四组叠合楼板(1),其特征在于:四组所述叠合楼板(1)为两对且相互连接,两对所述叠合楼板(1)的左右连接端设置有第一连接组件(2),两对所述叠合楼板(1)的前后连接端设置有第二连接组件(3),四组所述叠合楼板(1)之间的连接端设置有固定组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叠合楼板,其特征在于:四组所述叠合楼板(1)的外侧设置有连接钢筋(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叠合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2)包括连心槽(21)、插杆(22)、连心块(23)、插孔(24),所述叠合楼板(1)的右端开设有连心槽(21),所述连心槽(21)内连接有多组插杆(22),右端的所述叠合楼板(1)连接有连心块(23),且连心块(23)与连心槽(21)相适配,所述连心块(23)内开设有多组插孔(24),且插孔(24)与插杆(22)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叠合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组件(3)包括第一连接杆(31)、连接洞(32)、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晶刘文斌王健
申请(专利权)人:中新天津装配式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