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入户门铰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29226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4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入户门铰链,涉及入户门铰链技术领域,包括设置在门扇一侧的可调挂板和设置在门框上的两个连框底板,所述可调挂板通过第一连接件与门扇连接固定,每个所述连框底板通过第二连接件与门框连接固定,所述连框底板朝向门扇的一侧设有弯臂支撑块,上下两个弯臂支撑块之间转动设有一个弯臂转动杆,本技术通过松动第三螺钉,且第二穿孔为竖直设置的椭圆形孔,从而能够使门扇在竖直方向上进行位置调节,通过松动第二螺钉,且使第一穿孔为水平设置的椭圆形孔,从而能够使门扇在水平方向上进行位置调节,通过转动第一调节螺杆,在螺纹的作用下,能够调节门扇和门框之间的间隙距离,满足市面上对外开入户门铰链或合页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入户门铰链,具体是一种入户门铰链。


技术介绍

1、入户防盗门的门扇与门框的连接是它的技术要素,所使用的铰链或合页的结构决定着入户门的安全级别、开启角度及安装便捷度等。

2、市场对铰链或合页的要求为:

3、1、铰链或合页不外露(因外露容易遭受坏人破坏且不美观);

4、2、开启角度需要更大(130度以上);

5、3、门扇安装微调便捷,三维可调(可调节上下左右前后门缝);

6、4、门扇关闭时,门框与门扇缝小且齐平,更美观;

7、5、门框背框尺寸小,从而使门框见光尺寸大;

8、6、铰链或合页安装方便、门扇安装拆卸方便;

9、7、造价成本低。

10、现有市面上的外开入户门铰链或合页无法同时满足上述七点要求,市面上的外开入户门,大部分使用的是合页,合页造价虽然便宜,但无法实现三维可调;且外露于外框,容易被坏人破坏且不美观。

11、且市面上的铰链,使用大弯臂设计,虽然铰链可藏于门框内,但铰链内安装于门框占用的空间大,门框需要做得很高才能包住铰链,使门框离墙高度大,从而使门框安装后的见光尺寸小,这种铰链可以实现三维可调,调节门缝,但它的结构比较复杂,成本比较高。

12、市面上明合页暗装工艺,在门扇边缘使用反凹槽把明合页包住,无法实现门扇关闭时,门扇与门框齐平。

13、针对上述问题,现在设计一种改进的入户门铰链。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入户门铰链,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即现有市面上大部分使用的是合页,无法实现三维可调;且外露于外框,容易被坏人破坏且不美观;铰链使用大弯臂设计,铰链内安装于门框占用的空间大,门框需要做得很高才能包住铰链,使门框离墙高度大,从而使门框安装后的见光尺寸小,这种铰链可以实现三维可调,调节门缝,但它的结构比较复杂,成本比较高,市面上明合页暗装工艺,在门扇边缘使用反凹槽把明合页包住,无法实现门扇关闭时,门扇与门框齐平。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入户门铰链,包括设置在门扇一侧的可调挂板和设置在门框上的两个连框底板,所述可调挂板通过第一连接件与门扇连接固定,每个所述连框底板通过第二连接件与门框连接固定,所述连框底板朝向门扇的一侧设有弯臂支撑块,上下两个弯臂支撑块之间转动设有一个弯臂转动杆,所述弯臂转动杆和弯臂支撑块之间通过销轴件转动连接,所述弯臂转动杆的截面为u型,所述可调挂板上设有两个安装板,两个安装板之间设有一个与弯臂转动杆端部相对应的安装卡槽,安装卡槽中设有与弯臂转动杆连接的卡接结构,这样就方便对弯臂转动杆可拆卸连接。

4、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卡接结构包括设置在弯臂转动杆端部的卡块,所述卡块的数量至少为一组,优选为两组,两组对称设置在弯臂转动杆两端,保证连接的平稳性,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l型结构的l型卡槽,所述l型卡槽与卡块数量相对应。

5、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l型卡槽竖直段底部为圆形结构,圆形结构直径与卡块相匹配。

6、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装板表面至少设有一个第二螺纹孔,所述弯臂转动杆靠近安装板位置设有与第二螺纹孔相对应的第三螺纹孔,所述第三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中配合设有一个第一螺钉。

7、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销轴件包括至少一个转轴垫片,所述转轴垫片上配合设有一个转轴,所述转轴上下两端分别延伸至弯臂支撑块和弯臂转动杆上转动孔中,所述弯臂支撑块侧面设有一个定位侧孔,定位侧孔中配合设有一个紧固螺钉。

8、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设置在门框上的门框安装槽,所述门框安装槽与连框底板形状相配合,每个所述连框底板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穿孔,第二穿孔为竖直设置的腰形孔,每个第二穿孔中配合设有第三螺钉,所述门框安装槽中设有与第二穿孔相对应的第五螺纹孔。

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门框安装槽中间位置设有一个开口,所述连框底板端部的弯臂支撑块嵌入开口中,所述开口左端宽度与弯臂转动杆的宽度相匹配。

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开口背面还配合设有一个后盖,后盖表面设有辅助定位槽,辅助定位槽与弯臂支撑块相配合。

1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设置在门扇上的门扇安装槽,所述门扇安装槽中配合设有一个连扇底板,所述连扇底板上下两端分别设有至少一个第一螺纹孔,每个第一螺纹孔中配合设有一个用于与门扇连接的第四螺钉,通过第四螺钉贯穿第一螺纹孔对连扇底板上下两端进行固定,所述连扇底板表面对称设有两个限位导板,两个限位导板之间构成了与可调挂板相配合的限位结构,所述可调挂板上下两端配合设有与限位结构相配合的限位副板,所述可调挂板两端通过第二螺栓件与连扇底板连接固定。

12、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螺栓件包括设置在可调挂板上下两端的第四螺纹孔和第一穿孔,第一穿孔中配合设有第二螺钉,通过第二螺钉贯穿第一穿孔将连扇底板和可调挂板连接固定,所第四螺纹孔中配合设有一个第一调节螺杆,第一调节螺杆穿过第四螺纹孔的端部设有一字凹槽。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4、1、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松动第三螺钉,且第二穿孔为竖直设置的椭圆形孔,从而能够使门扇在竖直方向上进行位置调节,通过松动第二螺钉,且使第一穿孔为水平设置的椭圆形孔,从而能够使门扇在水平方向上进行位置调节,通过转动第一调节螺杆,在螺纹的作用下,能够调节门扇和门框之间的间隙距离,进而实现门扇的三维调节,满足市面上对外开入户门铰链或合页的要求,结构简单,成本低,便于使用。

15、2、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卡块和l型卡槽的快速卡接,能够实现安装板和弯臂转动杆的快速对接,且对接后能够提供一定的支撑力,便于安装板和弯臂转动杆的安装,进而提高门扇的安装效率,便于使用者使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入户门铰链,包括设置在门扇(26)一侧的可调挂板(3)和设置在门框(31)上的两个连框底板(15),所述可调挂板(3)通过第一连接件与门扇(26)连接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入户门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结构包括设置在弯臂转动杆(17)端部的卡块(19),所述卡块(19)的数量至少为一组,所述安装板(7)上开设有L型结构的L型卡槽(4),所述L型卡槽(4)与卡块(19)数量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入户门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卡槽(4)竖直段底部为圆形结构,圆形结构直径与卡块(19)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入户门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7)表面至少设有一个第二螺纹孔(5),所述弯臂转动杆(17)靠近安装板(7)位置设有与第二螺纹孔(5)相对应的第三螺纹孔(18),所述第三螺纹孔(18)和第二螺纹孔(5)中配合设有一个第一螺钉(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入户门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销轴件包括至少一个转轴垫片(20),所述转轴垫片(20)上配合设有一个转轴(21),所述转轴(21)上下两端分别延伸至弯臂支撑块(16)和弯臂转动杆(17)上转动孔(12)中,所述弯臂支撑块(16)侧面都设有一个定位侧孔,定位侧孔中配合设有一个紧固螺钉(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入户门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设置在门框(31)上的门框安装槽(28),所述门框安装槽(28)与连框底板(15)形状相配合,每个所述连框底板(15)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穿孔(14),第二穿孔(14)为竖直设置的腰形孔,每个第二穿孔(14)中配合设有第三螺钉(13),所述门框安装槽(28)中设有与第二穿孔(14)相对应的第五螺纹孔(29)。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入户门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框安装槽(28)中间位置设有一个开口(30),所述连框底板(15)端部的弯臂支撑块(16)嵌入开口(30)中,所述开口(30)左端宽度与弯臂转动杆(17)的宽度相匹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入户门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30)背面还配合设有一个后盖(22),后盖(22)表面设有辅助定位槽,辅助定位槽与弯臂支撑块(16)相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入户门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设置在门扇(26)上的门扇安装槽(27),所述门扇安装槽(27)中配合设有一个连扇底板(1),所述连扇底板(1)上下两端分别设有至少一个第一螺纹孔(2),每个第一螺纹孔(2)中配合设有一个用于与门扇(26)连接的第四螺钉(24),通过第四螺钉(24)贯穿第一螺纹孔(2)对连扇底板(1)上下两端进行固定,所述连扇底板(1)表面对称设有两个限位导板,两个限位导板之间构成了与可调挂板(3)相配合的限位结构,所述可调挂板(3)上下两端配合设有与限位结构相配合的限位副板,所述可调挂板(3)两端通过第二螺栓件与连扇底板(1)连接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入户门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栓件包括设置在可调挂板(3)上下两端的第四螺纹孔(23)和第一穿孔(9),第一穿孔(9)中配合设有第二螺钉(10),通过第二螺钉(10)贯穿第一穿孔(9)将连扇底板(1)和可调挂板(3)连接固定,所第四螺纹孔(23)中配合设有一个第一调节螺杆(8),第一调节螺杆(8)穿过第四螺纹孔(23)的端部设有一字凹槽(25)。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入户门铰链,包括设置在门扇(26)一侧的可调挂板(3)和设置在门框(31)上的两个连框底板(15),所述可调挂板(3)通过第一连接件与门扇(26)连接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入户门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结构包括设置在弯臂转动杆(17)端部的卡块(19),所述卡块(19)的数量至少为一组,所述安装板(7)上开设有l型结构的l型卡槽(4),所述l型卡槽(4)与卡块(19)数量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入户门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卡槽(4)竖直段底部为圆形结构,圆形结构直径与卡块(19)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入户门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7)表面至少设有一个第二螺纹孔(5),所述弯臂转动杆(17)靠近安装板(7)位置设有与第二螺纹孔(5)相对应的第三螺纹孔(18),所述第三螺纹孔(18)和第二螺纹孔(5)中配合设有一个第一螺钉(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入户门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销轴件包括至少一个转轴垫片(20),所述转轴垫片(20)上配合设有一个转轴(21),所述转轴(21)上下两端分别延伸至弯臂支撑块(16)和弯臂转动杆(17)上转动孔(12)中,所述弯臂支撑块(16)侧面都设有一个定位侧孔,定位侧孔中配合设有一个紧固螺钉(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入户门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设置在门框(31)上的门框安装槽(28),所述门框安装槽(28)与连框底板(15)形状相配合,每个所述连框底板(15)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穿孔(14),第二穿孔(14)为竖直设置的腰形孔,每个第二穿孔(14)中配合设有第三螺钉(13),所述门框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伟强梁楚珊苏小红郭建钜潘世超陈艺芳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东亚钢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