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冷热冲击组件及筋膜枪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冷热冲击组件及筋膜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31806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冷热冲击组件及由该冲击组件构成的筋膜枪;冷热冲击组件包括:冲击轴和衬套,衬套设置在筋膜枪壳体上,用来滑动支撑冲击轴,冲击轴后端能与驱动机构连接;其中:冲击轴为金属成型,前端面设置有制冷片、制冷片前端面设置有用来接触人体的导温片,三者定位在一起,在驱动机构驱动下能沿衬套往复运动于筋膜枪的前端盖处;所述冲击轴上开设有穿线孔,连接制冷片的电缆穿过穿线孔与控制板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能量传导快速、散热效果好的特点;尤其采用金属冲击轴作为动态散热体,再辅助以金属衬套和散热环作为静散热的方案,借助冲击轴活塞式运动加速空气流动,有效解决与外部空间的能量交换,满足长时间工作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按摩装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冷热冲击组件及筋膜枪,尤其是利用冲击轴提供散热方案。


技术介绍

0、
技术介绍

1、筋膜枪功能和动作相对简单,按摩手法单调,业者又赋于其冷热热敷功能,早先利用后盖平面形成冷热区域,但其为静态结构,体验不佳,为此,业者也在按摩头端进行设计,以期达到冷热敷和冲击按摩两不误的结果,由此也引出另外的课题,一是能量传导,二是散热结构。设置散热风扇只适合在机体内设置半导体制冷片的方案,但热传导距离远,效率低;若在按摩头内设置半导体制冷片,又无法提供必要散热通道,同样存在低效率的缺陷。如:

2、cn202110013742.8,公开公开了一种按摩头组件和筋膜枪,按摩头组件应用于筋膜枪,按摩头组件包括第一按摩头;第一按摩头包括:外壳,外壳相对的两侧设有第一按摩面和连接部,第一按摩面适于与人体接触,连接部用于与筋膜枪的传动组件连接;换热件,换热件具有能够制热和/或制冷,换热件设于外壳且适于与第一按摩面换热;以及电连接件,电连接件与换热件电连接,电连接件设于外壳且筋膜枪的供电组件形成可伸缩的电连接。该结构为了提高热传导,按摩面采用金属,而连接部一侧采用塑料,以隔绝另一面的热传导。这对于采用单一的电致发热片是没问题的,但若采用半导体制冷片,不但降低效率且反面能量无法扩散出,形成聚积影响正面的效能。

3、如何提供一种更合理的技术方案,即成为本专利技术研究的对象。

4、以下涉及到的半导体制冷片,均简称为制冷片。


技术实现思路>

0、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利用金属冲击轴作用为制冷片背面散热的筋膜枪冷热冲击组件。

2、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冷热冲击组件,包括冲击轴和衬套,衬套设置在筋膜枪壳体上,用来滑动支撑冲击轴,冲击轴后端能与驱动机构连接;其特征在于:冲击轴为金属成型,前端面设置有制冷片、制冷片前端面设置有用来接触人体的导温片,三者定位在一起,在驱动机构驱动下能沿衬套往复运动于筋膜枪的前端盖处;所述冲击轴上开设有穿线孔,连接制冷片的电缆穿过穿线孔与控制板连接。

3、所述冲击轴前端面加工有浅凹,制冷片的背面能嵌设在该浅凹中;导温片为金属材料制成,对应制冷片位置设置凸台,借助凸台抵触在制冷片正面。

4、所述冲击轴前端通过螺丝锁固有一隔离环,该隔离环前端加工有外螺纹,导温片加工有内螺纹,借助内螺纹与外螺纹配合,将导温片固定在隔离环上。

5、所述衬套表面覆盖有一散热环,该散热环表面加工有翅片;所述衬套和散热环均为金属加工而成,且两者采用紧配合结构,并被定位在筋膜枪的壳体上。

6、所述散热环后端具有一变径段,衬套后端能抵触在该变径段上。

7、一种筋膜枪,包括壳体、驱动机构、电池、控制板和上述的冷热冲击组件;所述壳体包括呈上下配合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或者左右配合的左壳体和右壳体,以及开设有供冲击轴进出口的前端盖;其特征在于:壳体的上壳体与下壳体或左壳体与右壳体接合部的前端口内沿成型有挡圈,在该挡圈外配置有一垫环;所述冷热冲击组件的散热环后端抵触在该垫环上,散热环的前端被装配到位的前端盖压紧,所述前端盖与挡圈之间通过螺丝紧固,并同时将垫环紧固在一起。

8、所述前端盖的前沿成型有包边,借助包边抵触在散热环上,所述包边的内径大于隔离环外径,允许隔离环进出;所述前端盖周向成型有散热孔,包边处至少设置有一通孔,借助该通孔连通散热环与外部空间。

9、所述散热环与前端盖的包边、以及与挡圈的相邻面之间,设置有减震胶圈。

10、本专利技术具有构思独特、结构巧妙、能量传导快速、散热效果好的特点;尤其采用金属冲击轴作为动态散热体,再辅助以金属衬套和散热环作为静散热的方案,借助冲击轴的运动,形成活塞式空气流动,有效解决与外部空间的能量交换,确证装备长时间工作的要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热冲击组件,包括冲击轴(51)和衬套(52),衬套(52)设置在筋膜枪壳体(1)上,用来滑动支撑冲击轴(51),冲击轴(51)后端能与驱动机构(2)连接;其特征在于:冲击轴(51)为金属成型,前端面设置有制冷片(6)、制冷片(6)前端面设置有用来接触人体的导温片61,三者定位在一起,在驱动机构(2)驱动下能沿衬套(52)往复运动于筋膜枪的前端盖(13)处;所述冲击轴(51)上开设有穿线孔(511),连接制冷片(6)的电缆穿过穿线孔(511)与控制板(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冷热冲击组件,其特征在于:冲击轴(51)前端面加工有浅凹,制冷片(6)的背面能嵌设在该浅凹中;导温片61为金属材料制成,对应制冷片(6)位置设置凸台,借助凸台抵触在制冷片(6)正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冷热冲击组件,其特征在于:冲击轴(51)前端通过螺丝锁固有一隔离环(53),该隔离环(53)前端加工有外螺纹,导温片61加工有内螺纹,借助内螺纹与外螺纹配合,将导温片61固定在隔离环(53)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冷热冲击组件,其特征在于:衬套(52)表面覆盖有一散热环(54),该散热环(54)表面加工有翅片(541);所述衬套(52)和散热环(54)均为金属加工而成,且两者采用紧配合结构,并被定位在筋膜枪的壳体(1)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冷热冲击组件,其特征在于:散热环(54)后端具有一变径段,衬套(52)后端能抵触在该变径段上。

6.一种筋膜枪,包括壳体(1)、驱动机构(2)、电池(3)、控制板(4)和上述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筋膜枪冷热冲击组件;所述壳体(1)包括呈上下配合的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或者左右配合的左壳体和右壳体,以及开设有供冲击轴(51)进出口的前端盖(13);其特征在于:壳体的上壳体(11)与下壳体(12)或左壳体与右壳体接合部的前端口内沿成型有挡圈(15),在该挡圈(15)外配置有一垫环(16);所述冷热冲击组件的散热环(54)后端抵触在该垫环(16)上,散热环(54)的前端被装配到位的前端盖(13)压紧,所述前端盖(13)与挡圈(15)之间通过螺丝紧固,并同时将垫环(16)紧固在一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筋膜枪,其特征在于:前端盖(13)的前沿成型有包边(131),借助包边(131)抵触在散热环(54)上,所述包边(131)的内径大于隔离环(53)外径,允许隔离环(53)进出;所述前端盖(13)周向成型有散热孔(132),包边(131)处至少设置有一通孔(133),借助该通孔(133)连通散热环(54)与外部空间。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一种筋膜枪,其特征在于:散热环(54)与前端盖(13)的包边(131)、以及与挡圈(15)的相邻面之间,设置有减震胶圈(7)。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热冲击组件,包括冲击轴(51)和衬套(52),衬套(52)设置在筋膜枪壳体(1)上,用来滑动支撑冲击轴(51),冲击轴(51)后端能与驱动机构(2)连接;其特征在于:冲击轴(51)为金属成型,前端面设置有制冷片(6)、制冷片(6)前端面设置有用来接触人体的导温片61,三者定位在一起,在驱动机构(2)驱动下能沿衬套(52)往复运动于筋膜枪的前端盖(13)处;所述冲击轴(51)上开设有穿线孔(511),连接制冷片(6)的电缆穿过穿线孔(511)与控制板(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冷热冲击组件,其特征在于:冲击轴(51)前端面加工有浅凹,制冷片(6)的背面能嵌设在该浅凹中;导温片61为金属材料制成,对应制冷片(6)位置设置凸台,借助凸台抵触在制冷片(6)正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冷热冲击组件,其特征在于:冲击轴(51)前端通过螺丝锁固有一隔离环(53),该隔离环(53)前端加工有外螺纹,导温片61加工有内螺纹,借助内螺纹与外螺纹配合,将导温片61固定在隔离环(53)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冷热冲击组件,其特征在于:衬套(52)表面覆盖有一散热环(54),该散热环(54)表面加工有翅片(541);所述衬套(52)和散热环(54)均为金属加工而成,且两者采用紧配合结构,并被定位在筋膜枪的壳体(1)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冷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粤闽王进周何春妍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岱锐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