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体接近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30299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4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人体接近传感器,包括电池电源、升压电路、蓝牙芯片、天线电路、红外识别电路、比较电路、图像传感器电路,所述电池电源分别给蓝牙芯片、红外识别电路、比较电路供电;本技术将红外热释电技术与图像传感器结合,使得检测的精准度较高,通过图像二次比对,将一些误报触发的现象排除,图像成像后会存储一定时间,也可以作为后续调查人员情况的依据,保持低功耗加可更换电池的设计,部署不受线材的影响,小尺寸的巧妙设计,也更加无感,使用更加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传感器,具体涉及一种人体接近传感器


技术介绍

1、在智慧家居中,人体接近传感器是比较常用的一款传感器,这种传感器可以作为控制前端,对后端动作提供触发条件。而这一类人体接近传感器基本都是运用的单个热释电红外感应方案,也是行业比较成熟的方案,其功耗极低,成本也很低,所以在一些精度要求不是很高的场景,红外热释电的方案还是能适应的。受限于热释电红外的原理性,无法对静止物体实行精准的判断,也容易被一些热源影响从而产生误报,于是就出现了一种人存在灯熄灭、没有人却亮灯的尴尬场景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体接近传感器。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人体接近传感器,包括电池电源、升压电路、蓝牙芯片、天线电路、红外识别电路、比较电路、图像传感器电路,所述电池电源分别给蓝牙芯片、红外识别电路、比较电路供电,所述升压电路用于将电池电源的电压升压后给图像传感器电路供电,所述红外识别电路用于识别人体,且其输出端与比较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比较电路的输出端与蓝牙芯片连接,所述蓝牙芯片与图像传感器电路通讯连接,所述天线电路与蓝牙芯片连接,用于远程输出。

4、上述方案中,所述升压电路包括电源输入端、电源管理芯片、第三电感、第十七电容器、第十八电容器、第十九电容器、电源输出端,所述电源输入端由电池电源接入电压,所述电源输入端分别与第十七电容器的第一端、第三电感的第一端和电源管理芯片的bat端连接,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ce端与蓝牙芯片的p0.12端连接,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vout端分别与第十八电容器的第一端、第十九电容器的第一端和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十九电容器的第二端分别与第十八电容器的第二端和电源管理芯片的gnd端连接后接地。

5、上述方案中,所述图像传感器电路包括图像传感器、第十五电阻器、第十六电阻器、第十七电阻器、第十八电阻器、第十九电阻器、第二十电阻器、第二十一电阻器、第十四电容器、第十五电容器、第十六电容器,所述电源输出端分别串联第十五电阻器、第十六电阻器、第十七电阻器、第十八电阻器、第十九电阻器和第二十电阻器后与图像传感器的cs端、mosi端、miso端、sclk端、scl端、sda端对应连接,所述电源输出端串联第二十一电阻器后分别与第十四电容器的第一端、第十五电容器的第一端、第十六电容器的第一端和图像传感器的vcc端连接,所述第十四电容器的第二端、第十五电容器的第二端和第十六电容器的第二端均接地。

6、上述方案中,所述图像传感器的cs端、mosi端、miso端、sclk端分别与蓝牙芯片的p0.19端、p0.02/ain0端、p0.29/ain5端、p0.31/ain7端对应连接,所述图像传感器的sda端与蓝牙芯片的p0.25端连接,所述图像传感器的scl端与蓝牙芯片的p1.05端连接。

7、上述方案中,红外识别电路包括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第二放大器、第一电容器、第二电容器、第三电容器、第四电容器、第五电容器、第六电容器、第七电容器、第八电容器、第九电容器、第一电阻器、第二电阻器、第三电阻器、第四电阻器、第五电阻器、第六电阻器,所述电池电源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电阻器的第一端、第一电容器的第一端、第二电容器的第一端、第三电容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器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二电容器的第二端、第三电容器的第二端、第四电容器的第一端和第五电容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器的第二端分别与第四电容器的第二端、第五电容器的第二端和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第二端分别与第六电容器的第一端、第二电阻器的第一端和第三电阻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第三端分别与第六电容器的第二端和第三电阻器的第二端连接后接地,所述第二电阻器的第二端与第二放大器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放大器的第三端分别与第五电阻器的第一端、第四电阻器的第一端、第七电容器的第一端和第九电容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器的第二端串联第八电容器后与第七电容器的第二端连接并接地,所述第二放大器的第一端分别与第六电阻器的第一端、第五电阻器的第二端和第九电容器的第二端连接。

8、上述方案中,所述比较电路包括第一放大器、第三放大器、第四放大器、第七电阻器、第八电阻器、第九电阻器、第十电阻器、第十一电阻器、第十二电阻器、第十三电阻器、第十四电阻器、第十电容器、第十一电容器、第十二电容器、第十三电容器,所述第十电容器的第一端与第六电阻器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十电容器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一放大器的第三端、第七电阻器的第一端和第十二电容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放大器的第一端分别与第八电阻器的第一端、第七电阻器的第二端和第十二电容器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放大器的第三端分别与电池电源、第十一电容器的第一端、第十三电容器的第一端、第九电阻器的第一端和第十一电阻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九电阻器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三放大器的第二端和第十电阻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十电阻器的第二端与电池电源连接,所述第十一电阻器的第二端分别与第四放大器的第三端和第十二电阻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二电阻器的第二端、第十三电容器的第二端和第十一电容器的第二端均接地,所述第三放大器的第三端分别与第八电阻器的第二端和第四放大器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放大器的第一端串联第十三电阻器后与蓝牙芯片的p1.09端连接,所述第四放大器的第一端串联第十四电阻器后与蓝牙芯片的p0.08端连接。

9、上述方案中,所述天线电路包括蓝牙天线、第二十一电容器、第二十二电容器、第二十三电容器、第二十四电容器、第一电感、第二电感,所述第二十一电容器的第一端分别与第一电感的第一端和蓝牙芯片的ant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二十二电容器的第一端、第二十三电容器的第一端和第二电感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二十四电容器的第一端和蓝牙天线ant1连接,所述第二十一电容器的第二端与蓝牙芯片的vss_pa端连接后接地,所述第二十二电容器的第二端、第二十三电容器的第二端和第二十四电容器c4的第二端均接地。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11、本技术将红外热释电技术与图像传感器结合,使得检测的精准度较高,通过图像二次比对,将一些误报触发的现象排除,图像成像后会存储一定时间,也可以作为后续调查人员情况的依据,保持低功耗加可更换电池的设计,部署不受线材的影响,小尺寸的巧妙设计,也更加无感,使用更加安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体接近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电源、升压电路、蓝牙芯片、天线电路、红外识别电路、比较电路、图像传感器电路,所述电池电源分别给蓝牙芯片、红外识别电路、比较电路供电,所述升压电路用于将电池电源的电压升压后给图像传感器电路供电,所述红外识别电路用于识别人体,且其输出端与比较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比较电路的输出端与蓝牙芯片连接,所述蓝牙芯片与图像传感器电路通讯连接,所述天线电路与蓝牙芯片连接,用于远程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体接近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升压电路包括电源输入端、电源管理芯片、第三电感、第十七电容器、第十八电容器、第十九电容器、电源输出端,所述电源输入端由电池电源接入电压,所述电源输入端分别与第十七电容器的第一端、第三电感的第一端和电源管理芯片的BAT端连接,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CE端与蓝牙芯片的P0.12端连接,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VOUT端分别与第十八电容器的第一端、第十九电容器的第一端和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十九电容器的第二端分别与第十八电容器的第二端和电源管理芯片的GND端连接后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人体接近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传感器电路包括图像传感器、第十五电阻器、第十六电阻器、第十七电阻器、第十八电阻器、第十九电阻器、第二十电阻器、第二十一电阻器、第十四电容器、第十五电容器、第十六电容器,所述电源输出端分别串联第十五电阻器、第十六电阻器、第十七电阻器、第十八电阻器、第十九电阻器和第二十电阻器后与图像传感器的CS端、MOS I端、M ISO端、SCLK端、SCL端、SDA端对应连接,所述电源输出端串联第二十一电阻器后分别与第十四电容器的第一端、第十五电容器的第一端、第十六电容器的第一端和图像传感器的VCC端连接,所述第十四电容器的第二端、第十五电容器的第二端和第十六电容器的第二端均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人体接近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传感器的CS端、MOS I端、M ISO端、SCLK端分别与蓝牙芯片的P0.19端、P0.02/AIN0端、P0.29/AIN5端、P0.31/AIN7端对应连接,所述图像传感器的SDA端与蓝牙芯片的P0.25端连接,所述图像传感器的SCL端与蓝牙芯片的P1.05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人体接近传感器,其特征在于,红外识别电路包括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第二放大器、第一电容器、第二电容器、第三电容器、第四电容器、第五电容器、第六电容器、第七电容器、第八电容器、第九电容器、第一电阻器、第二电阻器、第三电阻器、第四电阻器、第五电阻器、第六电阻器,所述电池电源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电阻器的第一端、第一电容器的第一端、第二电容器的第一端、第三电容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器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二电容器的第二端、第三电容器的第二端、第四电容器的第一端和第五电容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器的第二端分别与第四电容器的第二端、第五电容器的第二端和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第二端分别与第六电容器的第一端、第二电阻器的第一端和第三电阻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第三端分别与第六电容器的第二端和第三电阻器的第二端连接后接地,所述第二电阻器的第二端与第二放大器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放大器的第三端分别与第五电阻器的第一端、第四电阻器的第一端、第七电容器的第一端和第九电容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器的第二端串联第八电容器后与第七电容器的第二端连接并接地,所述第二放大器的第一端分别与第六电阻器的第一端、第五电阻器的第二端和第九电容器的第二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人体接近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比较电路包括第一放大器、第三放大器、第四放大器、第七电阻器、第八电阻器、第九电阻器、第十电阻器、第十一电阻器、第十二电阻器、第十三电阻器、第十四电阻器、第十电容器、第十一电容器、第十二电容器、第十三电容器,所述第十电容器的第一端与第六电阻器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十电容器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一放大器的第三端、第七电阻器的第一端和第十二电容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放大器的第一端分别与第八电阻器的第一端、第七电阻器的第二端和第十二电容器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放大器的第三端分别与电池电源、第十一电容器的第一端、第十三电容器的第一端、第九电阻器的第一端和第十一电阻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九电阻器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三放大器的第二端和第十电阻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十电阻器的第二端与电池电源连接,所述第十一电阻器的第二端分别与第四放大器的第三端和第十二电阻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二电阻器的第二端、第十三电容器的第二端和第十一电容器的第二端均接地,所述第三放大器的第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体接近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电源、升压电路、蓝牙芯片、天线电路、红外识别电路、比较电路、图像传感器电路,所述电池电源分别给蓝牙芯片、红外识别电路、比较电路供电,所述升压电路用于将电池电源的电压升压后给图像传感器电路供电,所述红外识别电路用于识别人体,且其输出端与比较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比较电路的输出端与蓝牙芯片连接,所述蓝牙芯片与图像传感器电路通讯连接,所述天线电路与蓝牙芯片连接,用于远程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体接近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升压电路包括电源输入端、电源管理芯片、第三电感、第十七电容器、第十八电容器、第十九电容器、电源输出端,所述电源输入端由电池电源接入电压,所述电源输入端分别与第十七电容器的第一端、第三电感的第一端和电源管理芯片的bat端连接,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ce端与蓝牙芯片的p0.12端连接,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vout端分别与第十八电容器的第一端、第十九电容器的第一端和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十九电容器的第二端分别与第十八电容器的第二端和电源管理芯片的gnd端连接后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人体接近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传感器电路包括图像传感器、第十五电阻器、第十六电阻器、第十七电阻器、第十八电阻器、第十九电阻器、第二十电阻器、第二十一电阻器、第十四电容器、第十五电容器、第十六电容器,所述电源输出端分别串联第十五电阻器、第十六电阻器、第十七电阻器、第十八电阻器、第十九电阻器和第二十电阻器后与图像传感器的cs端、mos i端、m iso端、sclk端、scl端、sda端对应连接,所述电源输出端串联第二十一电阻器后分别与第十四电容器的第一端、第十五电容器的第一端、第十六电容器的第一端和图像传感器的vcc端连接,所述第十四电容器的第二端、第十五电容器的第二端和第十六电容器的第二端均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人体接近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传感器的cs端、mos i端、m iso端、sclk端分别与蓝牙芯片的p0.19端、p0.02/ain0端、p0.29/ain5端、p0.31/ain7端对应连接,所述图像传感器的sda端与蓝牙芯片的p0.25端连接,所述图像传感器的scl端与蓝牙芯片的p1.05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人体接近传感器,其特征在于,红外识别电路包括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第二放大器、第一电容器、第二电容器、第三电容器、第四电容器、第五电容器、第六电容器、第七电容器、第八电容器、第九电容器、第一电阻器、第二电阻器、第三电阻器、第四电阻器、第五电阻器、第六电阻器,所述电池电源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电阻器的第一端、第一电容器的第一端、第二电容器的第一端、第三电容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器的第二端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卓文张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云里物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