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凝胶复合筒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32085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47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气凝胶复合筒成型模具,属于模具领域。该气凝胶复合筒成型模具包括内模和用于套设在内模外侧的外模,内模具有供筒型基材套设的外周面,内模与外模之间形成用于成型气凝胶复合筒的成型腔,成型腔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封闭成型腔的底座模,其中一个底座模上设置有与成型腔连通的进胶口,另一个底座模上设置有与成型腔连通的出胶口。本技术通过设置内模和外模以在内模和外模之间形成成型腔,并在内模和外模的两端设置底座模以封闭成型腔,从而直接成型出气凝胶复合筒,降低了气凝胶复合筒的制作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模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气凝胶复合筒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1、气凝胶材料有非常好的隔热能力,因此在工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圆柱型电池以及电子烟烟嘴可利用气凝胶复合材料例如气凝胶毡或气凝胶泡棉进行热防护,此类产品需要将气凝胶复合材料做成筒状结构。

2、目前有两种方式将气凝胶毡和气凝胶泡棉制作成筒状的结构,一种是气凝胶复合块冲切法,该方法对气凝胶复合材料的浪费巨大且气凝胶复合材料本身多孔结构带来的脆性导致机械加工掉粉严重且精度难保证;另一种是气凝胶复合片材卷绕法,通过气凝胶复合片材的卷绕可以解决上述的加工精度低的问题,但由于气凝胶含量越高便越脆,卷绕越困难,因此该方法对气凝胶复合片材的柔性要求高,在相同材料体系下,气凝胶复合片材越柔软则气凝胶含量越低,影响隔热效果,并且该方法会使气凝胶复合片材形成卷缝,而卷缝处存在隔热性能低的问题。

3、综上,现有的方式制作气凝胶复合筒的两种方式中,气凝胶复合块冲切法因冲切过程中容易掉粉导致气凝胶复合筒成型后尺寸难以掌握、精度较低;气凝胶复合片材卷绕法为了便于卷绕而使气凝胶复合片材中的气凝胶含量较低,同时卷绕形成的气凝胶复合筒存在卷缝,从而影响气凝胶复合筒的隔热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凝胶复合筒成型模具,以解决气凝胶复合块冲切法制作的气凝胶复合筒因掉粉而导致的尺寸难以掌握、气凝胶复合片材卷绕法制作的气凝胶复合筒因气凝胶含量底以及存在卷缝而造成的隔热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提供的气凝胶复合筒成型模具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气凝胶复合筒成型模具,包括内模和用于套设在内模外侧的外模,内模具有供筒型基材套设的外周面,内模与外模之间形成用于成型气凝胶复合筒的成型腔,成型腔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封闭成型腔的底座模,其中一个底座模上设置有与成型腔连通的进胶口,另一个底座模上设置有与成型腔连通的出胶口。

4、有益效果是:上述技术方案为开拓型的专利技术创造。在使用时,首先将筒型基材套设至内模上,然后再将该气凝胶复合筒成型模具装配好,此时筒型基材位于成型腔内。通过进胶口向成型腔内注入配置好的水解液,水解液注入时,使进胶口朝下、出胶口朝上,以便于排出成型腔内的空气。气凝胶成型后将该气凝胶复合筒成型模具拆开,便可得到筒型结构的气凝胶复合筒。相较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筒型基材以及筒型的成型腔可以使气凝胶复合筒一次成型,相较于气凝胶复合块冲切法,上述技术方案没有冲切过程,也不存在因冲切造成的掉粉问题,从而能够更好地控制成型精度;相较于气凝胶复合片材卷绕法,上述技术方案不需要对气凝胶复合片材进行卷绕,不存在卷绕困难的问题,因而可以更好地控制气凝胶的含量,保证隔热效果,另外上述技术方案成型的气凝胶复合筒没有卷缝,因此更能够保证隔热效果。

5、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内模与至少一个底座模之间设置有可拆卸连接结构,所述外模位于两底座模之间且外模的端部与对应的底座模顶压配合。

6、有益效果是:上述技术方案中,内模除了作为使气凝胶复合筒成型的结构外,还起到了支撑和固定底座模的作用。将其中一个底座模拆卸后,便可以将外模拆卸下来,从而将气凝胶复合筒取出,便于操作人员操作。

7、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可拆卸连接结构包括底座模和内模其中一个上成型的螺纹孔以及设置在另一个上的螺柱,所述螺纹孔为盲孔。

8、有益效果是:上述技术方案中只需要旋拧底座模便可以将底座模与内模连接,并且由于底座模上的螺纹孔为盲孔,因此可以有效地保证底座模与内模连接处的密封性,防止漏液。

9、作为进一步地改进,内模与其中一个底座模可拆卸连接而与另一个底座模固定连接。

10、有益效果是:上述技术方案只需要将一个底座模从内模上拆卸下来,便可以装配外模或者取下外模和气凝胶复合筒,提高操作的便捷性。

11、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底座模上开设有供外模的端部嵌入的嵌合槽,进胶口和出胶口在嵌合槽的内侧。

12、有益效果是:嵌合槽能够对外模起到定位的作用,保证该气凝胶复合筒成型模具装配的便捷性,同时还能够保证外模安装的准确性,也能够保证外模与底座模之间的密封性。

13、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嵌合槽内设置有密封圈。

14、有益效果是:密封圈能够进一步提高外模与底座模之间的密封性。

15、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外模包括至少两个分模体,相邻两个分模体的接缝处设置有密封结构。

16、有益效果是: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便于外模拆卸下来,避免拆卸外模时损伤气凝胶复合筒。

17、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内模的外周形状为圆形或多边形,所述外模的内周形状为圆形或多边形。

18、有益效果是:上述技术方案能够生产多种形状的气凝胶复合筒。

19、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内模的外周和外模内周为等径结构或为一端大、一端小的变径结构。

20、有益效果是: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便于生产漏斗状结构的气凝胶复合筒。

21、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底座模的截面形状为矩形。

22、有益效果是: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便于操作人员旋扭底座模,也便于通过底座模将该气凝胶复合筒成型模具装夹在其他设备上。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凝胶复合筒成型模具,其特征是,包括内模和用于套设在内模外侧的外模,内模具有供筒型基材套设的外周面,内模与外模之间形成用于成型气凝胶复合筒的成型腔,成型腔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封闭成型腔的底座模,其中一个底座模上设置有与成型腔连通的进胶口,另一个底座模上设置有与成型腔连通的出胶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凝胶复合筒成型模具,其特征是,所述内模与至少一个底座模之间设置有可拆卸连接结构,所述外模位于两底座模之间且外模的端部与对应的底座模顶压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凝胶复合筒成型模具,其特征是,所述可拆卸连接结构包括底座模和内模其中一个上成型的螺纹孔以及设置在另一个上的螺柱,所述螺纹孔为盲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气凝胶复合筒成型模具,其特征是,内模与其中一个底座模可拆卸连接而与另一个底座模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气凝胶复合筒成型模具,其特征是,所述底座模上开设有供外模的端部嵌入的嵌合槽,进胶口和出胶口在嵌合槽的内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凝胶复合筒成型模具,其特征是,所述嵌合槽内设置有密封圈。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气凝胶复合筒成型模具,其特征是,所述外模包括至少两个分模体,相邻两个分模体的接缝处设置有密封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气凝胶复合筒成型模具,其特征是,所述内模的外周形状为圆形或多边形,所述外模的内周形状为圆形或多边形。

9.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气凝胶复合筒成型模具,其特征是,所述内模的外周和外模内周为等径结构或为一端大、一端小的变径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气凝胶复合筒成型模具,其特征是,所述底座模的截面形状为矩形。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凝胶复合筒成型模具,其特征是,包括内模和用于套设在内模外侧的外模,内模具有供筒型基材套设的外周面,内模与外模之间形成用于成型气凝胶复合筒的成型腔,成型腔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封闭成型腔的底座模,其中一个底座模上设置有与成型腔连通的进胶口,另一个底座模上设置有与成型腔连通的出胶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凝胶复合筒成型模具,其特征是,所述内模与至少一个底座模之间设置有可拆卸连接结构,所述外模位于两底座模之间且外模的端部与对应的底座模顶压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凝胶复合筒成型模具,其特征是,所述可拆卸连接结构包括底座模和内模其中一个上成型的螺纹孔以及设置在另一个上的螺柱,所述螺纹孔为盲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气凝胶复合筒成型模具,其特征是,内模与其中一个底座模可拆卸连接而与另一个底座模固定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祖琼罗肖宁杨浩李珂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爱彼爱和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