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泵,尤其涉及一种可观测内部状态的抗冲击型泵盖及其连接构件。
技术介绍
1、泵是输送流体或使流体增压的机械,它将原动机的机械能或其他外部能量传送给液体,使液体能量增加,泵主要用来输送水、油、酸碱液、乳化液、悬乳液和液态金属等液体,也可输送液、气混合物及含悬浮固体物的液体。
2、但是现有技术中,现有的泵在进行使用时通常都是加装有相关的泵盖的,而常见的泵进行加装的泵盖大多数是呈圆盘状,其结构是较为单一的,这种泵盖进行使用时泵内部的液体长时间与泵盖相接触对其进行冲击,非常容易造成泵盖出现变形或与泵之间脱离的现象,导致泵盖没有相对良好的抗冲击特点,导致泵盖的使用寿命降低,严重影响泵盖在泵使用时的抗冲击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常见的泵进行加装的泵盖大多数是呈圆盘状,其结构是较为单一的,非常容易造成泵盖出现变形或与泵之间脱离的现象,导致泵盖没有相对良好的抗冲击特点,导致泵盖的使用寿命降低,严重影响泵盖在泵使用时的抗冲击性能。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观测内部状态的抗冲击型泵盖,包括第一泵盖(1),所述第一泵盖(1)的一侧设置有玻璃(2),所述第一泵盖(1)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机构(3),所述第一泵盖(1)的一侧设置有缓冲机构(4),所述第一泵盖(1)的外表面套设有外壳(6),所述第一泵盖(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泵盖(7),所述第二泵盖(7)的一侧粘设有密封垫(8),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4)包括第一泵盖(1)一侧设置的框架(41),所述框架(41)的一侧设置有缓冲板(42),所述缓冲板(4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平衡杆(43),所述缓冲板(4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杆(44),所述平衡杆(43)的一端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观测内部状态的抗冲击型泵盖,包括第一泵盖(1),所述第一泵盖(1)的一侧设置有玻璃(2),所述第一泵盖(1)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机构(3),所述第一泵盖(1)的一侧设置有缓冲机构(4),所述第一泵盖(1)的外表面套设有外壳(6),所述第一泵盖(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泵盖(7),所述第二泵盖(7)的一侧粘设有密封垫(8),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4)包括第一泵盖(1)一侧设置的框架(41),所述框架(41)的一侧设置有缓冲板(42),所述缓冲板(4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平衡杆(43),所述缓冲板(4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杆(44),所述平衡杆(4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盘(45),所述第一传动杆(44)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滚轮(46),所述框架(4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47),所述固定杆(47)的外表面套设有扭簧(48),所述固定杆(47)的外表面通过第一轴承活动连接有套盘(49),所述套盘(49)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摆杆(410),所述摆杆(410)的一端通过第一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一转块(411),所述第一转块(41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杆(412),所述第二传动杆(4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块(413),所述框架(4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侧板(414),所述第二转块(413)的一侧通过第二转轴活动连接有滑块(415),所述侧板(41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杆(416),所述滑杆(416)的外表面套设有压簧(4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观测内部状态的抗冲击型泵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杆(43)的一端滑动贯穿框架(41)的一侧,所述挡盘(45)的一侧与框架(41)内壁的一面相接触,所述第一传动杆(44)的一端滑动贯穿框架(41)的一侧,所述摆杆(410)的一侧开设有与滚轮(46)相适配的滑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观测内部状态的抗冲击型泵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簧(48)的一端焊接在框架(41)内壁的一面,且扭簧(48)的另一端焊接在套盘(49)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观测内部状态的抗冲击型泵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415)的一侧开设有与滑杆(416)相适配的滑孔,所述压簧(417)的一端焊接在滑块(415)的一侧,且压簧(417)的另一端焊接在框架(41)内壁的一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观测内部状态的抗冲击型泵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机构(3)包括玻璃(2)外表面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强,陈瑞,许雯,
申请(专利权)人:襄阳市电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