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极组件及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2912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45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极组件及电池。电极组件包括隔离膜、极片和保护胶,极片包括集流体和活性材料层,保护胶包括第一粘接层、第二粘接层和连接于第一粘接层和第二粘接层之间的保护基层;保护胶包括收尾保护胶,收尾保护胶的一面粘接于隔离膜,收尾保护胶的另一面部分粘接于活性材料层的收尾末端形成一定的第一粘接区域,在极片的长度方向,粘接区域的尺寸为W1;收尾保护胶的另一面还部分粘接于空箔区形成一定的第二粘接区域,在极片的长度方向,第二粘接区域的尺寸为W2,W1和W2满足:0.01≤W1/W2≤1.5,通过设置收尾胶呈双面粘接结构,束缚隔离膜相对活性材料层收尾末端的位置,降低收尾末端处的隔离膜出现收缩的概率,从而降低隔离膜收缩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化学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电极组件及电池


技术介绍

1、目前,电池的设计存在一定跌落测试失效风险,电池在进行多次跌落测试后,受机械挤压、电池膨胀或电解液冲击等因素,容易存在隔离膜收缩的问题,隔离膜收缩容易导致正负极极片短接,缩短电池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人发现,电池在多次跌落测试后,电池最外层收尾末端处隔膜收缩概率约20%,电池跌落可靠性存在一定风险。

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极组件及电池,能够改善隔离膜易收缩的情况。

3、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极组件,电极组件包括隔离膜;

4、极片,与隔离膜层叠并卷绕设置,且包括集流体和设于所述集流体表面的活性材料层,所述活性材料层具有收尾末端,所述集流体具有在所述极片的卷绕方向超出所述收尾末端的空箔区;及

5、保护胶,所述保护胶包括收尾保护胶,所述收尾保护胶的一面粘接于所述隔离膜,所述收尾保护胶的另一面部分粘接于所述收尾末端形成第一粘接区域,在所述极片的长度方向,所述粘接区域的尺寸为w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尾保护胶包括依次层叠连接的第一粘接层、保护基层和第二粘接层;所述第二粘接层粘接于所述隔离膜,所述第一粘接层粘接于所述空箔区和所述收尾末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组件满足如下条件中的至少一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极片的卷绕方向,所述隔离膜包括凸出所述收尾末端的边缘的隔膜末端,所述收尾保护胶的所述第二粘接层粘接于所述隔膜末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0.0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尾保护胶包括依次层叠连接的第一粘接层、保护基层和第二粘接层;所述第二粘接层粘接于所述隔离膜,所述第一粘接层粘接于所述空箔区和所述收尾末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组件满足如下条件中的至少一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极片的卷绕方向,所述隔离膜包括凸出所述收尾末端的边缘的隔膜末端,所述收尾保护胶的所述第二粘接层粘接于所述隔膜末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0.01≤w1/w2≤0.5。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材料层在第一方向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极片卷绕方向且平行于所述涂覆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向,所述收尾保护胶的所述第二粘接层粘接于所述第一侧端的宽度为第一宽度l1,所述收尾保护胶的所述第二粘接层粘接于所述第二侧端的宽度为第一宽度l2,l1满足:0.2mm≤l1≤2.1mm,0.2mm≤l2≤2.1mm。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粘接层朝向所述第二粘接层的方向,所述第一粘接层的厚度为a,所述保护基层的粘接厚度为b,所述第二粘接层的厚度为c,其中,所述收尾保护胶满足如下条件中的至少一者:

9.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功谦屈长明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